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对美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1 19:43

  本文关键词:中国对美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 美国 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摘要】:随着对外直接投资水平的不断提升,充分获取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提升技术水平已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以下简称OFDI)的重要预期之一。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和最先进的创新体,已成为除香港之外中国最大的OFDI目的地。目前中国在对美投资规模上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更应该进一步审视对美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成效。现有的文献成果在研究对象、研究方式和研究层次方面存在不足,为本文提供了创新的空间。本文主要探究中国对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首先从投资的规模、主体、方式、行业、区域等方面审视了2000年以来中国对美OFDI的现状和特点,发现中国对美OFDI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接着从理论上阐述了获取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已成为中国对美OFDI的重要动机,并分析了该效应发生的机制和路径:中国对美OFDI通过研发、收益和人力资本反馈机制从企业、行业和国家三个层面推动我国技术进步。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对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构建了基于L-P模型的中国对美OFDI、吸收美国直接投资、自身研发投入三个渠道对全要素增长率影响的时间序列,并借助Stata计量软件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中国对美OFDI对我国TFP的促进作用显著,但程度不深且存在较强的滞后性,究其原因可能与中国的技术获取能力和吸收能力有关。基于前文的研究,要想最大化地提升中国对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企业、行业和政府应共同努力,从各个方面提升对技术的获取和吸收能力,从而推动我国的技术进步。
【关键词】:中国 美国 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5;F832.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思路12-13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13
  • 1.3.1 文献研究法13
  • 1.3.2 规范与实证结合分析法13
  • 1.3.3 比较分析法13
  • 1.4 预期创新与不足13-16
  • 1.4.1 主要创新13-14
  • 1.4.2 论文的不足14-16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16-26
  • 2.1 理论基础16-20
  • 2.1.1 小规模技术理论16-17
  • 2.1.2 技术地方化理论17-18
  • 2.1.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18-19
  • 2.1.4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19-20
  • 2.2 文献综述20-25
  • 2.2.1 国外关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20-22
  • 2.2.2 国内关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综合研究22-25
  • 2.3 小结与评述25-26
  • 第3章 2000 年以来中国对美国OFDI的现状及特征26-36
  • 3.1 2000 年以来中国对美国OFDI的概况26-31
  • 3.1.1 投资规模26-27
  • 3.1.2 投资主体27-28
  • 3.1.3 投资方式28-29
  • 3.1.4 投资行业29-30
  • 3.1.5 投资区位30-31
  • 3.2 2000 年以来中国对美OFDI的特点31-36
  • 3.2.1 投资规模增长迅速,但在美国吸收外资中处于弱势地位32
  • 3.2.2 民营企业逐步成为对美OFDI主力,国企投资地位下降32-33
  • 3.2.3 投资方式偏好于绿地投资,,并购投资有待提高33-34
  • 3.2.4 投资行业多元化,行业分布与投资目标有所偏离34-35
  • 3.2.5 投资区域高度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受制度因素吸引显著35-36
  • 第4章 中国对美OFDI动机探究:逆向技术溢出的视角36-45
  • 4.1 中国对美OFDI的动机:获取逆向技术溢出效应36-38
  • 4.2 中国对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机制研究38-45
  • 4.2.1 研发反馈机制39-41
  • 4.2.2 收益反馈机制41-42
  • 4.2.3 人力资本反馈机制42-44
  • 4.2.4 三大机制的关系44-45
  • 第5章 中国对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45-59
  • 5.1 模型构建45-46
  • 5.2 变量测算46-50
  • 5.2.1 中国TFP测算46-48
  • 5.2.2 中国从美国获得美国研发资本溢出测算48
  • 5.2.3 中国研发资本存量测算48-50
  • 5.3 实证分析50-53
  • 5.3.1 单位根检验50-51
  • 5.3.2 协整检验51
  • 5.3.3 格兰杰因果检验51-52
  • 5.3.4 实证结论52-53
  • 5.4 结果剖析53-59
  • 5.4.1 中国对美OFDI技术获取能力有限54-56
  • 5.4.2 中国对技术的吸收能力较弱56-59
  • 第6章 政策建议59-65
  • 6.1 企业及行业层面59-62
  • 6.1.1 提升对美国直接投资的水平59-60
  • 6.1.2 提升网络嵌入和技术获取能力60-61
  • 6.1.3 强化技术吸收和再创新能力61-62
  • 6.1.4 加强行业之间联动机制62
  • 6.2 政府层面62-65
  • 6.2.1 完善相关政策和服务体系62-63
  • 6.2.2 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加强研发投入力度63-64
  • 6.2.3 加强信息化建设,使技术溢出的渠道更有效64-65
  • 结论65-66
  • 参考文献66-70
  • 附录70-73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73-74
  • 致谢74-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明霞;刘林青;;人力资本、技术差距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陈涛涛;陈忱;陈晓;宋爽;;美国投资环境的表象及其根源——对中国企业在美国投资的启示[J];国际经济合作;2013年03期

3 欧阳艳艳;;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0年04期

4 李自杰;李毅;曹保林;;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特征、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跨国并购数据库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立杰;DEA理论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淼淼;中国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溢出效应[D];复旦大学;2011年

2 陈阳阳;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7147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7147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3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