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与扩散、地区间技术吸收效应与环境污染
本文关键词:知识创新与扩散、地区间技术吸收效应与环境污染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创新与扩散 地区间技术吸收效应 环境污染 多重经济地理均衡
【摘要】:文章以新经济地理学TP模型为基础,将知识创新与扩散、地区间技术吸收效应与环境污染结合在一起,发展了动态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不仅在分析方法上实现了新经济地理学不同模型的综合,而且得出的理论结论也实现了综合。从理论分析的角度,不仅分析了新知识的增长机理,而且探讨了知识异质性、地区间知识扩散强度、技术吸收效应与环境污染传播效应等因素对经济空间的演化、稳态以及区域福利动态变化的影响,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结论作了重要发展,认为持续点与突破点的关系是任意的,持续点既可以大于突破点,也可以小于突破点,二者也可以相等,对称结构、中心—外围结构、一般的非对称结构都可能是稳定结构,在一定的贸易自由度范围内,中心—外围结构的稳定均衡可以与一般非对称结构的稳定均衡共存,这进一步论证了现实中多重均衡的经济地理景观,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力量对知识分子与工人的福利水平的影响效果并不完全一致。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知识创新与扩散 地区间技术吸收效应 环境污染 多重经济地理均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空间相关性;区域融合与我国区域福祉统筹增进研究”(批准号:14XJA790001) 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批准号:2014XWD-S0202)的资助
【分类号】:X2;F124.3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作为空间经济的创始人,克鲁格曼(Krugman,1991)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为前提,在一般均衡理论下讨论了空间经济问题。克鲁格曼在《规模报酬递增与经济地理》一篇的开创性论文中,发展了核心—边缘模型,旨在回答地理集中的趋势将在多大程度上发生和工业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雄浪;;多要素流动、产业空间演化与多重经济地理均衡[J];财贸研究;2014年01期
2 何雄浪;;企业异质、人力资本流动与产业空间演化[J];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3 何雄浪;郑长德;;新经济地理学的反思与展望[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登峰;傅利平;;广西产业集聚现状及对策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郝大江;;基于要素适宜度视角的空间经济协调研究[J];财经研究;2010年01期
3 李胜会;;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的地区差距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东省为案例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5期
4 刘修岩;;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一个文献综述[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5 赵祥;;集聚还是分散——兼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3期
6 周慧;曹广喜;;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来自江苏的证据[J];当代财经;2010年09期
7 刘青海;;国际技术扩散地域效果、地区差距与空间政策[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12期
8 陈日新;陈向阳;;经济活动密度与城市增长研究——以珠三角地区与香港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9 刘立云;雷宏振;;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J];东岳论丛;2012年03期
10 赵祥;;集聚与增长:理论与经验研究进展[J];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文武;梁琦;;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3 吴玉鸣;;空间溢出、经济增长趋同及成因分析[A];西部发展评论(2005年第1期 总第15期)[C];2005年
4 汪星;陶长琪;唐国吉;;基于环境约束和要素集聚因素下企业间博弈的NASH均衡模型及其最优战略的存在性分析[A];2013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5 李皓;;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发展理论及其对西部大开发的启示[A];西部发展评论(2014)[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3 朱妍;劳动力流动、产业转移与城市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咏丽;跨国企业选址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高举;中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及其升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张文武;劳动力流动与产业空间结构[D];南京大学;2011年
7 练振中;临空经济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汤卫东;西部地区城乡一体化路径、模式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杨梦泓;知识产权保护、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周敏李;集群式供应链成本核算与控制模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争波;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韩霜;金融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振磊;基于金融地理理论的区域金融中心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惠海霞;区域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付明月;农产品贸易对中国地区间农业经济增长不均衡的影响[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任萌;我国钢铁产业跨区并购的发生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赵艳;企业迁移区位选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致浩;我国金融中介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9 王赢政;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10 沈德景;技术采用成本与经济增长收敛性分析[D];东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雄浪;陈灿平;胡运禄;;地区资本收益、资本创造与产业空间分异[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2 何雄浪;郑长德;杨霞;;空间相关性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动态收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1953—2010年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3年07期
3 何雄浪;;企业异质、人力资本流动与产业空间演化[J];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4 何雄浪;赵峰;;空间相关性、企业效益与我国地区资本流动[J];南开经济研究;201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汝娟;王苍龙;杨阳;苟学强;陈建敏;段文山;;二维Frenkel-Kontorova模型中六角对称结构的摩擦现象[J];物理学报;2013年06期
2 金春德,龙传文,吴义强,郑睿贤;优质高密度对称结构湿法纤维板的制造工艺[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1年02期
3 黄上恒,王铁军;一种新的局部损伤韧性破坏理论及其在轴(球)对称结构中的应用[J];强度与环境;1994年04期
4 温志国;;具有对称结构的环丙沙星衍生物的合成[J];广东化工;2014年16期
5 杜海燕;陈启荣;孙家跃;;四层对称结构随角异色颜料制备与光谱特性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7年09期
6 于吉臣;;截短型开口扳手[J];机械工人.冷加工;1985年01期
7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第21卷总目录[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彤;张卫红;朱继宏;汤兴刚;;离心载荷作用下循环对称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韩佳;邹亚超;吴子焱;王秀蘅;尤世界;任南琪;;聚乙二醇对准对称结构无机薄膜结构的影响及正向渗透性能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五章)[C];2014年
3 汤兴刚;张卫红;高彤;朱继宏;;三维循环对称结构的渐进拓扑优化设计[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4 黄纲华;何穷;;回转对称结构半解析有限元法动力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6年
5 高艳妮;贾小维;石先莹;魏俊发;;一类新型具C_3对称结构的六臂星形分子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祝勇 敬文东;散文可否有别的写法?[N];北京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建军;循环对称结构的有限元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2 祝茜;对称结构“X对Y”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晓静;现代汉语对称结构的深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蒋韬成;论现代汉语中的对称结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石恒;对称结构长程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方法及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08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60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