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基于产业间和产业内升级的检验
本文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基于产业间和产业内升级的检验
更多相关文章: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间升级 产业内升级 面板数据
【摘要】:本文考察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笔者首先阐明对外投资引致产业升级的三大作用机理,即:边际产业转移、产业关联和反向技术外溢效应。在实证部分,运用两个层次的数据展开分析,首先是采用了2003—2012年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间升级效应,结果显示,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对2003—2012年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各细分行业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并没有促进第二和第三产业内的生产率提升,即对外投资的产业内升级效应尚未显示。在运用代理指标、sys-GMM方法重新进行估计后,上述结果依然稳健。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产业间升级 产业内升级 面板数据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4BJL05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资助项目(2015M57030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1YJC790012)资助
【分类号】:F832.6;F121.3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涌入中国,中国成为一个吸引FDI的大国。近十年来随着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Direct Investment,ODI)又获得了高速增长(见图1)。2012年投资规模仅次于美国和日本,首次跻身于世界三大对外投资体之列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婧;于立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11期
2 董有德;孟醒;;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国内企业创新能力——基于我国分价值链数据的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9期
3 王英;刘思峰;;OFDI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基于灰关联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04期
4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5 王英;刘思峰;;中国ODI反向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8年02期
6 杨建清;周志林;;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产业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13年04期
7 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10期
8 陈琳;;产业关联和FDI的垂直型外溢——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01期
9 陈岩;;中国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基于吸收能力的分析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1年10期
10 赵伟;江东;;ODI与母国产业升级:先行大国的经历及其启示——多视野的考察与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峰;玄兆娟;;中国对北非阿拉伯国家直接投资动因分析及策略选择[J];阿拉伯世界研究;2010年03期
2 吴国安;杭宇;;经济一体化组织深化进程相应的动因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02期
3 徐岚;乔立捷;杨莲娜;;FDI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以泛长三角地区为例[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彭红斌;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及其启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陈恒;技术创新推动下的边际产业对外直接投资[J];商业研究;2003年11期
6 王晨;当前我国人民币汇率政策浅析[J];商业研究;2003年22期
7 杨建荣;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研究路径及其拓展[J];商业研究;2005年15期
8 史美霖;;经济全球化下跨国资本流动的新趋势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7年03期
9 王德忠;吴琳;吴晓曦;;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缘起、发展与缺陷[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10 熊妍婷;黄宁;王华明;;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对外开放与能源技术效率提升[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柳江;;交易效率、要素积累与技术进步——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检验[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井百祥;刘长庚;孙红玲;;重塑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配置模式[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3 周芳;石磊;马中;;CO_2减排对中国省际生产率的影响[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4 陈震;尤建新;马军杰;卢超;;技术进步对我国碳排放绩效影响动态效应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6 刘庆和;;1949-2008年贵州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基于灰色生产函数模型的核算[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7 熊琼;付含;;FDI流入对外汇储备的影响——基于时间序列的协整和VAR模型的实证分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8 王志方;;长期经济增长下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研究——以人民币兑美元为例[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9 薛占栋;;深圳物质资本存量估算[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郭庆宾;许泱;;国外R&D溢出的动态效果: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娟;服务业FDI对中国的经济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潘塞梅;老挝工业化进程中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杨永华;国际分割生产与中国制造业出口发展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曹珂;中国金融发展与比较优势:外部融资视角[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艳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燕安;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趋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谢申祥;寡头竞争条件下的最优关税与研发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熊珍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郭琳琳;国际产业转移与重庆市制造业升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武岳;中国贸易结构变化对贸易差额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云华;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实践[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兴华;山东半岛制造业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刘嫦芳;FDI变动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孟芸;中国—海湾合作委员会自由贸易区的经济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陈竹;服务业FDI对服务贸易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9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吴宝恩;海尔印度公司本土化经营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姜瑾;朱桂龙;;外商直接投资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1期
3 严兵;;FDI与中国出口竞争力——基于地区差异视角的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8期
4 徐德云;;产业结构升级形态决定、测度的一个理论解释及验证[J];财政研究;2008年01期
5 马涛,李鹏雁,马文东;新型工业化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6 黄武俊;燕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实证检验和国际比较[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7 杨亚平;;FDI技术行业内溢出还是行业间溢出——基于广东工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1期
8 干春晖;郑若谷;;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演进与生产率增长研究——对中国1978~2007年“结构红利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9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2期
10 赵伟;;中国企业国际化:全球的与历史的视点[J];国际经济合作;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曙林;宾建成;;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J];中外科技信息;2003年09期
2 徐刚;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探索[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3 魏浩;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地区和产业的新定位[J];决策探索;2003年07期
4 胡颖;制度创新:促进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必然选择[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黄锦明;美国政府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作用及启示[J];国际经贸探索;2003年05期
6 朱磊;;台商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实证分析[J];台湾研究;2004年05期
7 李丽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探析[J];经济师;2004年02期
8 刘小平;影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建筑经济;2004年01期
9 赵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体和方式的选择[J];对外经贸实务;2004年01期
10 李洪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及未来趋势[J];商业研究;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常娥;;对外直接投资:韩国的经验和启迪[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天龙;;加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对策建议[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3 韩进旺;;战后的日本对外直接投资[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一期)[C];1992年
4 金新亮;;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政策选择[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会员代表会议暨第22次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颖俊;高敏雪;;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的统计分析[A];北京市第十二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3年
6 胡平;夏保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及战略选择[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项本武;;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影响——基于中国数据的协整分析[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赵春明;;论反倾销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启示——以美国为例[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当代世界经济格局下的中美经贸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尹显萍;刘燕;;对外直接投资对不同行业对外贸易的影响——以美国为例的分析[A];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朱钟棣;刘凯敏;;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原因[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磊;《2004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发布[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2 钟小洁;韩国上半年对外直接投资增长65.9%[N];中国贸易报;2004年
3 徐以升 蔡臻欣;上半年美对外直接投资锐减45%[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4 我驻法国使馆经商处;发展中国家境外投资猛增[N];国际商报;2004年
5 魏益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理论思考[N];光明日报;2005年
6 金边;联合国报告显示中国正成为对外直接投资大国[N];金融时报;2004年
7 龚雯;对外直接投资数据首次公布[N];人民日报;2003年
8 王建生;美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长[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9 沈衍琪;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跻身全球第13位[N];北京日报;2007年
10 王晓然;我国去年对外直接投资骤增123%[N];北京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明玉;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及其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2 王英;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应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党远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马坤;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潜力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5 郑磊;对外直接投资: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朱闵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谭介辉;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8 王恕立;对外直接投资动因、条件及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李优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利益论[D];四川大学;2004年
10 万丽娟;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绩效分析与发展对策[D];西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411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741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