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工业污染物排放关系之研究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与工业污染物排放关系之研究
【摘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环境问题,经济和环境互相在博弈中发展;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恶化,让人民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根本是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问题,一个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不会引起环境问题的急剧恶化,因此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促进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在资源、环境和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能够较为合理优化主体功能区布局,建立完善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促进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大幅下降和减少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安徽省作为中部省份,在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产业结构和环境不匹配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选择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物排放量作为研究对象,对安徽省产业结构与主要污染物排放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并结合实证研究,对相关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物排放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的结果,最终提出相关实证建议,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意见。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物排放的相关理论出发,首先,阐述关于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物排放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并且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安徽省产业结构变迁与污染物排放的外在和内在因素;其次,运用时空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时空特征、安徽省污染物排放的时空特征,分析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物排放互动影响;最后根据2001-2014《安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运用双对数函数模型,对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与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结论如下:第一,安徽省产业结构重型化、同构化严重,影响了安徽省污染物的排放和环境质量,同时,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增加了环境污染;第二,安徽省三次产业本身有着特有的环境规制强度,而环境规制之初会对区域资本禀赋进行选择,从而促使污染产业集中向区域靠拢,造成区域资源浪费严重,环境质量下降;第三,安徽省产业结构重型化程度与污染物的排放量在时空上都存在高度一致的关联,而污染物排放与产业结构重型化在时空上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第四,在量化的实证研究中,得出安徽省产业规模经济效应较为明显,产业结构效应最明显,技术效应在短期内发挥的作用有限,作为影响产业结构最明显的变量霍夫曼系数在函数中的数值最高,反映产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变量人均国民收入也较为明显,反映技术效应的企业科技研究与发展支出经费的比重变量数值较小,短期内较不明显。
【关键词】:产业比重 规制强度 时空分析 双对数函数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1.3;X32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8
- 一、选题意义9-11
- (一) 选题的背景9-10
- (二) 选题的目的10
- (三) 研究的意义10-11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1-13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2-13
- 三、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13-14
- (一) 研究思路13-14
- (二) 结构安排14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及不足14-18
- (一) 研究方法14-16
- (二) 创新之处16-17
- (三) 研究不足17-18
- 第二章 产业结构演变和污染物排放关系理论分析18-23
- 一、产业结构与污染物排放关系18-20
- 二、三次产业对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20-21
- 三、产业结构演变与污染物排放量变化关系21-23
- 第三章 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与污染物排放的时空特征分析23-37
- 一、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的时空特征23-30
- (一) 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的时间特征23-26
- (二) 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空间特征26-30
- 二、安徽省污染物排放的时间特征30-35
- (一) 与工业废水排放相关的安徽省环境变化31-32
- (二) 与工业废气排放相关的安徽省环境变化32-34
- (三) 与工业固体废弃物相关的安徽省环境变化34-35
- 三、安徽省产业结构与污染物排放的分析35-37
- (一) 安徽省产业结构演变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35-36
- (二) 环境保护意识对安徽省产业结构的影响36-37
- 第四章 产业结构与污染物排放相关性研究37-42
- 一、安徽省产业结构与污染物排放的典型相关性分析37-40
- (一) 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37
- (二) 三次产业与污染物排放的典型相关性分析37-40
- 二、环境规制强度分析40-42
- 第五章 安徽产业结构与污染物排放的动态分析42-49
- 一、动态模型构建42-44
- (一) 指标设定及数据来源42
- (二) 模型构建42-44
- 二、模型的计算及结果分析44-47
- (一) 平稳性检验44-45
- (二) Granger因果检验45
- (三) 计算结果及分析45-47
- 三、本章小结47-49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49-52
- 一、结论49-50
- 二、政策建议50-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7
- 附录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小明,张立勋,戴大军;产业结构调整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及案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崔凤军,杨德福;旅游开发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泰安市实证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7年04期
3 李斌;赵新华;;经济结构、技术进步与环境污染——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04期
4 傅京燕;论环境管制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协调[J];财贸研究;2004年02期
5 许统生;薛智韵;;制造业出口碳排放:总量、结构、要素分解[J];财贸研究;2011年02期
6 任建兰,张淑敏,周鹏;山东省产业结构生态评价与循环经济模式构建思路[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7 李姝;姜春海;;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消费影响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8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9 韩峰;王琢卓;;产业结构变迁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科技与经济;2010年04期
10 李宗才;;我国低碳经济研究述评[J];学术界;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诤岚;资源约束条件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理论与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荣辉;污染减排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门槛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2 郭文慧;基于低碳减排的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47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64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