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新供给经济学视角下扩大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11 14:23

  本文关键词:新供给经济学视角下扩大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探讨


  更多相关文章: 新供给经济学 扩大内需 消费需求 财税政策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解决我国消费需求不足这一长期面临的问题更加重要和迫切。主张从供给端研究消费需求的新供给经济学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作为国家重要宏观调控手段的财税政策,既存在本身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又能从供给端影响消费需求。一方面,财税政策在收入分配、民生支出等领域的制度供给不足使得居民消费能力不高、消费环境相对较差;另一方面,财税政策是解决当前产业结构和产品供给结构失衡进而引导消费的有效政策工具。本文以新供给经济学为指引分析了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剖析了影响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的财税政策因素,提出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的财税政策应将着力点放在税制改革、加大民生性财政支出和支持创新创业等方面。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深圳市国家税务局;
【关键词】新供给经济学 扩大内需 消费需求 财税政策
【分类号】:F812.0;F126.1
【正文快照】: 经济新常态下,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基点,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对此,很多学者以凯恩斯需求理论为基础,侧重从需求端研究如何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中各种深层次矛盾的积累与凸显,以总需求管理为主的“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的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斌;;扩大消费需求的税收政策[J];财贸经济;2012年09期

2 贾康;徐林;李万寿;姚余栋;黄剑辉;刘培林;李宏瑾;;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J];财政研究;2013年01期

3 金海年;;关于新供给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探讨[J];财政研究;2013年09期

4 贾康;苏京春;;“五维一体化”供给理论与新供给经济学包容性边界[J];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11期

5 吕宗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政策研究[J];财政监督;2014年22期

6 郭春丽;;我国内需率下降的成因及建立扩大内需长效机制的思路[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09期

7 滕泰;;更新供给结构、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J];世界经济研究;2013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华详;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付飞;李异;张健;;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3 张洪波;徐苏宁;;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4 崔木花;;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黄晓霓;;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王守敬;;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孟祥健;;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郑家欢;吴志祥;;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10 余明江;;我国农村反贫困机制的构建——基于“政府—市场”双导向视角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建一;;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常慧娟;;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李毅;;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1(2003)[C];2004年

5 王娜;邱琦;;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6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Pr;钟世霞;;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7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8 黄璜;;“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汪清蓉;;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怀;韩瑞;;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扣除额标准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林;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8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耀鹏;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闫俊;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闫恒超;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鹏;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谭啸;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史玉岩;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商鹏鹏;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之配套制度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瞿逸;我国经济转轨期民工荒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康,冯俏彬;论制度供给的滞后性与能动性[J];财贸经济;2004年02期

2 李永友;;需求结构失衡的财政因素:一个分析框架[J];财贸经济;2010年11期

3 贾康;孙洁;;公私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特征与功能[J];财政研究;2009年10期

4 贾康;刘军民;;政策性金融与中国的现代化赶超战略——兼与林毅夫教授商榷[J];财政研究;2010年01期

5 伍戈;;输入型通胀与货币政策应对:兼议汇率的作用[J];国际经济评论;2011年06期

6 贾康;冯俏彬;;从替代走向合作:论公共产品提供中政府、市场、志愿部门之间的新型关系[J];财贸经济;2012年08期

7 贾康;徐林;李万寿;姚余栋;黄剑辉;刘培林;李宏瑾;;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J];财政研究;2013年01期

8 范剑平;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原因分析与开拓城镇市场的对策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1999年06期

9 臧旭恒,张继海;收入分配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年06期

10 李斌;;经济增长、B-S效应与通货膨胀容忍度[J];经济学动态;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景尧;美国新兴的供给经济学评介[J];国际贸易问题;1983年01期

2 洪崎;;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暨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立致辞[J];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01期

3 本刊记者;;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立大会召开[J];中国财政;2013年24期

4 黄剑辉;;中国新供给经济学是改革开放经济学的理论探索[J];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01期

5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首届成员[J];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01期

6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简介[J];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01期

7 金文;;新时代 新机遇 新供给——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立大会暨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会在京召开[J];经济研究参考;2014年01期

8 本刊记者;;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研讨两会热点问题[J];中国财政;2014年09期

9 宋汉光;;城镇化与居民消费:基于新供给经济学视角的实证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3年09期

10 陈端计;供给经济学:一门亟待建立的新学科[J];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贾康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新供给经济学”有破有立的创新诉求[N];企业家日报;2013年

2 中国新供给经济学研究小组;以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N];中国证券报;2013年

3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 黄剑辉;中国新供给经济学是改革开放经济学的理论探索[N];企业家日报;2013年

4 启文;“新时代、新机遇、新供给”[N];企业家日报;2013年



本文编号:656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656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3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