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碳金融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1 04:22

  本文关键词:碳金融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碳金融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各国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全球气候变化异常,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积极探索与构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应对生态环境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恶化问题。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我国长期走粗犷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现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CO2排放国家。目前,工业产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单纯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亟待调整。随着中国签订《京都议定书》和《国际框架公约》,作为缔约国之一,如何利用碳金融的新型金融手段,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就是本文研究的内容。本文从国内外碳金融理论的研究现状入手,介绍了碳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分析了碳金融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并收集中国省级层面的数据对其进行面板数据分析,进一步说明了碳金融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作用,最后给予碳金融在中国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碳金融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196;F832.5;F121.3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1 导论9-18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选题意义10-11
  • 1.2 研究综述11-17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1-13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3-17
  • 1.3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17-18
  • 1.3.1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17
  • 1.3.2 本文研究的难点17-18
  • 2 碳金融与碳金融市场18-26
  • 2.1 碳金融及低碳经济概述18-20
  • 2.1.1 碳金融的概念18-19
  • 2.1.2 低碳经济的概念19
  • 2.1.3 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关系辨析19-20
  • 2.2 碳金融市场及其要素20-26
  • 2.2.1 碳金融市场的分类20-21
  • 2.2.2 碳金融市场的结构21-23
  • 2.2.3 碳金融市场的交易主体23-25
  • 2.2.4 碳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25-26
  • 3 中国碳金融(碳排放权交易)的产生与发展实践26-40
  • 3.1 中国碳金融(碳排放权交易)产生的基础26-30
  • 3.1.1 全球性气候异常变化26
  • 3.1.2 世界碳排放量的加剧26-27
  • 3.1.3 国际碳排放公约27-28
  • 3.1.4 中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聚集28-30
  • 3.2 中国碳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30-34
  • 3.2.1 中国碳金融交易的发展目标与发展规划30-32
  • 3.2.2 中国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初步搭建32-34
  • 3.2.3 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变化34
  • 3.3 中国碳金融组织服务机构的构成34-36
  • 3.3.1 银行业的碳金融服务35
  • 3.3.2 证券业的碳金融服务35
  • 3.3.3 保险业的碳金融服务35-36
  • 3.3.4 基金业的碳金融服务36
  • 3.5 中国碳金融发展的滞后性36-40
  • 3.5.1 碳金融发展的环境不成熟、制度不完善36-37
  • 3.5.2 碳金融运行机制不健全37-40
  • 4 碳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析40-47
  • 4.1 碳金融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机理分析40-42
  • 4.1.1 碳金融通过碳排放交易量对产业结构变动度产生影响40
  • 4.1.2 碳金融对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产生影响40-42
  • 4.1.3 碳金融优化着中国产业链的发展42
  • 4.2 基于CDM的碳交易对中国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42-47
  • 4.2.1 数据来源43
  • 4.2.2 模型选取43-44
  • 4.2.3 模型估计及检验44-45
  • 4.2.4 模型结果分析45-47
  • 5 中国发展碳金融的建议47-52
  • 5.1 大力发展基于CDM的碳金融47
  • 5.2 完善我国碳金融市场的金融法律分支体系47-48
  • 5.3 调整财政政策,,加大财税支持48-49
  • 5.4 加强对碳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49
  • 5.5 推进中介机构的发展49
  • 5.6 加强对碳金融的推广,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49-50
  • 5.7 参与国际合作,争取定价权50
  • 5.8 加强对碳金融的监管50-52
  • 参考文献52-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小燕;王林萍;郑海荣;;绿色金融及其相关概念的比较[J];科技和产业;2007年07期

2 曾刚;万志宏;;国际碳金融市场:现状、问题与前景[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10期

3 周莉萍;;全国低碳经济与金融创新研讨会综述[J];金融评论;2009年01期

4 骆华;费方域;;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12期



本文编号:5714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5714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e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