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09:00

  本文关键词: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创新 经济增长 耦合协调 长江三角洲


【摘要】:在回顾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重构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获得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综合评价指数。以此为基础,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状况,并对各区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空间统计分析。2003—2013年,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经济增长的差异较大,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均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区域间的差距呈扩大态势;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整体上耦合协调度从0.151上升为0.293,其中高耦合协调度的区域为上海,苏州、南京与杭州属于较高耦合协调度区域,无锡与宁波也从较低耦合协调发展为较高耦合协调,湖州与舟山则相对靠后;长江三角洲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呈现集聚态势,热点区域基本稳定,其他区域仍处于变动当中。
【作者单位】: 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关键词】区域创新 经济增长 耦合协调 长江三角洲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372001)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LY13G030025) 浙江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项目(12JCGL02Z) 2015年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2015R403071)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0引言知识经济时代下,区域创新已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区域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1]。在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以创新驱动发展是各区域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长江三角洲是目前中国区域创新活动和区域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探讨其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耦合关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榛;;中国经济高增长:一种从代际转移视角的解释[J];学习与探索;2012年04期

2 周丹;魏江;;知识型服务活动与制造企业技术能力结构:互补性与辅助性维度的影响[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年05期

3 侯晓辉;王青;冯宗宪;;自主研发、技术引进与中国工业行业的技术创新[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1年05期

4 申朴;刘康兵;;FDI流入、市场化进程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基于system GMM估计法的实证研究[J];亚太经济;2012年03期

5 王家庭;单晓燕;;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的效率测度及动态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11期

6 樊华;;中国省际科技创新效率演化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12期

7 王瑾;;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和环境规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8 白少君;韩先锋;朱承亮;宋文飞;;中国工业行业R&D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推进抑或效率驱动[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11期

9 胡彩梅;赵树宽;;我国省域知识溢出吸收测度——基于空间计量方法的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12期

10 李蕊;周平;;政府行为与自主创新:基于供求视角的分析框架[J];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盛亚;裘克寒;;浙江制造业技术转型路径选择的实证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林;朱卫平;;创新、市场结构与行政进入壁垒——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熊彼特假说实证检验[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3 陈诗一;;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4 张望;;技术差距、人力资本结构与企业自主创新强度[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4卷)[C];2013年

5 唐未兵;傅元海;王展祥;;技术创新还是技术引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经验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3)——创新驱动的中国经济[C];2013年

6 杨琳;姚云飞;张贤;张九天;;基于CGE模型的碳交易机制技术效应和减排效应研究[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专刊——2014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C];2014年

7 陈呈奕;杨忍;;区域城市化与高新技术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以东莞市为例[A];中国土地资源开发整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C];2015年

8 张鹏岩;李根明;庞博;秦明周;;中原经济区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性和限制度研究[A];中国土地资源开发整治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C];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恩普;高技术产业R&D投入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霞;我国知识生产函数估计及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1年

3 汪海波;产业集聚对区域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庄静怡;环境政策、技术创新与陕西省工业生态效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森;资源型企业规模扩张、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增长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孔祥和;区域创新网络创新效率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7 向彦任;农业资源节约型技术创新路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8 张玉萍;转型期宁波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D];宁波大学;2009年

9 陈发雨;我国民营企业技术进步的途径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10 吴启;技术引进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玉明;聂艳华;李凯;;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产出影响的实证分析——以高技术产业为例[J];软科学;2009年07期

2 符淼;;省域专利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8年03期

3 刘顺忠,官建成;区域创新系统创新绩效的评价[J];中国管理科学;2002年01期

4 池仁勇;虞晓芬;李正卫;;我国东西部地区技术创新效率差异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年08期

5 朱勇;张宗益;;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地区差异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年11期

6 赵伟;汪全立;;人力资本与技术溢出:基于进口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年04期

7 魏守华;吴贵生;吕新雷;;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兼评我国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J];中国软科学;2010年09期

8 刘耀彬,李仁东,宋学锋;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1期

9 刘凤朝;沈能;;基于专利结构视角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差异研究[J];管理评论;2006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关颖;安徽省公路网可达性的时空演化及与区域发展的耦合关系[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2 苏明;湖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一婷;新疆交通可达性评价及对区域经济的影响[D];新疆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02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学者宣言[J];地球信息科学;2002年04期

2 罗永乐;世博会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J];软科学;2004年03期

3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国际研讨会”简介[J];现代城市研究;1999年04期

4 周振华;新一轮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0年01期

5 李建勇;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思考[J];政治与法律;2003年05期

6 邹军;陈闽齐;;蓄势而发 腾飞可期——长江三角洲区域科技发展的基础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03年04期

7 王张吴;;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整合与发展[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03年02期

8 张磊;试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必然整合[J];江南论坛;2004年03期

9 ;第七届中国海关与税务论坛2007——聚焦长江三角洲区域[J];进出口经理人;2007年09期

10 杨明;汪苒;;安徽省参与泛长江三角洲区域分工合作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士兰;张庆;吴德刚;;长江三角洲区域整合协调发展策略研究[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宣文俊;;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协调的问题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3 吴泓;;长江三角洲区域旅游一体化机制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张永庆;栾贵勤;;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与整合发展研究[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娟;刘邦凡;王静;詹国辉;;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6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A];“常纺院”杯全国前织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封立忠;;蔬菜产业在生活品质中的地位及发展方向[A];首届长三角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圣迪;实现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互动[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 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 韩启德;加强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协调与合作[N];光明日报;2004年

3 记者马敏 吴雅茗 ;加强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N];浙江日报;2003年

4 王uG;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讨会举行[N];联合时报;2002年

5 记者 王茸;南京青少年可分享沪杭社会教育资源[N];南京日报;2008年

6 记者 曹家骧;借世博机遇实现长三角共赢[N];文汇报;2003年

7 王uG;市政协举行九届三十次常委会会议[N];联合时报;2002年

8 记者 周建国;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N];浙江日报;2001年

9 方建光;宁波“十一五”期间每年将引进人才四万名[N];中国人事报;2006年

10 张文;“长三角”旅游 合力开拓国际市场[N];浙江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程美玲;长江三角洲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研究[D];东华大学;2004年

2 柴锡梅;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设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3 胡德;长江三角洲区域协作机制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姜威;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鞠小宇;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的问题研究和对策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11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711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7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