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制下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互动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环境规制下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互动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碳强度 能源强度 环境规制 联立方程 倒逼机制
【摘要】:众所周知,现阶段,中国包括雾霾在内的环境问题受到国内外舆论的的极大压力。能源的大量消耗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为此,各国政府纷纷出台节能减排措施,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能够倒逼企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达到降低碳强度的目的。研究能源强度对碳强度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倒逼能源强度降低的效果,对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已有文献中关于碳强度和能源强度各自的影响因素,然后加入环境规制这一新变量,着重分析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环境规制下的碳强度以及城市化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横向比较所分三个区域各种因素影响的大小,考察产生不同影响背后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政府环境规制的确可以倒逼能源强度降低,高能耗和中能耗区“倒逼”机制的效果相当,然而竟然都没有低能耗区降能效果显著,说明受就业、经济发展等因素限制,高、中能耗区的环境规制作用被削弱,所以,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能耗越高的区域,政府环境规制对能源强度的直接影响越显著。政府环境规制对碳强度的影响大小从高能耗区到低能耗区依次降低,政府对能耗越高区域的环境治理投入越多,环境规制产生的减排效果也更明显。技术进步有利于降低能源强度,其效果从高能耗区到低能耗区依次下降。扩大对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高能耗和中能耗区的碳强度。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对能源强度有增强作用,对碳强度有降低作用。能源强度与碳强度在三个区域均为正相关关系,印证了能源强度的降低有助于碳强度下降的理论。由于我国新型城市化过程中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的发展,所以在高能耗区和低能耗区,城市化推进有利于降低能源强度。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文章最后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碳强度 能源强度 环境规制 联立方程 倒逼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X24;F124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7
- 1.1 研究背景8-13
- 1.1.1 中国能源供给和需求现状9-11
- 1.1.2 气候环境日益恶化11-13
- 1.2 研究意义13-14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14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14-15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15-17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17-24
- 2.1 碳强度国外文献综述17
- 2.2 碳强度国内文献综述17-20
- 2.2.1 迪氏和拉式指数分解法17-19
- 2.2.2 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19
- 2.2.3 投入产出法及其他方法19-20
- 2.3 能源强度国外文献综述20-21
- 2.4 能源强度国内文献综述21-22
- 2.4.1 产业结构21
- 2.4.2 城市化21-22
- 2.4.3 技术进步22
- 2.5 环境规制22-23
- 2.6 文献研究评述23-24
-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24-27
- 3.1 能源强度变化引起碳强度变化的机制24
- 3.2 环境规制下碳强度变化引起能源强度变化的机制24-27
- 3.2.1 倒逼机制原理24-25
- 3.2.2 中国环保倒逼机制的现状25-27
- 4 变量选择与实证检验27-40
- 4.1 变量选择及数据说明27-30
- 4.1.1 碳强度影响因素27-28
- 4.1.2 能源强度影响因素28
- 4.1.3 政府对环境的规制28-29
- 4.1.4 变量选择29-30
- 4.2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划分30-31
- 4.3 模型设定31-33
- 4.3.1 联立方程模型介绍31-32
- 4.3.2 联立方程模型的识别32
- 4.3.3 联立方程模型的估计32-33
- 4.4 模型检验及估计结果33-40
- 4.4.1 描述性统计分析34-35
- 4.4.2 联立方程回归结果及分析35-40
- 5 结论及政策建议40-43
- 5.1 研究结论40-41
- 5.2 政策建议41-42
- 5.2.1 加强环境规制力度41
- 5.2.2 有区别地限制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发展41
- 5.2.3 引导企业技术创新41-42
- 5.2.4 加强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42
- 5.2.5 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化水平42
- 5.3 研究展望42-43
- 致谢43-45
- 参考文献45-49
- 附录49
- A. 攻读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的论文49
- B.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树;陈刚;;环保产业对能源强度及其地区差异的影响——一项基于回归的分解[J];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03期
2 孙庆刚;郭菊娥;师博;;中国省域间能源强度空间溢出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11期
3 张瑞;丁日佳;;中国能源强度变动因素分析[J];中国矿业;2007年02期
4 毛雁冰;薛文骏;;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就业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9期
5 苗壮;周鹏;周德群;李向民;;“十一五”省级能源强度约束指标效率分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05期
6 张贤;周勇;;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能源强度的空间效应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7 韩亚芬;陈建永;李琦;;安徽省能源强度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5期
8 赵爱文;李东;;中国碳强度与能源强度实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年01期
9 王晓岭;武春友;赵奥;;中国城市化与能源强度关系的交互动态响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05期
10 成艳;聂锐;张炎治;;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多层分解分析[J];中国矿业;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庞丽;王铮;;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宏伟;;积极探索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确保完成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下降目标[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林伯强;能源强度与碳强度关系辨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2 记者 李禾;更高的能源强度下降目标将使节能环保双赢[N];科技日报;2011年
3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 杨富强;我国能源强度并未进行二次爬坡[N];中国石化报;2011年
4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蔡华杰;降低能源强度+控制消费总量=节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海霞;中国“十二五”节能减碳应坚持高目标(上)[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6 林伯强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十二五”能源强度、碳强度指标并不低[N];南方周末;2011年
7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林伯强;“十二五”规划的碳强度约束指标分配[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8 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主任教授 何建坤;中国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目标?[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海霞;中国“十二五”节能减碳应坚持高目标(下)[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10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能源与气候项目高级研究员 威廉·钱德瑞 编译 林永锋;正确看待中国今后十年的承诺[N];中国能源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炎治;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机理及情景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国涓;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成因及效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邵兴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下的能源强度及能源回弹效应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4 侯建朝;中国能源与经济之间关系的模型及实证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5 黄芳;中国能源消费碳强度影响因素及减排路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雪娇;我国各省能源强度差异因素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2 薛冬宜;经济发展对能源强度和环境质量的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全球214个国家应用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3 李洋;环境规制下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互动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4 吴栋;信息化对能源强度变动影响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阳;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6 彭青;湖北省能源强度变化因素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张泊远;青海省能源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瑜鑫;中国省域能源强度趋同的空间计量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9 李江;中国能源强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9年
10 许华;江苏省能源强度变动特征及成因分析[D];江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79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979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