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逊县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托克逊县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摘要】:本世纪初中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和2010年提出的新疆跨越式发展政策,旨在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对新疆而言,就表现为强化新疆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形成县域为纽带的经济增长中心,从而带动整个新疆的经济。在这些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下,新疆的县域经济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有存在些问题。托克逊县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西南部,是吐鲁番地区重要的农业县,是连接南北疆的重要交通枢纽。托克逊县虽然具有优越的地理和区位优势,即离首府中心城市和著名的旅游胜地都很近,但托克逊县整体上一直处于贫困和落后的状态。本文从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充分描述托克逊县经济发展现状,寻求发展模式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本文总体上分为六章组成,其中第一和第二章作为理论部分,对国内外文献和经典发展理论进行梳理,形成研究的理论参照,第三、第四、第五章作为实证分析,对托克逊县经济现状、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托克逊经济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第六章作为建议部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本文发现,托克逊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主要依赖于种植业、采掘业和传统服务业。经济的增长的速度虽然快,但是横向比较来看还是处于中等水平。从产业结构的优化角度看,虽然表现出优化升级的基本规律性特征,但是采掘业为基础的中工业化趋势比较严重,特色农业优势并没有形成。第三产业领域转型缓慢,新兴产业对托克逊县经济发展的作用程度不高。发展模式并没有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主要按照粗放型经济增长、多元化但没有规模优势的农业和单一的工业化推动等。本文认为,托克逊县要摆脱目前的落后状态,必须形成特色的发展模式,首先要走出传统工业化道路,借助十九个省市援疆机会,实现新型工业化,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发展现代物流业,进一步发挥好区位优势,通过形成风能发电产业、煤转电项目、太阳能发电产业等,实现特色的专业化产业基地。通过比较优势原则,避开地区内部的特色农业竞争,形成独有的特色种植业和畜牧业,推动经济的全面系统发展。
【关键词】:县域经济 经济发展 托克逊县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绪论9-13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一、选题背景9
- 二、选题意义9-10
- 第二节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10-12
- 一、研究思路10
- 二、研究内容10
- 三、研究框架10-12
- 第三节 研究重点、方法和特色12-13
- 一、研究重点和难点12
- 二、研究方法12
- 三、研究特色12-13
- 第二章 理论基础13-17
- 第一节 经典理论梳理13-14
- 一、西方经典理论13
- 二、马克思发展理论13-14
- 三,我国理论创新14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4-17
- 一、国外最新研究文献综述14-15
- 二、国内最新研究文献综述15-17
- 第三章 托克逊经济发展现状分析17-31
- 第一节 托克逊经济增长分析17-19
- 一、经济增长总量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分析17-18
- 二、经济增长的区域比较分析18-19
- 第二节 经济结构分析19-24
- 一、三次产业结构分析19-20
- 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分析20-24
- 第三节托克逊民生建设分析24-27
- 一、托克逊城乡收入的分析24
- 二、托克逊人力资源开发分析24-27
- 第四节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托克逊经济发展潜力评价分析27-31
- 第四章 托克逊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分析31-41
- 第一节 典型县域发展模式分析31-33
- 一、典型案例区域的选择31
- 二、县域发展模式介绍31-32
- 三、典型案例区域发展模式评价32-33
- 第二节 托克逊经济发展现有模式分析33-35
- 一、托克逊经济发展模式33-34
- 二、托克逊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内比较34-35
- 第三节 托克逊采用新模式的SWOT分析35-41
- 一、SW分析35-37
- 二、OT分析37-38
- 三,托克逊县的区位商分析38-39
- 四、综合评价39-41
- 第五章 托克逊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41-46
- 第一节 托克逊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41-43
- 一、经济增长问题41
- 二、调整经济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1-42
- 三、民生建设存在的问题42-43
- 第二节 托克逊经济发展问题成因分析43-46
- 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43
- 二、落后的资源开发观点43-44
- 三、恶劣的自然条件44
- 四、非协同的经济结构44-46
- 第六章 加快托克逊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46-49
- 一、稳中求变,实现产业集群化发展46-47
- 二、加快培养本土企业、形成自我发展的微观动力47
- 三、借助援疆省市力量,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47-48
- 四,,突出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48-49
- 参考文献49-52
- 作者简介5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要研究工作52-53
- 致谢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瑞记;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J];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李小瑞;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思考[J];发展研究;2005年09期
3 刘胜强;周兵;;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综述[J];经济问题;2008年01期
4 刘玉霞;邱莉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差距加大的原因[J];学习与研究;1990年03期
5 辛文;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过分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J];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03期
6 李伟,江野军,冷崇总;中西部与东部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对策[J];价格与市场;2000年02期
7 刘建军,王晋忠;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问题的审视[J];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8 林文涛;一部颇具学术价值和社会实践意义的专著——简评《跨世纪难题: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J];首都经济;2000年01期
9 章奇;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分析[J];管理世界;2001年01期
10 许军;;近年来美日经济发展差距原因初探[J];内部文稿;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田青;;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亚洲经济[A];中国智库经济观察(2013年第1辑)[C];2013年
2 蒙景阳;;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学分析[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田青;;亚洲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4 肖金成;;省域中心与边缘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一个长期被忽视的现象[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于丽萍;;加快发展服务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策研究[A];黑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策研究[C];2004年
6 刘欣荣;;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3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箫吟;中澳两国学者合作开展缩小地区差距研究[N];光明日报;2003年
2 王君;“缩小中国地区差距”研究课题完成[N];人民日报;2003年
3 本报实习生 黄丽丽;总部经济现象潮起潮动[N];经济日报;2005年
4 卢山邋严先溥 刘晓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与走向[N];中国信息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邓九平 邹洁 广鑫业;民营经济展翅“春天里”[N];安徽经济报;2013年
6 驻东京记者 宋金明;中日经济:差距多少年?[N];金融时报;2011年
7 周锦香;民营经济已成县域经济主体[N];雅安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王永霞;非公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生力军[N];酒泉日报;2012年
9 谭俞雄;盲目克隆是“总部经济”陷阱[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10 记者 程瑞华;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N];金融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桂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差距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吴三忙;基于FDI非均衡分布视角的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廖桂生;资源耗竭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机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王治海;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义;中国“超额货币”现象产生原因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2 舒浩;产业结构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买尔江古丽·阿布都热依木;托克逊县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5年
4 陈曾静;资本流动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5 司燕洁;政府软投入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立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彭艺;基于改革开放后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穆占亮;皖与苏浙经济发展差距分析及对策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6年
9 赵德江;贵州省与福建省民营经济发展差距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10 刘军玉;中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14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814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