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高速铁路建设对淮安可达性及承接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26 04:16

  本文关键词:高速铁路建设对淮安可达性及承接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高速铁路 可达性 产业集群化转移 淮安


【摘要】:高速铁路能够缩短区域旅行时间,提升区域交通可达性,加强区域经济联系,促进要素集聚、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从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日常可达性和经济潜能三个方面了分析连淮扬镇、徐宿淮盐高铁建成后将对淮安可达性和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淮安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由通车前的221.89min降低为通车后的79.23min;日常可达性范围的扩大,将形成以淮安为中心的苏北"0.5h都市圈",淮安也将纳入南京的"1h都市圈"和上海的"2h都市圈"内;淮安经济潜能指标由通车前的79.23上升为324.03。受新建高铁可达性改善的影响,淮安承接产业集群化转移将在要素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空间布局等方面将发生深层次变化。新建高铁的可达性分析为欠发达地区承接产业集群化转移提供了理论支撑。
【作者单位】: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江苏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高速铁路 可达性 产业集群化转移 淮安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271135)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3SJB790007)
【分类号】:F532.8;F127
【正文快照】: 0引言集群化转移的影响。实际上高铁对可达以说高铁既是交通可达性提高的通道,高速铁路具有运输能力较强、速度快、性的改变,必然对经济集聚产生重要影也是一条产业集群化转移的快速通道。安全可靠、准时、节省资源、环境污染小、响,进而引起相关区域区位优势的变化,1.2评价方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志强;叶蜀君;;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人类发展指数估计[J];华东经济管理;2005年12期

2 罗鹏飞,徐逸伦,张楠楠;高速铁路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研究——以沪宁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年03期

3 王德;郭玖玖;;北京市一日交流圈的空间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8年05期

4 陈群元;喻定权;;我国城市群发展的阶段划分、特征与开发模式[J];现代城市研究;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东坡;;吉林省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差距、思路和对策[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范方志,生延超,周建;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化的分析[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张明莉;;临空产业集群化的系统分析及实践导向[J];河北学刊;2013年06期

4 沙杨;;中国汽车产业产业集群化发展简析[J];世界经济情况;2009年11期

5 王文刚;;西安重型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2期

6 曹彦春;;探究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J];汽车与配件;2009年38期

7 苏晓磊;张焱;苏胜利;;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及经济学研究[J];管理观察;2013年25期

8 刘巨钦;刘玲;;基于竞合机制的湖南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策略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9 鲁勇;以产业集群化推动京津塘经济区协调发展[J];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05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向飞;董雪静;王曦;;行业协会在高新区产业集群化中的作用[A];全国第八届工业工程与企业信息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周军;王冬;方异锋;;重庆市铸造产业集群化现状及发展措施[A];2011重庆市铸造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夏元;南岸手机产业集群化渐成规模[N];重庆日报;2013年

2 畅大成 张崇楠 郭夏楠;“万荣模式”力推主攻产业集群化发展[N];运城日报;2014年

3 ;产业集群化和战略合作都要抓[N];石家庄日报;2008年

4 李北陵;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化效应两面观[N];中国商报;2009年

5 记者 葛传东 张莉莉 司成钢;加快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新突破[N];辽宁日报;2011年

6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副教授 赵桂娟;以创新推进福建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N];福建日报;2013年

7 林巧;抱团开发 “赣商”向产业集群化发力[N];云南日报;2013年

8 记者 刘凯;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加快壮大县域经济[N];运城日报;2013年

9 记者 刘凯;错位发展 差异竞争 体现特色 彰显优势 推进产业集群化和城镇化发展[N];运城日报;2013年

10 记者 赵志成 孙蕊;运城产业集群化创业基地有力推进[N];山西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兰天;产业集群化评价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2 周林;我国橡胶产业集群化成长路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夏朝辉;我国高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姜江;西安高新区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3 夏午宁;甘肃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张萍;产业集群化发展对区域资源环境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8年

5 查毅;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6 邢仁芳;我国软件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文春娟;我国松散型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集群化发展路径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8 许朋朋;黑龙江省医药产业集群化及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2年

9 彭苏秦;基于资源整合视角的陕西纺织产业集群化发展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74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574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5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