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能源消费状况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资源系统协调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兰州大学》 2013年
甘肃省能源消费状况对环境的影响研究
米璇
【摘要】: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源消费、环境问题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关系,能源作为经济增长的因素,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甘肃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重要省份,大部分地区环境极其脆弱,环境承载力较小,一经破坏很难甚至无法修复。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甘肃的社会经济发展。但甘肃省为了发展经济,不得不依赖于大量消耗能源,导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能源的大量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甘肃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使甘肃遵循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要求我们必须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环境问题,在利用能源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对环境进行保护,从而实现经济——环境——能源协调发展,建立能源有效利用、环境美好和经济持续发展的低碳社会。 本文在系统研究国内外能源利用现状的基础之上,通过大量数据重点分析了甘肃能源生产、消费、利用效率与环境的现状,运用协整分析、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能源消费的几个重要方面及能源消费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并预测了未来五年甘肃省SO2、NOx、CO2和烟尘的排放量,最后依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甘肃能源消费和环境问题的对策和建议。实证研究结论表明:甘肃省能源消耗量大,能源结构不合理,形成了以煤炭绝对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在能源消耗中工业占主导地位;能源利用效率低,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甘肃经济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系数为0.4219,即GDP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耗将增加0.4219个百分点;甘肃能源消耗量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关系,SO2、NOx、CO2和烟尘的生成量均随能源消费量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X32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连宏;罗宏;张征;;中国“能源-环境-经济”复合系统的协调性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陈长杰,马晓微,魏一鸣,傅小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资源系统协调性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03期
3 刘畅;崔艳红;;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区域差异的动态关系比较研究——基于省(市)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4 张娟;高新伟;;中非石油合作环境分析与对策建议[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8期
5 林伯强;;节能减排:能源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实践[J];国际石油经济;2008年07期
6 李未无;;对外开放与能源利用效率:基于3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6期
7 倪国良;西部大开发中甘肃工业结构的调整思路和对策[J];甘肃理论学刊;2002年01期
8 邱坤赞,朱燕群,岑可法;中国能源、电力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J];工业加热;2005年01期
9 施刚;;江苏省电力消费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基于灰色关联理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11期
10 刘志亭;孙福平;;基于3E协调度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评价[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建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四川电解铝工业思考[J];四川有色金属;2010年02期
2 徐玉萍;论贸易自由化对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影响[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3 张九海;;作为思维方式的科学发展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方小教;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李久生,谢志仁;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环境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方小教;;农业资源多维增量路径的建构、动力与运行[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徐小磊;杨则东;孙仁伟;戴圣潜;褚进海;鹿献章;;安徽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战略研究[J];安徽地质;2004年03期
8 尹怀斌;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黄显怀,章强;我国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张耀胜;生态技术在高技术建筑中的运用[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元祥;崔康平;许为义;吴峰;;探索新的污水系统管理模式 打造生态环保型精品景区[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王金营;戈艳霞;;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然需要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陈冲;;交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支撑理论与方法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4 周亚越;俞海山;;高素质人口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理分析[A];黑龙江省生产力学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李巧莲;刘军;王迪;郑灿辉;;浅析新形式下我国矿山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A];2011年中国矿业科技大会论文集[C];2011年
6 段一群;;国内装备制造业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与实证测度[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钱圆;袁建辉;姜慧勤;宋天野;;我国能源消耗、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联研究——以华东地区为例[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高文君;;关于城市规划数据标准化的研究与实践[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邱增果;;江苏省煤炭资源现状分析及供需预测[A];“资源保障 环境安全——地质工作使命”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11年
10 石琳;;关于中国核电产业改革的建议[A];2010’第五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会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莉;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我国电源结构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魏浩征;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听噪声预测系统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张耀;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能源合作与中国能源安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倪文岩;广州旧城历史建筑再利用的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5 李文国;基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绍雨;清洁发展目标下和中国公共财政优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建;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缓冲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10 石钦文;综合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理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芳;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湖北省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苗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保障措施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崔朝晖;RIS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冠逸;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环境税经济效应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宋慧;广西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丽丽;浙江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超;基于地质环境评价的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夏薪淳;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良玉;中国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及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超;王少鹏;朱江玲;方精云;;2050年中国碳排放量的情景预测——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Ⅳ[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王磊,宁大同;区域能源-工业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灰色决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3 周静;杨桂山;戴胡爽;;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的动态演进——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进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4 林志周,权瑞,王郁平;影响郑州市大气TSP浓度诸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与弹性分析[J];重庆环境科学;2001年06期
