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转型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驱动力及摩擦力
本文关键词:体制转型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驱动力及摩擦力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结构变迁 反事实实验 劳动生产率 国有部门规模 体制转型
【摘要】:本文以1978~2012年间我国双重转型为背景,研究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国有部门规模及劳动力流动成本对我国经济结构变迁的影响。通过对所建立的三部门模型进行一系列的反事实实验得到以下结论:在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中,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影响劳动力再分配的力度最大,它对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力份额变化的解释程度分别为34.7%、24.7%和6.9%;其次,国有部门的规模缩小对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劳动力份额变化的解释程度分别为10.7%、19.2%和14.9%;劳动力流动摩擦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我国经济结构变迁的进程,但力度并不大。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结构变迁 反事实实验 劳动生产率 国有部门规模 体制转型
【分类号】:F121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1978~2012年间,我国经历着双重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体制转型和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转型。一方面,在这期间,我国国有部门的规模迅速下降,而非国有部门的规模迅速上升,这一变革是否助推了我国的发展转型?如果是,那么在多大程度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体标;;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7年04期
2 陈体标;;技术增长率的部门差异和经济增长率的“驼峰形”变化[J];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3 雷小兰;李志俊;;多国经验的内生增长要素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研究[J];求索;2013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炜;王娟;;高增长背景下的产业结构升级迟滞研究——经验证据与体制解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6期
2 王娟;;公共投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年10期
3 陈体标;;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J];俄罗斯研究;2012年05期
4 刘刊;白世贞;;我国经济结构支持系统的SD模型及系统仿真[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5 杨绍波;;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中的障碍突破与经济增长[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6 王宇;干春晖;汪伟;;产业结构演进的需求动因分析——基于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J];财经研究;2013年10期
7 邓柏盛;;大国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990~2010年中国和美国的比较分析[J];大国经济研究;2013年00期
8 王展祥;魏琳;;结构优化过程中合意发展速度的识别与辨析:历程与评价[J];当代财经;2013年12期
9 黄凯南;;结构变迁与经济演化增长[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孔炯炯;;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体标;;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4期(总第26期)[C];2007年
2 陈晓红;王傅强;;中小企业发展、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WANG Zhan-xiang;WEI Lin;;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Desirable Development Pace during Structural Optimizing Process:Course and Evaluation[A];Journal of Contemporary Finance and Economics(English Version 2014)[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正;人力资本积累、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丁重;政府干预与中国创造性破坏缺乏: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王福岭;中国货币政策结构效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德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6 谢琦;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结构分析[D];西北大学;2009年
7 解栋栋;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与要素再配置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张唯实;软投入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9 肖翔;中国工业化中的政府作用研究(1949~2010)[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10 刘刊;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2 苗涛田;三亚市供水管网系统分析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3 程勇;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谭媛;天心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郭璇;基于PVAR模型的我国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6 邓云红;我国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D];云南财经大学;2013年
7 陈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统计分析[D];兰州商学院;2014年
8 樊耀;山西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9 卓文君;我国劳动力流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年
10 胡美娣;我国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晓光;龚六堂;;经济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年02期
2 陈体标;;经济结构变化和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7年04期
3 龚六堂,谢丹阳;我国省份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边际生产率的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4 陈鑫;;我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差异研究[J];求索;2012年03期
5 罗述权;郑震;;科学优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结构的模型与实证[J];求索;2013年03期
6 韩廷春;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荻;张俊森;赵耀辉;;中国城镇就业所有制结构的演变:1988—2000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S1期
2 许小年;;国有部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是拾遗补缺[J];商界(评论);2012年07期
3 胡湘;论资源在国有部门的过度配置[J];管理现代化;1998年06期
4 柴振荣;法国国有部门就业法案[J];管理科学文摘;1999年01期
5 赵延东;;国有部门应如何留住人才[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39期
6 薛欣欣;;转型时期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研究[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年04期
7 薛欣欣;;从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看中国劳动力市场化改革成效[J];劳动经济评论;2009年00期
8 托马斯·鲍威尔 ,高新军;国有部门内部和外部的经济改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8年02期
9 张世伟;徐永巍;;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的变动[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5期
10 沈尤佳;张旭;;中国国有部门改革的营利性与社会性[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荻;张俊森;赵耀辉;;中国城镇就业所有制结构的演变:1988-2000年[A];经济学(季刊)第4卷增刊(总第18期)[C];2005年
2 张森根;;古巴酝酿市场化结构变革[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17届年会暨“纪念拉美独立2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投资公司宏观分析师 寇志伟;下半年去杠杆化应着力国有部门[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2 ;人力资本竞争日趋激烈 薪酬制度改革势在必行[N];中国信息报;2002年
3 樊纲;渐进改革与经济的“体制结构”[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4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陈新明;俄罗斯国有经济的规模与效益(下)[N];中俄经贸时报;2008年
5 王元京;民营与国有如何互补[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康怡;国有部门民营化改革越早越好[N];经济观察报;2012年
7 ;突破融资误区 创造公平规则[N];发展导报;2001年
8 张曙光;思路要正 举措要实[N];上海证券报;2005年
9 樊纲;结构改变与国有部门改革条件的变化[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10 金参;商业环境考验中国成本优势[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薛欣欣;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本文编号:991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zhongguojingjilunwen/99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