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败影响下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腐败影响下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融开放 腐败 经济增长效应 动态面板模型 系统广义矩估计
【摘要】:全面推进金融改革和反腐倡廉建设是当前我国正大力推进和对我国经济发展必将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举措。四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全面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将充当“试验场”和“桥头堡”的作用,自贸区金融改革所获得的各项“制度”层面的支持表明我国以更大的改革促进更深层次开放的决心。资本项目开放是深层次金融开放的重要表现,也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更是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步骤,但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存在不同甚至相反意见,该领域比较一致的研究结论表明,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和路径依赖,即一国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依其宏观经济政策、法律生态环境和金融市场成熟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性,尤其是当面临腐败这一潜在却影响巨大的因素时,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更加复杂。本文以我国当局目前工作重心--金融改革与廉政文化建设为背景,在分析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时将腐败因素加入思考,理论上丰富、发展了该领域的现有研究,实践上,由于紧密结合当前实际,对如何在考虑腐败因素情况下实现金融改革的正向经济增长效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理论模型,推导社会个体、代表性企业和潜在腐败的政府各方基于自身目标最大化的一般性均衡,分析均衡时的经济增长在不同腐败程度下的差异:2,利用跨国年度数据和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System GMM)技术分析方法,以实证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对实证模型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3,本文以世界上108个国家为样本,采用相关变量的年度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腐败程度国家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腐败程度不同时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效应,本文试图以此为一般性结论,结合我国当前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和政府反腐倡廉运动,对释放金融改革的正向经济增长效应和有效防范金融改革可能引致的风险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开放的效应具有两面性,对于腐败程度较高的样本国家,金融开放对经济增长存在抑制作用(表现为:对于腐败指数值较高的国家,金融开放与腐败指数的交互项回归系数统计显著,符号为负);对于腐败程度较低的样本国家,金融开放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表现为:对于低腐败指数国家,金融开放与腐败指数交互项的回归系数统计显著且符号为正)。换言之,对于腐败程度较高的国家,金融开放能够扩大腐败对经济增长的负面作用;对于低腐败程度的国家,金融开放可以有效降低腐败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金融开放 腐败 经济增长效应 动态面板模型 系统广义矩估计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0.9;F832.6;F12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4
- 1.1 选题背景12-14
- 1.2 研究意义14-15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5-22
- 1.3.1 关于金融开放与资本项目开放15-16
- 1.3.2 关于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的研究16-18
- 1.3.3 关于腐败与经济增长的研究18-20
- 1.3.4 关于我国自贸区金融创新的研究20-21
- 1.3.5 简要评述21-22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2-23
- 1.5 技术路线23-24
- 第2章 金融开放、腐败与经济增长理论综述及我国基本现状24-41
- 2.1 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开放24-25
- 2.1.1 资本账户概念界定24
- 2.1.2 资本项目开放的内涵24-25
- 2.1.3 资本账户开放与金融开放25
- 2.2 资本账户开放的经济效应分析25-29
- 2.2.1 经济产出效应25-27
- 2.2.2 到期转换效应27-28
- 2.2.3 组合投资效应28-29
- 2.2.4 金融深化效应29
- 2.2.5 经济增长效应29
- 2.3 资本账户开放的风险分析29-31
- 2.3.1 资本项目开放影响金融稳定性30
- 2.3.2 “蒙代尔三角”30-31
- 2.3.3 资本项目开放损伤资本配置效率31
- 2.4 我国金融体系的开放进程31-34
- 2.4.1 我国金融体系开放进程31-32
- 2.4.2 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现状32-34
- 2.5 对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展望34-36
- 2.6 腐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36-39
- 2.6.1 腐败的界定36
- 2.6.2 腐败相关理论36-37
- 2.6.3 腐败的正面经济增长效应37-38
- 2.6.4 腐败对经济增长的危害38-39
- 2.7 腐败、金融开放与经济增长39-41
- 第3章 理论模型的构建与推导41-49
- 3.1 模型的提出及基本假设41
- 3.2 理论模型的构建41-46
- 3.2.1 企业部门目标函数及其最大化41-42
- 3.2.2 个体预算约束和行为42-43
- 3.2.3 腐败及其作用机制43-46
- 3.3 腐败影响下金融管制国家与金融开放国家的经济增长46-48
- 3.3.1 实施金融管制国家的经济增长46
- 3.3.2 金融开放国家的经济增长46-48
- 3.4 本章小结48-49
- 第4章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49-64
- 4.1 主要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49-53
- 4.1.1 变量选取说明49-50
- 4.1.2 模型控制变量与工具变量50-51
- 4.1.3 截面个体及变量数据来源51-53
- 4.2 模型的构建53-54
- 4.2.1 估计方法说明53-54
- 4.2.2 模型设定54
- 4.3 变量描述性统计54-55
- 4.4 实证结果分析55-61
- 4.4.1 基准模型及其回归结果55-57
- 4.4.2 混合模型及其回归结果57-58
- 4.4.3 对不同腐败程度国家金融开放的经济增长的考察58-61
- 4.5 模型稳健性检验61-63
- 4.6 本章小结63-64
- 第5章 政策建议64-72
- 5.1 腐败治理仍应加大力度64-67
- 5.2 多渠道消除腐败不利影响67-68
- 5.2.1 依法治国与党的建设相结合67
- 5.2.2 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公众受教育水平67
- 5.2.3 合理进行收入分配,缩小社会收入差矩67-68
- 5.2.4 实现自媒体反腐机制与国家反腐机制的对接68
- 5.3 选择正确的金融开放时机和路径68-71
- 5.3.1 加强自贸区配套金融监管、防止风险扩散69
- 5.3.2 自贸试验区金融开放的风险及其路径依赖69-70
- 5.3.3 完善自贸区金融配套监管70-71
- 5.4 防范腐败与金融开放的交叉联动效应71-72
- 结论72-74
- 致谢74-75
- 参考文献75-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本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综合监管制度创新研究[J];科学发展;2015年01期
2 罗素梅;周光友;;上海自贸区金融开放、资本流动与利率市场化[J];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01期
3 崔萍;;腐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考量——基于2001—2011年省级数据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01期
4 何淑兰;;资本账户自由化的门槛效应:国外研究述评[J];海南金融;2014年08期
5 梁璐;;浅析中国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背景及对策建议[J];对外经贸;2014年07期
6 罗素梅;赵晓菊;;自贸区金融开放下的资金流动风险及防范[J];现代经济探讨;2014年07期
7 吴大器;肖本华;殷林森;;以金融自由化为背景的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创新的思考[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8 闻岳春;程天笑;;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9 赵东;;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创新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童文俊;;自由贸易区洗钱风险与反洗钱对策研究[J];海南金融;201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采宜;;上海自贸区金融自由化之路[N];上海证券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敏;发展中国家金融开放的时机抉择及政策选择[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329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932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