5 周少甫,闵娜;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J];当代经济;2005年06期
6 熊鹏;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评波特假说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之争[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5期
7 齐玉春,董云社;中国能源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现状及减排对策研究[J];地理科学;2004年05期
8 朱永彬;王铮;庞丽;王丽娟;邹秀萍;;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J];地理学报;2009年08期
9 曹大东,赵翔,曹欣玉,黄镇宇,刘建忠,周志军,周俊虎,岑可法;水煤浆在220t/h燃油锅炉上的应用[J];动力工程;2003年04期
10 王勤辉,沈洵,骆仲泱,岑可法;新型近零排放煤气化燃烧利用系统[J];动力工程;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国家能源战略课题组;[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2 陈清泰;[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俊峰;中国能源·经济·环境(3E)协调发展的研究与政策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建坤;张阿玲;卢立新;;中国未来能源系统减排CO_2的技术对策[J];世界环境;1995年02期
2 孔姣;陈颖;;加强节能降耗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山东冶金;1996年04期
3 周新珉 ,郝晓华,王茜茜;有色金属行业实施合同能源管理“EMC”初探[J];世界有色金属;2002年02期
4 罗佐县;;应对能源短缺的挑战——中国能源市场发展与风险管理对策[J];中国石油企业;2007年03期
5 解垩;;能源消费与中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6 戴彦德;;中国“十一五”节能成效与“十二五”节能展望[J];中国能源;2010年11期
7 戴彦德;;中国“十一五”节能成效与“十二五”节能展望[J];中国煤炭;2010年10期
8 汪宏韬;;基于LMDI的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9 高彩玲;高歌;田采霞;;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及减排途径[J];中国矿业;2011年03期
10 谢永琴;王晓鹤;;基于logistic模型的北京市能源消费产生CO_2排放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馨;牛叔文;赵春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研究[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刘小军;涂俊;;发展低碳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天津市经济增长与产业能源消费实证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3 张明慧;宋学锋;;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江苏省能源消费需求预测分析[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第十届学术年会热电专委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迪;聂锐;;长三角能源消费的特征分析与区域节能潜力测算[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吴延瑞;;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是否存在亚洲模式?(英文)[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全球失衡及其治理机制”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6 厉无畏;梁朝晖;;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上海市1978—2004年数据的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7 王效华;王正宽;冯祯民;;中国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研究:阶段划分[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郑博福;赵景柱;邓红兵;严岩;罗琦珊;董仁才;;我国未来能源消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9 张文平;;我国有色金属行业能源消费变动的分解分析[A];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朱鹏;;1995年以来天津市能源消费及其与产业结构演进关联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福佐;[N];解放日报;2008年
2 记者 京季;[N];青海日报;2011年
3 林威;[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记者 于德福 郑雪蕾 薄云山 通讯员 邢云鹏;[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张耀平;[N];国家电网报;2007年
6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课题组 提供;[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宋时飞 刁萃;[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8 记者 贺斌;[N];中国财经报;2008年
9 姜晓凌;[N];上海科技报;2008年
10 记者 莫艳萍 实习生 刘媛媛 覃之锦;[N];广西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洪涛;中国最终需求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11年
2 王文超;中国省区能源消费与二氧化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及预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3 彭远新;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多尺度分析和反演[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玥;基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的能源政策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5 沈续雷;气候变化对大城市能源消费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郑明慧;河北省能源消费与节能潜力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张馨;城乡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及其生存现状的多维视角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8 郎春雷;中国地区间能源消费差异的实证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9 徐安;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振名;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荣靖;新疆能源消费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D];新疆大学;2011年
2 袁顺全;能源消费变化及其与经济和气候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3 兰军芝;基于产业层次的广东能源消费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4 樊艳云;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0年
5 张照青;基于目标规划的河北省能源消费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赵燕敏;从能源消费角度看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D];复旦大学;2010年
7 刘子艳;陕西省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8 吴大义;能源消费、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基于二氧化碳减排成本视角实证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张亚静;河北省工业主导产业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10 陈凯;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联关系的实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经济-资源系统协调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7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87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