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区域能源碳排放系统开发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03 16:19

  本文关键词:区域能源碳排放系统开发及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碳排放 人均碳排放 系统开发


【摘要】:气候保护需要落实到区域层面上,区域实施碳减排政策前需要对自身的碳排放需求进行核算,开发区域能源碳排放系统以支持政府决策显得尤为必要。在介绍区域能源碳排放需求的经济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基于GIS的区域能源碳排放需求系统的开发过程,给出了应用实例。基于区域能源碳排放需求分析系统,可以方便地计算和查询中国各省市自治区未来的能源碳排放需求。基于GIS模块,通过模型用户可以对比不同区域的能源碳排放,并可方便地存储和输出。例如,以江苏省和山东省为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山东省的能源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都比江苏省大。模型设置不同的情景分析,给各地政府实施碳减排措施提供决策支持,如以天津市为例,模拟了不同政策情景下对天津未来能源碳排放量的影响。此外,系统实现了面向国际谈判需求的多区域合成的碳排放需求估计,为国家参与气候谈判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对高度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趋势进行的预测结果显示在平稳增长趋势下,高度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高峰值和能源碳排放高峰值均出现在2029年。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关键词】碳排放 人均碳排放 系统开发
【基金】: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项目(2012CB955803)资助
【分类号】:F124.5
【正文快照】: 气候变暖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达成广泛共识[1]。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一个区域参与气候保护,制定一个公平合理的气候保护方案以应对气候变化显得尤为必要[2~5]。对于区域政府来说,制定这样一个方案,首要任务是估计本区域未来的碳排放需求。这种碳排放需求有2方面意义,首先这种需求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永彬;王铮;庞丽;王丽娟;邹秀萍;;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J];地理学报;2009年08期

2 王铮;朱永彬;刘昌新;马晓哲;;最优增长路径下的中国碳排放估计[J];地理学报;2010年12期

3 郭义强;郑景云;葛全胜;;一次能源消费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变化[J];地理研究;2010年06期

4 刘红光;刘卫东;范晓梅;;贸易对中国产业能源活动碳排放的影响[J];地理研究;2011年04期

5 张艳;秦耀辰;闫卫阳;张金萍;张丽君;鲁丰先;王喜;;我国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的碳排放类型及影响因素[J];地理研究;2012年02期

6 孙昌龙;靳诺;张小雷;杜宏茹;;城市化不同演化阶段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J];地理科学;2013年03期

7 黄蕊;朱永彬;王铮;;上海市能源消费趋势和碳排放高峰估计[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10期

8 王铮;张帅;吴静;;一个新的RICE簇模型及其对全球减排方案的分析[J];科学通报;2012年26期

9 吕可文;苗长虹;尚文英;;工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行业差异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2年12期

10 刘晓;熊文;朱永彬;王铮;滕玉香;;经济平稳增长下的湖南省能源消费量及碳排放量预测[J];热带地理;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迎春;周廷刚;;地理信息学的形成与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4期

2 张静;;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地理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7期

3 张绪成;;碳汇技术:当今能源科学的新视角[J];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22期

4 吴静;王铮;朱潜挺;;国际气候保护方案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6期

5 黄蕊;王铮;朱永彬;马晓哲;刘晓;刘昌新;;上海、北京和天津碳排放的比较[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2年02期

6 吴彼爱;高建华;;中部六省低碳发展水平测度及发展潜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7 欧阳强;李奇;;湖南省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与预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简盖元;王灿雄;冯亮明;;二氧化碳排放与福建经济发展的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0年11期

9 耿丽敏;付加锋;宋玉祥;;消费型碳排放及其核算体系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王铮;刘晓;朱永彬;黄蕊;;京、津、冀地区的碳排放趋势估计[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潘玉君;;论地理学的基本价值[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3 黄蕊;朱永彬;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的城市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高峰预测——以上海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渠慎宁;郭朝先;;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5 张旺;潘雪华;;大都市区贸易隐含碳的测算及其失衡度分析——以北京为例[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6 李海涛;;基于RICE-2010模型的中国碳减排路径探讨[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5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3年

7 陈银蓉;梅昀;黎孔清;;土地利用变化、利用管理与城市碳排放研究进展与展望[A];2013全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吴常艳;黄贤;金揣;小伟;赵荣钦;徐国良;;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效率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三章)[C];2014年

9 于艳;王秀艳;;天津市机动车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的估算[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六章)[C];2014年

10 吴常艳;黄贤;金揣;小伟;赵荣钦;徐国良;;中国工业行业碳排放效率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光大环保优秀论文集(2014)[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红;综合运输通道客运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李年君;肖家河水电站CDM开发与创建国家碳交易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族桥;DEM多尺度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朱永彬;排放控制目标下我国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减排路径与碳排放趋势研究及模拟系统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宁;气候变化对制造业的经济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6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卢娜;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黄建;煤炭清单与减排政策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谢剑斌;论持续林业的分类经营与生态效益补偿[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乐群;历史气候复杂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杰;基于低碳经济的西安城市发展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吴彼爱;河南省低碳发展水平时空差异与碳排放驱动力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3 肖翔;江苏城市15年来碳排放时空变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孙耀华;大关中地区碳排放“隧道”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余洋;基于碳减排的广东省土地利用调控对策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6 张一鸣;基于GIS技术的城市商品住宅价格指数测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珂;中国区域气候的GCM与RCM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8 李程;自愿环境协议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赵倩;上海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杨帆;基于进化博弈的碳排放配额博弈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2 陈彦玲;王琛;;影响中国人均碳排放的因素分析[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邵帅;杨莉莉;曹建华;;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的上海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4 刘慧,成升魁,张雷;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碳排放的国际研究动态[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5 刘红光;刘卫东;;中国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6 秦耀辰;张丽君;鲁丰先;闫卫阳;王喜;;国外低碳城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12期

7 齐玉春,董云社;中国能源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5期

8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张学珍;杨会民;;基于最终需求的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研究[J];地理科学;2009年05期

9 王强;伍世代;李婷婷;;中国工业经济转型过程中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时空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1年01期

10 柴彦威;肖作鹏;刘志林;;基于空间行为约束的北京市居民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比较分析[J];地理科学;2011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美娜;我国出口贸易隐含能源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吴幼玲;我国进出口商品中内涵能源的行业结构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远英;牛东晓;沈滢;刘志;;基于协整的影响我国碳排放因素的模型研究[J];华东电力;2010年05期

2 刘红光;刘卫东;唐志鹏;;中国产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结构及其减排敏感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3 王磊;;英国碳排放征税好处多?[J];中国报道;2010年07期

4 向佳;;新疆参与碳排放贸易现状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3期

5 王家玮;伊藤敏子;;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发展路径之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莫大喜;常凯;;欧盟碳排放价格波动的动因剖析[J];特区经济;2011年06期

7 李正辉;崔衍安;;中国碳排放演化特征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年11期

8 戚婷婷;;碳排放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1年19期

9 田云;李波;张俊飚;;武汉市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10 刘晓;朱永彬;彭永明;王铮;;经济平稳增长下中美波三国碳排放趋势的比较[J];资源科学;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张白玲;林靖s,

本文编号:615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615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9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