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快速交通流线建设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物质代谢动态模拟

发布时间:2017-08-08 01:01

  本文关键词:快速交通流线建设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物质代谢动态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快速交通流线 双重差分模型 运输成本 物质代谢空间演化 长三角城市群


【摘要】: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选取区域经济规模、发展速率、发展潜力3个维度共12组变量,以快速交通流线建成通车为虚拟变量,通过断点回归(Regression Discontinuity Method,RD)和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 Strategy,DID)模型分析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对城市群物质代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区域产业空间演变特征.研究认为:(1)城镇密集区快速交通流线建设有效解决了运输成本与时间竞争的矛盾问题,改变了区域物质代谢特征,促进了部门间生产流量空间配置,快速增加了居民储蓄总额;(2)从区域产业空间演变看,随着快速交通流线建设,尤其是长三角一小时交通圈的建成和完善,区域产业集聚与空间分异进一步优化,其中上海市23个制造业部门向邻近地区转移和延伸潜力加快,空间延展性和连续性增强,与苏州、无锡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分工与联动邻里关系;(3)从城市物质代谢的空间相互作用看,南京、镇江、扬州、常州四市同城化趋势明显,二、三产业逐渐由行业内竞争转变为产业集聚与合理分工;总之,通过本研究发现,快速交通流线建设背景下,长三角城市群二三产业增长速率显著加快,发展潜力增强,区域物质代谢和产业集聚不断优化.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钦州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快速交通流线 双重差分模型 运输成本 物质代谢空间演化 长三角城市群
【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重点项目(2D201413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3YJC630081)
【分类号】:TU982.2;F127
【正文快照】: 城市群内部产业同构性、空间异质性及其相互作用机理一直是学术界和政府关注的焦点.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受经济利益驱动,人类社会热衷于构建城市体系,建立城市间快速通道,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联系,不断地改变着物质资源的配置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物质输入/输出规模、种类与配置,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英魁;张建军;王丽丹;邹莹;李铁鹏;;沈抚同城区域协作探索——以沈抚同城化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2010年03期

2 崔长彬;姜石良;张正河;;河北县域经济影响因素的空间差异分析——基于贝叶斯地理加权回归方法[J];经济地理;2012年02期

3 张丽莉;;基于神经网络的公路货运量预测方法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4 周晶;陈玉萍;丁士军;;“一揽子”补贴政策对中国生猪养殖规模化进程的影响——基于双重差分方法的估计[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军;朱杰;;经济转型和新型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应对[J];城市规划;2011年02期

2 王玉;许松辉;林太志;;同城化背景下的地区整合规划——以广佛金沙洲地区为例[J];规划师;2011年12期

3 段德罡;刘亮;;同城化空间发展模式研究[J];规划师;2012年05期

4 曾月娥;伍世代;李永实;陈志强;;海西经济区同城化的地学透视——以厦漳同城化为例[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曾月娥;伍世代;李永实;陈志强;;基于潜能模型的城市同城化透视——以厦门漳州两市为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6 高岩;程茂吉;;宁镇相邻地区规划的探索与实践[J];规划师;2013年05期

7 周春山;叶昌东;;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评述[J];地理科学进展;2013年07期

8 牟振华;李美玲;崔东旭;;广佛同城背景下居民城际出行行为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8期

9 杨朝丹;姜会明;王寒冰;;吉林省粮食大县经济发展差异及成因分析[J];地理科学;2014年07期

10 杨朝丹;;粮食大县县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以吉林省为例[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群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长三角同城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邢铭;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振华;城镇化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县域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4 温天力;吉林省县域经济差距及其对教育公共服务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5 方叶林;中国省域旅游业效率及演化机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徐涛;制度分析发展框架下中国同城化治理模式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轶男;宁波市域北部同城化及空间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冯婧;沈抚同城化发展的困境解析与破解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家奇;低碳背景下抚顺市城市转型的规划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4 刘亮;行政区划制约下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5 郇亚丽;新形势下高铁时代到来的区域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丽;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皖江城市带产业配套服务区规划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7 裴启云;宁镇扬旅游同城化研究[D];扬州大学;2012年

