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增长 科技创新 单位根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系统动力学
【摘要】:现阶段,我国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以创新驱动改革和技术创新带动发展成为炙热趋势,这就需要注重科技创新下技术发展和金融服务发展"双翼"的配套结合。依托中国国情,本文试图从中国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现状出发,通过金融发展和技术水平两方面来构建衡量科技创新指标的量值,利用统计方法和模型对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及因果关系进行定量研究,深入研究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对经济增长进行预测,最后为政府提供一些科技创新的依据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科技创新 单位根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系统动力学
【基金】:2014年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SF1412-3)
【分类号】:F1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数据显示,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4877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6年来首次跌破7%。2014年技术研发经费达26000亿元多,占GDP比重也在逐年上升,但我国依然存在较大产能过剩的现状,因此,当下我国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稳定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家骥,程源;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知识经济的基础和关键[J];现代管理科学;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韩俊德;天津市高校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2 高乐华;我国海洋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优化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孙中博;创业者网络关系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4 谢夫海;住宅产业化协同创新影响因子与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静;企业创新能力分析与评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2 江蕊;深圳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及对策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卢文瑾;我国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D];河北大学;2010年
4 宋志廉;影响珠三角都市农业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分析与评价[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洋;我国高新区对城市发展扩散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2年
6 杨雪星;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7 陈晨;小麦主导品种农户选择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8 王娜;客户关系管理对美发类服务型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荣良骥;甘肃省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10 周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创新能力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茅欣;亚洲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地区[J];国际经济合作;2000年06期
2 贺力平;20世纪经济增长与现代化发展的经验[J];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Z1期
3 王荣阁;经济增长模式研究的重大收获——读《经济增长模式比较》[J];经济经纬;2000年05期
4 孙波;1978—1995年中国经济增长主导因素实证分析[J];北方经贸;2000年02期
5 周绍朋;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0年04期
6 河北经贸大学课题组;河北省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实证分析——直接启动消费需求是我省下一步扩大内需政策的基本取向[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7 高平;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J];技术经济;2000年03期
8 李宗福;收债:促进港口经济增长的一个支点[J];交通财会;2000年02期
9 于秀媛;教育消费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热点[J];辽宁经济;2000年10期
10 吴盛汉;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J];龙岩师专学报;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2 陈向阳;;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从环境成本视角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马国霞;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极化及其模拟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武义青;李冰茹;;经济增长解析[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5 戴武堂;;转轨时期中俄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观[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孙文祥;;我国区域研发实力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周毅;辛利;熊焰;陈易章;;“奥运”对促进北京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8 单豪杰;沈坤荣;;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激励导向的分析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刘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风险与经济增长:历史演变与最新进展[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10 周端明;蔡敏;;经济发展的实践、增长理论的进展与文献的转向——兼评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贤佳;“美经济增长放缓 对中国影响有限”[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徐启生;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缓[N];光明日报;2008年
3 李金珊 赵云旗;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N];中国财经报;2005年
4 王振华;美巨额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构成危险[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陈泰锋;全球经济增长潜藏风险 人口问题威胁世界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4年
6 俄欧亚所 张中华;俄经济增长背后的隐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将趋缓[N];国际商报;2004年
8 钟生坦 黄铁苗;试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途径[N];光明日报;2001年
9 杰夫·马德里克;经济为什么增长?[N];经济观察报;2003年
10 ;全国30省区市经济增长比较[N];经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填;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3 彭亮;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友才;引入制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建伟;公共产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3年
7 张李节;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刘海英;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瑞泽;制度变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李富强;内生制度、最优治理和我国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安;内外资企业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刘国伟;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吴娟;宁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祝燕君;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公共支出模式创新[D];浙江大学;2009年
5 许莉;环境因素内生的中国经济增长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莹;青岛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曹佛宝;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8 阮文达;越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穆晓芳;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叶磊;我国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75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775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