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2013年

发布时间:2016-08-17 07:05

  本文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压力脱钩态势评价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2013年

陕西省能源产业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及脱钩评价

吴文洁  张亚南  

【摘要】:能源产业是陕西八大支柱产业之一,但是传统的发展模式致使能源产业成为陕西省最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本文基于一个包括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碳排放系数等变量的碳排放恒等式,运用对数均值迪氏分解(LMDI)法对陕西省能源产业2000-2010年的碳排放进行因素分解,测度各因素对碳排放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Tapio脱钩指数评价陕西能源产业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陕西省能源产业低碳经济发展总体处于弱脱钩的非理想状态,碳排放与产业发展出现了同步增长的趋势,而产业规模和能源强度对陕西能源产业碳排放的影响最大,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增加了碳排放,电力排放系数变化减少了碳排放。研究认为陕西未来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将能源产业的增长速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对煤炭开采及洗选业与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火力发电技术,并引进风电等清洁电力。

【作者单位】:
【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能源产业低碳发展路径选择:耦合、脱钩与创新”(11E117) 2012年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计划项目
【分类号】:F426.2;X322
【正文快照】:

陕西省是我国传统能源大省。截止2010年年底,陕西省的煤炭保有储量位于全国第四位;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位于全国第六位;天然气剩余可采储量位于全国第四位。同时,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西部大开的推动下,能源产业迅速成长为陕西八大支柱产业之一。2011年,陕西省能源产业工业产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兰翠;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查建平;唐方方;傅浩;;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工业经济增长——一个脱钩理论视角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兰翠;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勤;彭希哲;陆志明;于娟;;1980—2007年中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测算与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2期

2 路路;郭秀锐;;电力行业低碳减排对策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S2期

3 孙敬水;;中国碳排放强度驱动因素实证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马晓微;崔晓凌;;北京市终端能源消费及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郑松华;杨媛媛;张吉潇;;区域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6 田立新;封录;;实证分析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影响因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7 吴丹;王亚华;;中国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压力脱钩态势评价与展望[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09期

8 江洪;赵宝福;;辽宁碳排放驱动因素迪氏因式分解[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12期

9 韩岳峰;张龙;申瑛琦;;省域内产业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状态及偏离——以吉林省为例[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邓逸;张圣书;;经济增长与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仿真与脱钩[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永琴;王晓鹤;;浅析北京市低碳经济发展与能源结构转变[A];低碳经济与世界城市建设——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2010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杨芬;;碳排放权交易的会计处理探析[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弛;张良;;成都市低碳城市建设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婧;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郭正权;基于CGE模型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模拟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孙秀梅;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机理与调控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蔡伟光;中国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李涛;节能减排管制下中国低碳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吉宗玉;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必要性和路径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7 盛丽颖;中国碳减排财政政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贺红兵;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倪琳;基于“两型社会”建设的可持续消费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薛黎明;中国能源需求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鸥;我国碳排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赵先超;城市低碳发展与提升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锐;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定价[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李海锋;基于演化博弈的发电企业二氧化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李峂;汽油机缸内直喷(GDI)颗粒物排放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6 杨浏;江苏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7 赵艾凤;重庆发展低碳经济的税收政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8 赵耀昌;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胡淼;我国开征碳税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郜旭东;碳交易市场模式分析与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钟武,毛建素;穿越“环境高山”——论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负荷的上升与下降[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12期

2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3 赵一平;孙启宏;段宁;;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响应关系研究——基于相对“脱钩”与“复钩”理论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6年03期

4 高鹏飞,陈文颖;碳税与碳排放[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10期

5 魏涛远,格罗姆斯洛德;征收碳税对中国经济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08期

6 郑照宁,刘德顺;考虑资本-能源-劳动投入的中国超越对数生产函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年05期

7 郑照宁,刘德顺;中国能源资本替代的不确定性[J];运筹与管理;2004年02期

8 梁大鹏;Claudia Curi;腾超;;基于Divisia分解模型的中国能源密度变化特性及产业路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年06期

9 刘怡君;王丽;牛文元;;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脱钩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1期

10 陆钟武;王鹤鸣;岳强;;脱钩指数:资源消耗、废物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定量表达[J];资源科学;2011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去年全球碳排放市场交易规模增长一倍[J];节能与环保;2009年06期

2 梁朝晖;;上海市碳排放的历史特征与远期趋势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7期

3 魏本勇;方修琦;王媛;杨会民;张迪;;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国际贸易碳排放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碳排放配给制带来的启示[J];节能与环保;2009年11期

5 邴绍倩;;食品“碳排放”标准及应对之策[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20期

6 ;国务院宣布我国到2020年降低碳排放40%~45%[J];纸和造纸;2010年02期

7 张雷;黄园淅;李艳梅;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8 巩帅臣;;湖南省碳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企业家天地;2010年01期

9 温景光;;江苏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02期

10 王琴;曲建升;曾静静;;生存碳排放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研究[J];开发研究;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亮;刘晶茹;;中国八大区域间碳排放转移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王宁;;煤炭行业降低碳排放强度的措施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黄蕊;王铮;刘慧雅;刘晓;翟石艳;马晓哲;;中部六省的碳排放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扬;张晓明;周茂松;曾栋鸿;;城市居住社区交通碳排放特征及交通碳排放评估模型研究——以广州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杜宁睿;向澄;黄经南;刘沛;;家庭出行碳排放特征分析及规划启示——以武汉市为例[A];2012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秦波;田卉;;社区空间形态对居民碳排放的影响[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绿色生态与低碳规划)[C];2013年

7 魏本勇;王媛;;国际贸易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朱永彬;王铮;;中国经济模拟与碳排放预测[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吴国华;侯进生;;碳排放变化效应分解及其对策——基于山东省数据:1995-2010[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张彩平;肖序;;碳排放权初始会计确认问题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维;[N];中国环境报;2008年

2 华士镇 门开阳;[N];江阴日报;2010年

3 道格·斯特鲁克 编译 李慧;[N];中国能源报;2010年

4 记者 罗沙 王洪江;[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崔修佳;[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6 记者 彭德倩;[N];解放日报;2011年

7 朱勤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创新基地;[N];中国人口报;2011年

8 曹学明;[N];中国冶金报;2011年

9 本报驻堪培拉记者 陈小方;[N];光明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闫磊;[N];经济参考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秋贤;基于3E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地域差异及碳排放空间计算研究[D];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2015年

2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汪臻;中国居民消费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4 刘红琴;中国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分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陈志建;中国区域碳排放收敛性及碳经济政策效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李旭;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碳排放机制与低碳发展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7 徐安;我国城市化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杨国锐;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碳排放波动及减碳路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小敏;中国2020年碳排放强度目标的情景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10 邓吉祥;区域能源与碳排放战略决策支持的模型探索与系统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德建;基于情景分析的发电侧碳排放生命周期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刘倩晨;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杨波;能源密集型企业碳排放风险识别、评估与管理[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4 方勇;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江苏大学;2011年

5 李燕;西北省会城市家庭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6 仇善力;我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7 付伟;湖北省碳排放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关珊;我国现代企业的碳排放权会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9 韩茜;北京市人口变动与碳排放关系的定量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10 郭璐;城市家庭通勤碳排放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与水环境压力脱钩态势评价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5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95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90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