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价格、结构变动、科技进步与山西省能源效率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能源价格、结构变动、科技进步与山西省能源效率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环境约束 能源效率 超效率DEA-Tobit模型 影响因素
【摘要】:基于2003年~2012年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中部各省份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比较得出了山西省的节能潜力,并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山西省能源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03年~2012年间,山西省环境约束下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U"型变动趋势。其中,能源价格、产业结构、政府影响力对提升山西省能源效率具有正向影响,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对提升山西省能源效率具有负向影响。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
【关键词】: 环境约束 能源效率 超效率DEA-Tobit模型 影响因素
【基金】:“能源富集区煤炭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编号:2014GXQ4D177) “山西省创新型城市培育及评价指标体系”子课题(编号:w20151020) “山西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编号:w20141021)
【分类号】:F764.1;F121.3;F426.2
【正文快照】: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气候变化和能源消费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复杂问题,也是人类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跨越的鸿沟。其中煤炭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受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影响,我国能源消耗过大,已经造成严重的环境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2 杨红亮;史丹;;能效研究方法和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的比较[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03期
3 袁鹏;程施;;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文献综述[J];科学经济社会;2010年04期
4 王雄;岳意定;刘贯春;;基于SFA模型的科技环境对中部地区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05期
5 张三峰;吉敏;;市场化能改善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吗——基于2000~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6 李春发;谭洪玲;王澜颖;孙婷婷;;天津市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4期
7 武盈盈;李燕;;山东省工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超;胡雪洋;贺灿飞;朱江玲;王少鹏;方精云;;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王卓理;宋帮英;;基于DEA的煤炭效率测算及随机性趋同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3 傅春;巫锡金;;中部地区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与案例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0期
4 王海宁;陈媛媛;;产业集聚效应与工业能源效率研究——基于中国25个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5 谢里;曹清峰;隋杨;;公共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省际数据的经验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4期
6 胡宗义;刘亦文;;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省际分异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年05期
7 ;The Convergence Analysis on the Economic Growth and Energy Intensity Gap between Regional Sectors[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年03期
8 李治;李国平;;城市能源效率分布特征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6期
9 李治;李国平;;中国城市能源变化趋势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02期
10 张伟;吴文元;;基于LMDI的长三角都市圈工业能源强度变动的因素分解——对长三角都市圈1996~2008年工业部门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2 李国璋;江金荣;周彩云;;基于DEA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3 董锋;谭清美;周德群;李晓晖;;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和对外开放程度对中国能源消费量的影响[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周全;葛察忠;;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能效、污染强度排放数据分析[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2年
5 孙广生;向涛;黄yN;杨先明;;效率提高、产出增长与能源消耗——基于工业行业的比较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6 陈岩贽;温勇;王炜;;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节能潜力及其途径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一章)[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建;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缓冲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田徵;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秦湘灵;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与环境效益分析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郭正权;基于CGE模型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模拟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余翔;公共支出、金融发展与环境绩效[D];重庆大学;2010年
7 宋辉;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市场特征与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高大伟;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董锋;中国能源效率及能耗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吴开尧;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能源核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佳;无锡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徐键辉;粮食生产的能源消耗及其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胡燕平;辽宁省能源消耗及CO_2排放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5 宋文飞;我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空间收敛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6 侯步蟾;基于环境学习曲线的我国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悦彩;交通运输节能问题的初步探讨[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田文军;中国能源效率区域差异及收剑性的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昆;我国沿海地区电能利用效率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李白昱;基于Malmquist指数分析的中国省际能源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上)[J];节能与环保;2003年08期
2 吴巧生;成金华;;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3 李世祥;成金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非参数前沿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4 周勇;李廉水;;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与效率因素贡献——基于AWD的实证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5 董利;;我国能源效率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6 王群伟;周德群;;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变动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8年07期
7 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8 齐志新;陈文颖;吴宗鑫;;工业轻重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2期
9 张少军;李东方;;生产非一体化与能源利用效率——来自中国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10 袁晓玲;张宝山;杨万平;;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国际能源论坛聚焦“能源效率”[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Leander Bergmann;Thomas Wutke;;追求能源效率是材料研发的动力[J];工程塑料应用;2009年05期
3 杜以会;;韩国与欧盟国家的能源效率管理(二)[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0年03期
4 冉启英;申建良;;新疆能源效率特征及其改进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2013年07期
5 ;台湾将成立能源效率服务中心[J];中国经济快讯;2000年07期
6 徐寿波,王俊峰;提高我国能源效率的政策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0年01期
7 李上鹤;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中提高能源效率的探讨[J];广西电业;2002年07期
8 徐志强;中国能源效率与节能[J];经贸导刊;2002年04期
9 朱成章;;能源效率及其计算[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年03期
10 戴林;;节能的有效途径:提高能源效率[J];环境经济;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中国物理能源效率[A];2005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分析报告[C];2005年
2 叶甜;张宏武;;中国各省区能源效率比较及变化因素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3 荣斌;乔敏;;能源效率对节能降耗影响的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4 李国璋;江金荣;周彩云;;基于DEA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新春;;中国浮法玻璃行业能源效率初步调查报告[A];2007中国浮法玻璃及玻璃新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舒;;能源效率标准的市场准入发展趋势分析[A];市场践行标准化——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C];2014年
8 庞淑娟;邵燕敏;汪寿阳;;基于Bootstrap-DEA方法的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娅;;中国能源效率、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焕斌;南非将出台能源效率战略[N];科技日报;2004年
2 王英斌;英国公布能源效率战略[N];中国能源报;2012年
3 记者陈特安;加颁发能源效率奖[N];人民日报;2003年
4 记者 黄勇;“亚洲工业能源效率指南”发布[N];中国环境报;2006年
5 楚新 编译;德国企业每年提高能源效率3%[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刘凌林;提高能源效率需三管齐下[N];中国企业报;2006年
7 罗佐县;提升能源效率的政策性思考[N];中国石化报;2006年
8 崔茉邋周晓倩;提高能源效率 发展清洁能源[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罗伯特·艾尔斯 本杰明·瓦尔;提升能源效率就是为经济引擎加油[N];中国商报;2009年
10 孟华;发达国家将提高能源效率纳入战略决策值得借鉴[N];中国信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金荣;软投入制约下的中国能源效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2 魏楚;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徐国泉;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高大伟;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董锋;中国能源效率及能耗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张清华;中国区域工业能源效率时空效应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8 汪克亮;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朱文超;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能源效率及经济结构调整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李激扬;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能源效率的测算与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奇斌(Zhu Delon);工业节能:食品、饮料和牛奶行业中新业务评估方法[D];清华大学;2014年
2 巩芯仪;环境约束下的陕西省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3 高秀革;河北省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D];河北大学;2015年
4 谢秀梅;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与区域比较[D];暨南大学;2015年
5 刘昌林;FDI对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6 徐佳妮;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偏向性及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7 文雪;西部地区工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5年
8 胡晓彬;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王珊珊;我国能源效率指标及提升对策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10 韩聪;基于天津市的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716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971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