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能否改善中国环境污染
本文关键词:产业集聚能否改善中国环境污染
【摘要】:本文借鉴Copeland-Taylor模型,构建一个产业集聚影响环境污染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2004-2011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面板回归方法,实证分析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产业集聚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在产业集聚水平低于门槛值时,产业集聚将加剧环境污染;而在产业集聚水平高于门槛值时,产业集聚将有利于改善环境污染。此外,外商直接投资和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环境污染,"污染天堂假说"在我国并不成立,而环境规制并没有改善我国环境污染,且能源消费不是环境污染加剧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客观看待产业集聚在环境污染中的作用,动态处理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在产业集聚水平发展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的政策。对于产业集聚水平较低的地区,应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产业集聚水平的同时,选择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和更加严厉的环境规制等政策组合,以改善环境污染,避免"先污染再治理";在产业集聚水平较高的地区,积极鼓励产业科技创新,优化产业集聚方向,引导向高端研发与设计等高附加值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在积极引资过程中,引导外资向清洁产业转移,注重引进具有环保技术优势的外资企业,运用国外先进技术和环保标准,实现引资与环保的双重目标。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产业集聚 环境污染 门槛效应 集聚水平
【基金】:安徽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开放招标课题(编号:QYXT2014004) 安徽大学校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引进工程(编号:01001770) 2014年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分类号】:F124;X22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工业在总量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11年我国制造业总量占全球的19.8%,位居世界第一,并已形成大量的产业集聚,且集聚水平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例如水土流失严重、沙尘暴频发、耕地土壤退化加剧、雾霾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军;胡晨光;;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年06期
2 许和连;邓玉萍;;外商直接投资导致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吗?——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2期
3 杨仁发;;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我国269个城市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年08期
4 张可;汪东芳;;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的交互影响及空间溢出[J];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06期
5 李伟娜;杨永福;王珍珍;;制造业集聚、大气污染与节能减排[J];经济管理;2010年09期
6 涂正革;;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J];经济研究;2008年02期
7 闫逢柱;苏李;乔娟;;产业集聚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考察——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J];科学学研究;2011年01期
8 李勇刚;张鹏;;产业集聚加剧了中国的环境污染吗——来自中国省级层面的经验证据[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9 李顺毅;王双进;;产业集聚对我国工业污染排放影响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4年08期
10 盛斌;吕越;;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影响——来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先庆;武亮;;服务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批发零售业为例[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高歌;王元道;;全要素环境技术效率跨国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11期
3 吴磊;吴超;李小帆;;环境管制、区域差异与中国FDI工业企业技术效率[J];商业研究;2012年07期
4 涂正革;肖耿;;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 on China's industrial productivity growth: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an directional environmental production model[J];China Economist;2010年02期
5 张倩;方玲;;皖江城市带制造业空间集聚度实证研究[J];巢湖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丘兆逸;;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环境效率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7 周建;张德远;顾柳柳;;节能减排约束与工业增长模式转型机制研究——基于非参数环境生产函数的上海和全国对比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8 周建;侯勇志;;我国工业增长模式及其转型机制研究——基于23个省份1998-2007年工业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1期
9 欧阳小迅;黄福华;;中国地区物流匹配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0年06期
10 王海宁;;FDI、出口密集度与环境技术效率——基于产业数据的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J];财贸研究;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聂锐;;能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省级工业生产率增长——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实证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梁流涛;;区域不同工业行业与资源环境协调性分析——基于方向性距离函数的视角[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3 朱承亮;岳宏志;;环境约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效率研究[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4 周五七;聂鸣;;节能减排导向的工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工业36个行业的经验证据[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5 周葵;戴小文;;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研究[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6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邵全权;李晓慧;;关于保险业反垄断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3[C];2013年
9 雷明;虞晓雯;;资本动态效应下中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绩效研究(1998—2011)[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10 张功富;张桂玲;;政府干预、环境污染与企业环保投资——基于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来;消费类产品产业链价格波及效应与应对管理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叶青海;利益协调视阈下不可再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3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董敏杰;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5 李涛;节能减排管制下中国低碳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王群伟;全要素视角下的能源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测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胡孔发;民国时期苏南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陈菁菁;空间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汪彩君;过度集聚、要素拥挤与产业转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张浩然;中国城市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外溢: 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静远;我国能源与化工产业的环境影响及其规制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史芬芬;基于产业组织视角的高新区产业集聚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高峗s,
本文编号:5764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576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