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调发展中的雾霾治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京津冀协调发展中的雾霾治理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雾霾现象频繁出现、日益严重,由其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这给公众的身体健康、工作乃至生活都带来一系列严重危害,公众对雾霾现象的有效治理有着日益高涨的诉求。但是,雾霾治理不单单是环境治理的问题,而是一项繁杂的工程,对雾霾的治理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得当,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恶劣影响。因此,需对协调发展中的雾霾治理问题作深入研究,本文中的协调发展主要为经济的协调发展。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协调发展中雾霾治理的理论分析、京津冀协调发展现状与雾霾状况分析、国外雾霾治理的经验教训与启示以及京津冀协调发展中雾霾治理的对策四大内容。本文以京津冀为研究对象,在全面反映协调发展内涵、以“人”为本、所需遵循原则以及雾霾治理的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京津冀协调发展现状和雾霾状况以及现状出现的历史原因,包括雾霾的产生方面和雾霾的治理方面两个层面的原因,在吸取国内外雾霾治理的经验及启示的同时,以京津冀协调发展中雾霾治理的实现路径为主线提出对策,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发挥政府作用、消除雾霾外部性、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实施、加强汽车尾气污染治理和加速实现各地区均衡发展等。
【关键词】:京津冀 雾霾治理 经济发展 协调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513;F12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5
- 1.3.1 国外对经济与环境的研究11-12
- 1.3.2 国内对经济与环境的研究12-13
- 1.3.3 雾霾治理的研究13-15
- 1.4 研究内容框架、研究方法15-16
- 1.5 创新点16-17
- 第2章 协调发展中雾霾治理的理论分析17-26
- 2.1 协调发展的内涵界定17-18
- 2.1.1 协调的涵义及特性17
- 2.1.2 协调发展的内涵17-18
- 2.1.3 在协调发展中治理雾霾的涵义18
- 2.2 协调发展必须“以人为本”18-20
- 2.2.1 协调发展是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19
- 2.2.2 经济发展与雾霾治理19-20
- 2.3 协调发展所遵循的原则20-21
- 2.3.1 短期求平衡20-21
- 2.3.2 长期追求经济发展21
- 2.4 雾霾治理的经济学分析21-26
- 2.4.1 经济系统中生产、分配、交换及消费的质量守恒定律21-22
- 2.4.2 污染与雾霾产生的经济学原因22-24
- 2.4.3 雾霾治理的成本——收益分析24-26
- 第3章 京津冀协调发展现状与雾霾状况分析26-35
- 3.1 京津冀协调发展现状26-29
- 3.1.1 京津冀经济发展现状26
- 3.1.2 京津冀能源消耗状况26-28
- 3.1.3 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28
- 3.1.4 京津冀的协调机制28-29
- 3.2 京津冀雾霾状况29-30
- 3.3 京津冀协调发展中雾霾状况产生的原因30-35
- 3.3.1 在雾霾的产生方面30-31
- 3.3.2 在雾霾的治理方面31-35
- 第4章 国外雾霾治理经验、教训及启示35-43
- 4.1 英国伦敦从“雾都”到“绿城”35-37
- 4.1.1 英国伦敦烟雾事件35
- 4.1.2 烟雾事件的危害35-36
- 4.1.3 烟雾事件的元凶36
- 4.1.4 英国治理“雾都”36-37
- 4.2 美国洛杉矶摘掉“烟雾城”的帽子37-38
- 4.2.1 洛杉矶烟雾事件37
- 4.2.2 烟雾来源与成因37-38
- 4.2.3 洛杉矶治理雾霾38
- 4.3 日本夺回蓝天的“保卫战”38-40
- 4.3.1 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39
- 4.3.2 原因追查39
- 4.3.3 日本治理雾霾39-40
- 4.4 德国鲁尔区重现蓝天40
- 4.5 启示40-43
- 4.5.1 尽早采取综合治理措施40-41
- 4.5.2 法制化与标准化结合,,加强执法力度41
- 4.5.3 经济手段与行政措施并举41-43
- 第5章 京津冀协调发展中雾霾治理的对策43-49
- 5.1 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43
- 5.2 发挥政府作用43-44
- 5.3 消除雾霾的外部性44-45
- 5.4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45
- 5.5 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实施45-46
- 5.6 加强汽车尾气污染治理46-47
- 5.7 加速实现各地区均衡发展47-49
- 5.7.1 各地区对其侧重点进行发展47-48
- 5.7.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48-49
- 参考文献49-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3-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霞;李国平;张丹;;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及其优化整合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2 陈静静;;雾霾防治法律问题探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年08期
3 冬雪;;洛杉矶治理雾霾的艰难历程[J];百科知识;2013年09期
4 孙忠英;于江;;节能减排变动趋势分析及其实施策略探讨——以镇江市为例[J];能源与环境;2014年01期
5 孙钰;;加强政府环境监管能力——访美国环保协会中国项目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J];环境保护;2008年07期
6 张庸;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J];环境导报;2003年22期
7 薛冰;郭斌;;西部生态环境治理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政府职能转变的视角[J];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12期
8 洪雁;何晓林;;基于帕累托最优的公平性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11期
9 赵春;建立适应农村发展需要的新环境政策体系[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殷兴军;晋冀鲁豫接壤区“经济─环境”系统协调状态研究[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199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张丽琴 辛尧;[N];光明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岳立;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学分析[D];兰州大学;2011年
2 蔡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3 冯华;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冯健;农村环境治理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2 龚丽肖;河北省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证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关敏;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386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938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