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7-09-05 09:21

  本文关键词: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


  更多相关文章: 区域经济差异 加权变异系数 空间相关性 空间计量模型 福建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非均衡发展战略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同时,也造成了明显的地区经济差异,且近几年在全国范围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以县域单元为研究尺度分析了2000—2014年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空间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福建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呈现出不断扩大趋势,而相对差异在不断缩小,且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区域经济差异的相关因素中,产业结构、投资水平、工业化程度均起到了正向的促进作用,且工业化水平具有明显的溢出效应。财政收入与市场购买力估计参数在空间计量模型中均不显著。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总体优于其他模型,即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既包括邻近地区经济本身,还包括周边地区的相关解释变量。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 加权变异系数 空间相关性 空间计量模型 福建省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790155,15YJA79001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4ZZ2132)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0引言区域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各国政府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前提和出发点[1]。国外相关研究如J.G.Williamson[2]的倒“U”型理论、J.Friedman[3]的核心边缘理论等都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总体上先扩大后缩小,而适当的经济差异对区域资源合理有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敏;汪云甲;;ESDA支持下的GPS高程转换模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龙美林;向南平;;3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02期

3 闫庆武;卞正富;;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的人口分布的差异研究[J];西北人口;2008年05期

4 潘竟虎;张佳龙;张勇;;甘肃省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ESDA-GIS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5 潘竟虎;郑凤娟;;甘肃省县域土地利用绩效的空间差异测度及其机理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6 赵雪雁;侯成成;李建豹;赵敏丽;;甘肃省县域经济增长与空间格局演变探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7 曹静;;城乡一体化供排水系统规划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7年04期

8 黄仪荣;杨深;;沿海大项目建设背景下的后发地区总体规划探索[J];小城镇建设;2011年09期

9 褚淑贞;孙春梅;;增长极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综述[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年01期

10 傅娟;;建国以来新疆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的动态转移轨迹与区域经济发展[J];新疆财经;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立超;祝尔娟;;首都圈城市间的合作与治理机制——以京津为例的一个讨论[A];奥运后首都国际化进程的新趋势与新挑战——2008城市国际化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蒲英霞;马荣华;马晓冬;顾朝林;;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景雷;孙景生;张寄阳;周祖昊;;基于ESDA和GIS的冬小麦需水量空间分布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4 倪外;邵晓辉;吴丽;李娟文;;武汉城市圈经济发展内部差异的量化分析[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5 刘静玉;王发曾;苏朝阳;赵建吉;吕金嵘;高燕哺;乔家君;夏保林;刘晓丽;方创琳;;第七章 微观尺度的中原城市群整合[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6 乔家君;;河南省城镇发展的时空演化格局分析[A];创新发展——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7 朱传民;叶长盛;黄雅丹;吴佳;刘平辉;;基于ESDA的江西省县域尺度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空间格局分析[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潘聪林;杨深;韦亚平;;“新区域经济格局”与“省域内赶超”——东部沿海后发地区的增长战略与空间政策导向[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申伟;赵明华;唐宽金;;基于县域尺度的山东省农民收入差异研究[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10 徐群;;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以广东为例[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于振亮;辽宁省水资源利用边际效益的估算与时空差异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雨风;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张旭明;安徽省水旱灾害的时空特征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元姝;长三角地区产业集聚与区域城市化关系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李粤;广东省城市经济差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艳丽;普洱市工业支柱产业的提升[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雅丽;福建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苏东坡;城市化视角下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周杜辉;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优化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斐,杜道生;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2年04期

2 潘竟虎;张佳龙;张勇;;甘肃省区域经济空间差异的ESDA-GIS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3 麻永建;徐建刚;;基于ESDA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演变研究[J];软科学;2006年05期

4 程永宏;;改革以来全国总体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5 覃成林;;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转型与中部地区经济崛起研究[J];中州学刊;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段景辉;陈建宝;;基于家庭收入分布的地区基尼系数的演变及其城乡分解[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晶;基于ESDA的吉林省区域经济增长趋同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启仿,陈江龙;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05期

2 高志刚;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调控初步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03年01期

3 张文,王声跃,陈红;云南区域经济差异模式分析与选择[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1期

4 黄雪琴,张士杰;异地城市化——缩小江苏区域经济差异的现实选择[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原华君,王晓文;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区域协调[J];福建地理;2004年04期

6 李小菊;李豫新;;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评述[J];新疆农垦经济;2006年02期

7 任军;张加恭;;广东区域经济差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盛婉玉;;河北省“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差异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李宁娜;赵喜仓;;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J];江苏商论;2007年10期

10 蒲小梅;程子彪;翟有龙;;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周期波动性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邓水兰;屠建洲;;江西省区域经济差异实证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金友玉;;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及分类分析[A];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刘文旭;;区域经济差异周期波动理论[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刘艳;赵欣;;内蒙古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斌;;北京市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协调发展研究[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7 陈涛;;官僚与市场——区域经济差异的制度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8 何勇;;环鄱阳湖经济开发区发展路径研究[A];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研究[C];2008年

9 潘竟虎;;区域经济差异时空格局的ESDA-GIS分析——以甘肃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陈兰;;海峡西岸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与交通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兵团党委宣传部社科规划办;南北疆区域经济差异新特征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N];兵团日报(汉);2013年

2 记者 习少颖 通讯员 孙红良 刘奎书;“高铁经济”叩门武汉[N];湖北日报;2009年

3 上林县招商促进局;乘十八届三中全会春风 推动上林经济腾飞[N];南宁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周小苑;我国首次为“GDP质量”排座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彻;区域经济差异识别及预警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窦玲;制度供给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6年

3 武春光;知识能力与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启仿;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5 黄雪琴;全球化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及其调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余军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赵桂婷;基于人力资本传导机制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王再文;比较优势、制度变迁与中部崛起[D];西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爱婷;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国民经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宁鑫;湖南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3 郑周胜;甘肃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刘晶;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差异及调整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5 王一帆;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6 彭鑫;不同空间尺度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汤琰;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08年

8 黄海燕;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9 李飞虎;“一线两厢”区划下的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D];燕山大学;2008年

10 刘ZM;区域经济差异与人力资本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97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797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a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