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欧亚大陆秩序的重塑
本文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欧亚大陆秩序的重塑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来后,关于其定位的问题,学术界、理论界都在争论,各种观点都存在失之偏颇之处。准确认识"一带一路"的科学定位,必须要把"一带一路"放在中国与欧亚大陆各国的发展战略和冷战以后整个欧亚大陆秩序构建的框架之中。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是继冷战后政治重塑欧亚秩序不成功之后的新尝试,即沿线各国共同用经济的手段来重塑欧亚大陆秩序。但是,毕竟"一带一路"是中国最先提出来的,在推进的过程中实际上机遇与风险同在。特别是中国作为一个崛起大国,最大的战略风险就是会被守成的主导大国美国视为挑战。因此,中国要在战略、外交手段、外交方式和价值理念等方面进行创新,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重塑欧亚大陆秩序规避相应的风险。
【作者单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欧亚大陆秩序 战略构想 风险防范
【分类号】:F125;D822
【正文快照】: 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的崛起将对国际秩序进行重构。这种观点既有正确的成分也有错误之处。中国崛起重塑国际秩序是必然的,但绝非是中国作为国际秩序的主导国而重塑国际秩序,而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共同发展进程中为了世界共同体的命运而共同重构国际秩序。众所周知,自第二次世界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仁伟;刘宏松;;中国和平发展道路能否成功的三大标志[J];国际观察;2012年05期
2 王逸舟;;创新不干涉原则,加大保护海外利益的力度[J];国际政治研究;2013年02期
3 黄益平;;中国经济外交新战略下的“一带一路”[J];国际经济评论;2015年01期
4 胡键;中亚的“帝国后遗症”及其治理新机制[J];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02期
5 胡键;;知识、制度、利益:理解中国改革的三个维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6 姜琦,王耀东;中国面对欧亚地缘政治格局新态势的战略选择[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7 胡键;;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逻辑、经验、前景[J];探索与争鸣;2013年07期
8 黄仁伟;;建设新丝路的战略考量[J];社会观察;2014年06期
9 张蕴岭;;中国的周边区域观回归与新秩序构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年01期
10 胡键;;新丝路:中国内外互联互通的战略构想[J];社会观察;201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余丽;董文博;;孔子国家间道义思想与当代国际关系建构[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2 海泽龙;;“保护的责任”:法治良心与严峻现实——以利比亚冲突为案例[J];国际政治研究;2014年03期
3 金应忠;;“一带一路”是欧亚非的共同发展战略[J];国际展望;2015年02期
4 李志永;;规范争论与协商介入:中国对不干涉内政规范的重塑[J];当代亚太;2015年03期
5 宋国友;;中国崛起、一带一路与中美合作[J];开放导报;2015年04期
6 王公龙;;国家利益、共有利益与国际责任观——兼论中国国际责任观的构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09期
7 胡键;;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逻辑、经验、前景[J];探索与争鸣;2013年07期
8 任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应正确处理八大关系[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年11期
9 白云真;;论中国海外发展与安全[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翠;;2012年党和国家领导人研究述评[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3年(下)[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林永亮;东亚主权观念:生成方式与秩序意涵[D];山东大学;2012年
3 张鹏;中国对外关系展开中的地方参与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德昆;“道义外交”与新中国对日策略[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欧阳程奕;试论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价值取向[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0年
3 陈雅娟;中欧地缘战略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大鹏;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可行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5 晨露;“中美人权对话”关键话语的翻译原则与策略[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6 宋虎;中国—“陆上东盟”复合型合作机制建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7 郭小琴;中美海洋安全分歧的管控路径研究[D];中共上海市委党校;2014年
8 陈功;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与中国国际政治战略的应对[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芳川;“华夷秩序”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2 韩东育;;“华夷秩序”的东亚构架与自解体内情[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张蕴岭;探求东亚的区域主义[J];当代亚太;2004年12期
4 曹云华;变化中的中国—东盟关系[J];东南亚研究;1995年05期
5 胡键;中亚一体化及其对欧亚大陆安全的影响[J];今日东欧中亚;1999年01期
6 王沪宁;社会资源总量与社会调控:中国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7 陈伟恕;;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的总体视野——一种以实践为主的研究纲要[J];国际观察;2009年02期
8 姚洋;;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1期
9 王佳殷;苏联解体后的中亚与中国[J];国际政治研究;1995年04期
10 张小明;;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演变:模式与过程[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兴;从博弈论视角看欧亚大陆与俄美关系[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4年05期
2 任卫东;;欧亚大陆战略格局向摆脱霸权的方向发展[J];国际资料信息;2006年11期
3 李小华;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新格局与中国的选择[J];现代国际关系;1999年04期
4 ;孤悬于欧亚大陆之外的英国人[J];科学大观园;2008年16期
5 唐永胜;欧亚大陆地缘关系的重大变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年01期
6 雪墨;;俄罗斯掠影[J];学理论;1994年04期
7 张林宏;冷战后美国欧亚大陆战略的主线[J];现代国际关系;2005年08期
8 关雪凌;“9·11”后美国的中亚战略简析[J];俄罗斯研究;2002年02期
9 默宁;;迎接“欧亚大陆新时代”[J];廉政w,
本文编号:6559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655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