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国粤盐入桂与广西经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10:30
本文关键词:清代民国粤盐入桂与广西经济研究
【摘要】:盐业在中国历史上历来是关乎“国计民生”之重要行业。古人有云:“天下之赋,盐利其半,宫围服御、军饷、百官俸禄皆仰给焉”①。或云:“国家正赋之外,充军国之用,惟盐法、关税、钱法而已”②。盐课与田赋、关税一起被视为历代封建王朝的财赋之源,是比例仅次于田赋的一项重要财政收入。然而,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之中,食盐的价值并非仅仅凸显在财政上。作为日常生活所必需的一种资源,控制食盐往往可以控制对手,进而在政治和军事上占据有利的地位。透过传统的盐业产销体系,可以清楚地理解国家政策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因此,盐业史为我们研究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是军事提供有效地帮助。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两广地区的开发进程。清代初期,随着食盐专卖制度的建立,两广地区的盐政得以统一;食盐作为一种商品,在国家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导向下进行区域性地流通,从而为两广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此同时,由于盐业发展所具备的广泛性和开放性,使得广西经济的某些领域与之产生了必然的联系,并出现了相应的变迁。其中,广西的地方财政、商业和私盐问题是受到粤盐入桂影响最为明显的三个领域。因此,本文通过研究粤盐入桂与广西的地方财政、商业和私盐问题之间的联系,进而探讨清代民国时期两广盐业与区域社会经济变迁的内在联系。基于上述认识,文章以粤盐入桂与广西经济为切入点,结合清代民国时期广西商品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的历史背景,选取与盐业存在直接关系的地方财政、商业和私盐问题为研究主线,借助历史学、统计学、人类学、市场营销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理论知识,力图全面深入地反映清代民国时期粤盐入桂在发展变化中为广西经济所带来的各种变迁,从而揭示和勾勒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为当前的民族区域自治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全文总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回溯粤盐入桂的发展历程,包括宋代的起源、明代的初步确立、以及清代民国时期粤盐入桂的全面发展和扩大。第二部分研究粤盐入桂与广西地方财政之间的关系;首先,说明这种关系是通过官方的盐税收入实现的;然后从清代和民国两个时期入手,分别论述盐税管理机构、盐税税率、税项、各税项收入情况以及总体支出流向的发展演变情况,并对盐税收入在广西地方财政中的重要地位作出评价。第三部分关注粤盐入桂对广西商业的影响;清代民国时期,广西本是一个素不产盐的内陆省份,粤盐入桂以后,便为广西各地提供了充足的盐源供给,直接促进了当地盐业的兴起和发展;粤商受到盐利的吸引,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到广西经营盐业,其足迹遍布八桂各地;广西境内少数民族自古以农业为主,不事商贾,随着粤盐入桂规模地扩大,部分少数民族开始逐渐参与到盐业的经营中来,其落后的商业观念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在粤盐入桂的发展过程中,广西的食盐贸易却出现了一种不正常商业现象——不等价交换,该现象以不同的表现方式,在对广西造成消极影响的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第四部分论述粤盐入桂与广西私盐之间的联系;随着官盐贸易的发展,私盐也逐渐活跃起来。通过结合史料记载进行的量化分析,可以大致推测出清代民国时期广西私盐发展变化的相关情况;根据广西所特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可以分析出私盐产生的原因以及参与贩私的社会成员类型,最终从辩证的角度总结出私盐对广西经济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第五部分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粤盐入桂对现实广西经济发展的启示。第六部分为结论部分,通过全文的论述,清代民国时期的粤盐入桂确实对广西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积极的影响,也包括消极的影响,因此,借鉴粤盐入桂的发展经验为现实经济的发展服务,才是历史研究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清代民国 粤盐入桂 广西 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9;K25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1
- 绪论11-16
- 一、选题缘由及其意义11-12
- (一) 选题缘由11
- (二) 选题意义11-12
- 二、研究现状12-15
- 三、研究方法15
- 四、创新之处15-16
- (一) 学术观点创新15
- (二) 研究方法创新15
- (三) 资料创新15-16
- 第一章 粤盐入桂的发展历程16-30
- 一、清代之前粤盐入桂的回溯16-18
- (一) 宋代16-17
- (二) 明代17-18
- 二、清代民国时期的粤盐入桂18-29
- (一) 清代的粤盐入桂19-25
- (二) 民国时期的粤盐入桂25-29
- 三、小结29-30
- 第二章 清代民国粤盐入桂与广西地方财政30-71
- 一、粤盐入桂与清代的广西盐税30-55
- (一) 清代广西盐税管理机构的演变30-32
- (二) 清代广西的盐税收入32-46
- (三) 清代广西的盐税支出46-55
- 二、粤盐入桂与民国时期的广西盐税55-71
- (一) 民国广西盐税管理机构的发展55-59
- (二) 民国时期广西盐税的税率59-62
- (三) 民国时期广西盐税的收入情况62-71
- 第三章 清代民国粤盐入桂与广西商业71-87
- 一、粤盐入桂与桂境各地的盐业71-74
- (一) 梧州盐业71-72
- (二) 桂林盐业72
- (三) 玉林盐业72-73
- (四) 广西其他地区的盐业73-74
- 二、粤盐入桂与粤商入桂74-76
- (一) 粤商在桂东部的经营74-75
- (二) 粤商在桂西部的经营75
- (三) 粤商在广西其他地区的经营75-76
- 三、粤盐入桂与广西少数民族的商业观念76-78
- (一) 商业观念淡薄的制约因素76-78
- (二) 粤盐入桂与商业观念的转变78
- 四、粤盐入桂与食盐的不等价交换78-86
- (一) 食盐不等价交换方式分析82-83
- (二) 食盐不等价交换的影响83-86
- 五、小结86-87
- 第四章 清代民国粤盐入桂与广西私盐问题87-119
- 一、清代民国广西私盐量化分析87-100
- (一) 量化分析相关数据的确定88-93
- (二) 清代民国广西私盐估算与分析93-98
- (三) 量化分析的结论98-100
- 二、广西私盐产生的原因100-107
- (一) 自然环境原因100-102
- (二) 社会环境原因102-107
- 三、从事私盐贩运的社会成员107-114
- (一) 官员贩私、纵私108-109
- (二) 盐商贩私109-110
- (三) 军人贩私110
- (四) 贫民贩私110-111
- (五) 船户贩私111-113
- (六) 盐枭贩私113-114
- 四、私盐对广西的影响114-117
- (一) 私盐泛滥影响官盐的正常运销,削减地方财政收入114-115
- (二) 私盐败坏官场风气,扰乱社会秩序115-116
- (三) 私盐致使广西的食盐制度产生了一定的调整和变化116-117
- (四) 私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西官盐的不足,缓解了食盐缺乏的状况117
- 五、小结117-119
- 第五章 清代民国粤盐入桂对现实广西经济的启示119-125
- 一、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区域性合作119-120
- 二、理性引进外部资源,提升经济发展的速度120-121
- 三、充分发挥政府力量,注重发展民间力量121-123
- 四、积极、谨慎地应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123-125
- 第六章 结论125-126
- 参考文献126-13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132-133
- 后记133-1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用强;;古代广西的城池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吕立忠;罗天;曹e,
本文编号:9003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900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