8 宋庆伟;盘锦营口一体化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何荣;基于生产劳动理论的生产函数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3年

10 李婉钰;城市合作背景下珠澳同城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铭;;沈抚同城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2007年10期

2 曹佳;肖海峰;;农户对当前生猪补贴政策的评价——基于河北、辽宁两省农户调查的分析[J];中国发展观察;2010年01期

3 郑新业;王晗;赵益卓;;“省直管县”能促进经济增长吗?——双重差分方法[J];管理世界;2011年08期

4 余建斌;;生猪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完善措施[J];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15期

5 吴玉鸣;李建霞;;基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省域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J];经济地理;2006年05期

6 刘玉;刘彦随;郭丽英;;环渤海地区农村居民纯收入空间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06期

7 马晓河;马建蕾;;猪肉市场波动及政策调整对养殖户的影响——基于河北和山东农村养殖户的案例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8 周黎安,陈烨;中国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效果: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的估计[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9 李萍;曾令可;税安泽;金雪莉;刘艳春;王慧;;基于MATLAB的BP神经网络预测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年04期

10 张正河;;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战略与策略[J];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淮安等八城市申请加入长三角城市群[J];城市规划通讯;2004年24期

2 何骏;;加快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战略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何骏;;加快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战略研究[J];江苏城市规划;2007年09期

4 ;长三角城市群扩容中的“一体化”新合作[J];上海城市管理;2010年03期

5 李响;;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结构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2期

6 张建伟;陈颖佳;;演化理论视角下长三角城市群整合研究[J];城市;2010年02期

7 陶甄宇;;国家高铁战略视角下的长三角城市群与上海都市圈[J];交通与运输;2010年05期

8 李晓西;卢一沙;;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格局的演进及区域协调发展[J];规划师;2011年01期

9 肖金成;;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与高铁网络体系建设[J];发展研究;2014年05期

10 ;长三角城市群离世界级还有多远?[J];城市观察;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海燕;袁新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长三角城市群[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2 王煜坤;黄建中;;2000年以来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与空间布局演变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杨秀;于静;勇应辉;;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莉莉;邵帅;曹建华;;长三角城市群工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5 张锋;;把长三角城市群建设成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A];2006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第七届江苏城市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6 施祖麟;毕亮亮;;长三角城市群的联动与区域竞争力的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及“区域科技创新圈”的构建[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刘润生;余建忠;;“高铁效应”对长三角城市群的规划挑战与机遇[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耀;刘志民;;长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协调度实证研究——基于2000年和2006年横截面数据的比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寿松 张炜 姚玉洁;长三角城市群实现“雁阵齐飞”[N];华东旅游报;2006年

2 记者 郑蔚;长三角城市群同绘宏图齐跨越[N];文汇报;2006年

3 记者 郑蔚 吴越;长三角城市群 竞争力持续增强[N];文汇报;2006年

4 记者 熊珠琴;长三角城市群拓展合作领域[N];泰州日报;2011年

5 记者 丁辉 通讯员 许恺京;长三角城市群旅游合作再度“发力”[N];嘉兴日报;2011年

6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 任远;三方面促长三角城市群转型发展[N];东方早报;2012年

7 记者 季明 何欣荣 章苒;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核心在于国际化[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8 本报记者 何苗;谋利益共享长三角城市群再扩容[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9 刘新红 张启山;长三角城市群织成“1小时高铁网”[N];科技日报;2013年

10 刘一珉;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带来机遇[N];常州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文伟;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规模分布的现状和趋势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范仕超;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长三角城市群房地产市场景气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郑瑛琨;长三角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毛巧梅;长三角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特征与效率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5 余初亮;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6 王绮;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竞合关系与南京的战略选择[D];东南大学;2005年

7 黄武龙;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网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孙友银;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张燕;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10 夏慧俊;长三角城市群产业关联特征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37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637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e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