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包银榆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9-25 22:36
本文关键词:呼包银榆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呼包银榆经济区 现代产业体系 灰色关联分析法
【摘要】:现代产业体系是指三次产业比重协调,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并且具备一定现代元素的产业体系。在国家把呼包银榆经济区作为西部大开发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形势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抓住发展机遇的必然要求。 本文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将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将呼包银榆经济区实际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现代产业体系、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发展的研究成果。其次,将比较劳动生产率、显性比较指数作为研究对象,对经济区三次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经济区第二产业占据主导优势,在全国具有一定比较优势,产业内部重型化程度严重;第一、第三产业发展程度低并且内部发展不平衡。接着,运用区位商和灰色关联分析法找出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确定主导产业。区位商结果显示,经济区第一产业的比较优势逐年降低,第二产业比较优势上升,第三产业处于波动状态;灰色关联分析法显示,第二产业关联度最大。然后,选取三次产业中的具体行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确定主导产业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得出第一产业中的农牧业,第二产业中的煤炭、化工、冶金、电力、设备制造等行业,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为主导产业,并且提出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思路。 最后,针对经济区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工业同质化现象严重资源依赖度高、第三产业发展落后等问题提出了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壮大先进工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政府职能发挥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呼包银榆经济区 现代产业体系 灰色关联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3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9-10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10-13
- 1.2.1 研究方法10-11
- 1.2.2 研究内容11-12
- 1.2.3 研究框架12-13
- 2 研究现状13-20
- 2.1 现代产业体系国内外研究综述13-15
- 2.1.1 国外现代产业体系研究综述13-14
- 2.1.2 国内现代产业体系研究综述14-15
-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内外研究综述15-18
- 2.2.1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国外研究综述15-16
- 2.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国内研究综述16-18
- 2.3 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的文献综述18-19
- 2.3.1 呼包银榆经济区形成研究18
- 2.3.2 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研究综述18-19
- 2.4 小结19-20
- 3 现代产业体系概述20-22
- 3.1 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20
- 3.2 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20-22
- 4 呼包银榆经济区发展现状分析22-31
- 4.1 呼包银榆经济区概况22-23
- 4.2 呼包银榆经济区产业体系的演进23-26
- 4.3 呼包银榆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26-31
- 4.3.1 第一产业现状26-27
- 4.3.2 第二产业现状27-29
- 4.3.3 第三产业现状29-31
- 5 呼包银榆经济区现代产业体系构建31-49
- 5.1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方法选择31-32
- 5.1.1 指标选择基准31
- 5.1.2 方法选择31-32
- 5.2 区位商分析32-34
- 5.2.1 区位商基本含义32
- 5.2.2 经济区三次产业区位商32-34
- 5.3 灰色关联分析法34-36
- 5.3.1 灰色关联分析法原理34
- 5.3.2 灰色关联分析法数学模型34-36
- 5.4 各产业灰色关联度分析36-45
- 5.4.1 三大产业产值与生产总值灰色关联度分析36-38
- 5.4.2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灰色关联分析38-39
- 5.4.3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灰色关联分析39-44
- 5.4.4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灰色关联分析44-45
- 5.5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思路45-47
- 5.6 经济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7-49
- 5.6.1 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产业化程度低47
- 5.6.2 工业同质化问题严重,资源依赖程度高47-48
- 5.6.3 现代服务业发展程度低48-49
- 6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政策建议49-54
- 6.1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49-50
- 6.2 发展壮大先进工业50-51
- 6.3 发展现代服务业51-52
- 6.4 发挥政府职能52-54
- 结论54-55
- 参考文献55-59
- 附录 A 求差序列处理结果59-60
- 附录 B 灰色关联系数表60-61
- 在学研究成果61-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海峰;;创新设计与构建河南现代产业体系[J];创新科技;2010年04期
2 张丽;;建立吉林省现代产业体系初探[J];经济视角;2010年06期
3 边柳;辛晓十;;依靠科技创新构建河南现代产业体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3期
4 盛见;;构建河南省现代产业体系的思路与政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5 刘钊;;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6 朱国芬;李俊奎;;“两化融合”视界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J];江苏科技信息;2011年05期
7 杨云霞;;论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及基本特征[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8 侯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动力机制及优化策略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04期
9 孙s
本文编号:919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919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