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8 15:40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老龄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


【摘要】:人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在需求端,作为消费者产生的社会需求是产业形成和发展的最终动力;在供给端,作为劳动力要素也影响着产业发展方式,因此人口老龄化必然与产业的发展存在紧密联系。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期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速期,如何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实现产业结构由低级、不合理的状态向高级化、合理化状态转变,是现在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深入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对我国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意义重大。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对经典的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和学者们关于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针对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实证作了理论上的铺垫。在实证部分,本文利用中国1980-2012年相关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VAR模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变迁的长短期影响。根据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显示的结果能够看出,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在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冲击后,不管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都产生了较为显著和持久的同方向变动趋势,即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会促进产业结构向着高级化的方向演变;而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在受到人口老龄化冲击时,在短期内表现为较为明显的反向变动趋势,这说明在此期间人口老龄化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进程,但长期的影响则是负面的,即人口老龄化的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最终作用的结果是促进了我国产值结构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变,但并未优化各产业的要素配置状态。文章的结论说明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不能一概而论。最后,本文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完善劳动力市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等方面提出了老龄化背景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24.24;F1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1
  • 1.2 文献综述11-13
  • 1.2.1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11
  •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11-13
  • 1.3 写作思路及本文的研究内容13-16
  • 1.3.1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13-14
  • 1.3.2 研究内容14-15
  • 1.3.3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5-16
  • 2 中国人口老龄化基本状况分析16-20
  • 2.1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16-17
  • 2.2 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预测17-18
  • 2.3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8-20
  • 3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20-29
  • 3.1 产业结构相关概念的界定20-22
  • 3.1.1 产业结构的定义20
  • 3.1.2 产业结构高级化内涵20-21
  • 3.1.3 产业结构合理化内涵21-22
  • 3.2 中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状况分析22-24
  • 3.3 中国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状况分析24-25
  • 3.4 中国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25-29
  • 4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机制的理论分析29-35
  • 4.1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29-31
  • 4.1.1 古典理论29
  • 4.1.2 新古典产业结构演进理论29-30
  • 4.1.3 现代产业发展理论30-31
  • 4.2 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31
  • 4.3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变迁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31-35
  • 4.3.1 通过改变社会需求结构影响产业结构变迁31-32
  • 4.3.2 通过影响劳动力供给数量影响产业结构变迁32-33
  • 4.3.3 通过影响劳动力质量及流动性影响产业结构变迁33
  • 4.3.4 通过影响资本供给影响产业结构变迁33-35
  • 5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实证分析35-47
  • 5.1 变量选择及定义35-39
  • 5.2 皮尔逊相关性检验39
  • 5.3 模型构建39-42
  • 5.3.1 单位根检验39-40
  • 5.3.2 协整检验40-41
  • 5.3.3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41-42
  • 5.4 VAR模型与脉冲响应分析42-47
  • 5.4.1 滞后阶数选取42-43
  • 5.4.2 向量自回归模型43-44
  • 5.4.3 脉冲响应函数44-47
  • 6 结论及政策建议47-49
  • 6.1 结论47
  • 6.2 政策建议47-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2
  • 个人简历52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建峡;;产业结构变迁视阈下高职教育与产业界的新型合作关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17期

2 杨天宇;刘贺贺;;产业结构变迁与中印两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J];世界经济;2012年05期

3 陈纪平;;产业结构变迁在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基于广西经验的实证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李芳;龚新蜀;张磊;;生态脆弱区产业结构变迁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新疆为例[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12期

5 纪韶;朱志胜;;基于北京案例的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力流动关系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4年01期

6 贾晓峰;;专家视点:60年来江苏产业结构变迁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年02期

7 沈蒙娅;周露;;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2年05期

8 陈宇;赖小琼;;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9 詹浩勇;;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的互动关系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03期

10 詹浩勇;;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的互动关系:一个基本分析框架[J];梧州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力军;胡云祥;;金融发展、市场化改革与产业结构变迁——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2 刘启华;戈海军;;技术科学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二者相关性的统计计量研究[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3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4 胡荣才;黄晓璐;陈雪琪;;长汀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罗光强;曾福生;曾伟;;产业结构变迁对湖南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国信证券 黄茂;经济规律主导产业轮动[N];上海金融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凌;产业结构变迁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清;金融发展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实证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09年

2 赵金彦;广西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寒冰;湖北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年

4 梁越;中国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5 熊建军;论产业结构变迁中的制度因素[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波;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化进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顾翔;安徽省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8 张英飒;产业结构变迁对人口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张清良;山东省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4年

10 魏薇;吉林省产业结构变迁的需求拉动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148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8148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b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