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从数量到质量:广东追赶亚洲“四小龙”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20:46

  本文关键词:从数量到质量:广东追赶亚洲“四小龙”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广东 亚洲四小龙 对标管理 追赶理论 发展质量 自主创新


【摘要】:1992年初春,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其中曾赋予广东追赶“亚洲四小龙”的历史使命,广东自此进入了追赶“亚洲四小龙”(简称“追龙”)亦即事实上的“对标管理”过程。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学者发表过有关广东与亚洲“四小龙”经济指标对比分析的研究报告,也有关经济总量以及质量指标简单对比分析,但一直缺乏一个关于广东追赶亚洲“四小龙”——从数量到质量全面探析。本文先将对标管理理论、追赶理论、发展质量、创新理论及其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清晰地述评,旨在为后面广东从数量到质量追赶亚洲“四小龙”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接着以广东对标亚洲“四小龙”,利用相关数据对比测算来进行一个检视,主要通过建立一个追赶模型从以下五个视角来进行数量化测算:从基础看——广东经济对标亚洲“四小龙”可比可行;从总量看——广东经济超越亚洲“四小龙”指日可待;从均量看——广东经济超越亚洲“四小龙”尚需时日;从质量看——广东经济超越亚洲“四小龙”任重道远;从原因看——猜测创新能力不足可能是关键。然后,本文通过三个层面来完整验证前面假设——创新能力不足造成了广东从质量上赶超亚洲“四小龙”任重道远。创新能力直接评价:通过构建一个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数据进行加权主成分分析,将广东与亚洲“四小龙”创新能力进行直接对比评价;创新能力间接评价:从全要素生产率(TFP)角度,利用数据进行回归将广东与亚洲“四小龙”创新能力进行间接对比分析;创新能力评价参考:如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每年定期发布的《国际竞争力报告》、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省域经济竞争力发展报告》以及根据地区著名高等院校数量等排名。最后,通过以上三个层面对比评价分析得出,广东在创新能力上与亚洲“四小龙”还有一段差距,而创新能力是科技水平的增量,决定了一个地区发展质量的高低,从而证明:确实是创新能力不足造成了广东从质量上追赶亚洲“四小龙”任重道远。要确保并加快广东在经济总量、发展均量乃至发展质量上超越亚洲“四小龙”这一进程,我们需首先针对导致两者之间差异的主因——创新能力落差采取对策。我国社会经济目前已逐渐进入新常态,尤其是我们广东,前有“追龙”任务在身,后有江苏、山东的步步紧逼,必须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广东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为广东培育出一个持久的发展动力;全面优化创新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加强广东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重点以企业自主创新为突破口;发挥广东的地缘优势,深化“粤龙”科技服务合作。争取早日全面完成小平同志赋予广东的追“龙”重任。
【关键词】:广东 亚洲四小龙 对标管理 追赶理论 发展质量 自主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127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6
  • 1.1 研究缘起(问题的提出)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12-14
  • 1.4 技术路线14-15
  • 1.5 可能的创新点15-16
  • 2 相关理论与研究述评16-24
  • 2.1 关于对标管理与追赶理论16-20
  • 2.2 关于经济增长或者发展质量20
  • 2.3 关于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与比较20-22
  • 2.4 关于广东赶超亚洲 四小龙‖22-23
  • 2.5 总结23-24
  • 3 广东追赶亚洲“四小龙”进程检视24-30
  • 3.1 从基础看:广东经济对标亚洲 四小龙‖可比可行24-25
  • 3.2 从总量看:广东经济超越亚洲 四小龙‖指日可待25-26
  • 3.3 从均量看:广东经济超越亚洲 四小龙‖尚需时日26-28
  • 3.4 从质量看:广东经济超越亚洲 四小龙‖任重道远28
  • 3.5 从原因看:创新能力不足可能是关键28-30
  • 4 粤“龙”创新能力比较30-45
  • 4.1 创新能力直接评价30-39
  • 4.2 创新能力间接评价39-42
  • 4.3 创新能力评价参考42-45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45-51
  • 5.1 结论45-46
  • 5.2 政策建议46-51
  • 6 结语及研究展望51-53
  • 6.1 结语51
  • 6.2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51-53
  • 参考文献53-59
  • 注释59-6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60-61
  • 致谢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以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的发展观[J];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2 刘伟;;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经济增长质量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3 周松兰;罗瑞;;广东与亚洲“四小龙”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2年05期

4 唐彩虹;;创新型城市研究的特征分析及若干启示——基于2005-2009年CNKI期刊数据库的统计分析[J];广东科技;2010年15期

5 李永友;;基于江苏个案的经济发展质量实证研究——兼与浙江、上海的比较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6期

6 赵丽玲;孙达;徐海涛;王秋菊;;大庆采油三厂北二十联合站能效对标工作实施方案[J];石油石化节能;2012年04期

7 暴奉贤;韩兆洲;;广东赶上“四小龙”的根本问题及对策措施[J];广东经济;1993年01期

8 张爱琴;陈红;;产学研知识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评价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刘海霞;;广东与亚洲“四小龙”社会经济发展比较[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7年05期

10 郭熙保;肖利平;;技术转移、自主创新与技术追赶方式转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真;中央企业标杆管理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66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966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1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