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串联式混联机构的力学分析及动力学仿真

发布时间:2017-10-10 14:08

  本文关键词:串联式混联机构的力学分析及动力学仿真


  更多相关文章: 自动倾斜器 等效自由度 位置分析 动影响系数 动力学仿真 力学分析


【摘要】:串联式混联机构是一种针对直升机自动倾斜器上球铰轴承疲劳试验机提出的新型机构,它是直升机自动倾斜器上球铰轴承疲劳试验机的一种理论模型。因此针对内外环串联式混联机构混联机构展开研究,是设计开发新型球铰轴承疲劳试验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根据直升机旋翼系统自动倾斜器机构建立了串联式混联机构的等效模型。依据这一机构模型,使用等效自由度的方法分析了机构的自由度,对机构进行了位置正反解分析和论证。运用运动影响系数理论求解了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并用微分法进行验证,获得了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曲线。其次针对机构所需的不同位姿进行动力学仿真分析,获得了在不同位姿下的液压助力器长度变化曲线和受力曲线、变距拉杆的长度变化曲线和受力曲线、球铰轴承的受力变化曲线和内环上平台的速度和加速度曲线等动力学特征。最后,通过SolidWorks建模软件对自动倾斜器进行建模,并在ANSYS中生成动平台模态中性文件,进而将刚性动平台替换为柔性动平台,在ADAMS中进行自动倾斜器动力学仿真分析,得到动平台运动时危险部位。在上述基础上,将自动倾斜器球铰轴承和旋翼轴替换为柔性体进行动力学仿真,将仿真得到的球铰轴承受力变化曲线与理论计算得到的受力曲线进行对比,验证理论计计算的正确性。
【关键词】:自动倾斜器 等效自由度 位置分析 动影响系数 动力学仿真 力学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燕山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1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直升机旋翼系统研究现状10
  • 1.3 混联机构的分析进展10-13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3-15
  • 第2章 构建串联式混联机构及自由度分析15-26
  • 2.1 串联式混联机构的运行原理及三维模型等效法15-17
  • 2.1.1 自动倾斜器的运行原理15
  • 2.1.2 自动倾斜器的结构特征与等效三维模型15-17
  • 2.2 基于SolidWorks软件的串联式混联机构三维模型建立17-19
  • 2.2.1 串联式混联机构模型建立17-18
  • 2.2.2 串联式混联机构装配体实体模型的建立18-19
  • 2.3 混联机构的自由度分析19-25
  • 2.3.1 RRS支链约束分析20
  • 2.3.2 SPS支链约束分析20-21
  • 2.3.3 PS支链约束分析21-22
  • 2.3.4 RPS支链约束分析22-23
  • 2.3.5 SRS支链约束分析23-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串联式混联机构的位置分析26-35
  • 3.1 概述26
  • 3.2 串联式混联机构位置反解分析26-28
  • 3.3 串联式混联机构位置正解分析28-34
  • 3.4 本章小结34-35
  • 第4章 串联式混联机构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35-44
  • 4.1 概述35-37
  • 4.1.1 运动影响系数的概念35-37
  • 4.2 外环并联机构一阶运动影响系数和速度分析37-39
  • 4.3 外环并联机构二阶运动影响系数和加速度分析39-41
  • 4.4 机构影响系数矩阵验证41-43
  • 4.5 本章小结43-44
  • 第5章 基于ANSYS和ADAMS的串联式混联机构柔性动平台动力学仿真分析44-52
  • 5.1 引言44
  • 5.2 ADAMS柔性基本理论及串联式混联机构柔性化44-46
  • 5.3 串联式混联机构刚柔混合建模46-47
  • 5.4 引入柔性动平台后的串联式混联机构仿真47-50
  • 5.5 本章小结50-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顺明,黄鼎友;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性能模拟的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3年06期

2 郝利君,徐波,吴广通,何洪文;串联式混合电动公交车动力系统仿真研究[J];车用发动机;2004年05期

3 郑胜敏;吴森;;串联式混合动力在城市公交运行中的优势[J];城市车辆;2007年11期

4 金学文;;串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特点及控制策略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3年02期

5 唐益仁,吴森,曹正策;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能源设备的分类及控制算法的研究[J];能源技术;2005年04期

6 赵国柱,杨正林;串联式混合动力城市汽车控制策略的技术现状与发展[J];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2005年05期

7 王平;孙骏;;串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设计与仿真[J];城市车辆;2007年11期

8 陈子兴;;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结构技术分析[J];内江科技;2009年12期

9 王平;孙骏;;串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设计与仿真[J];商用汽车;2007年07期

10 张志;吴艳苹;刘旭东;段建民;;串联式混合动力车恒流发电控制方法的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平;孙骏;;串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的设计与仿真[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旭东;张彦琴;吴艳苹;段建民;;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混合比的研究[A];2007年APC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段建民;王钰;;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8学术年会第二届智能检测控制技术及仪表装置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孙坚;;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环卫汽车产品建议[A];第九届河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侯怀水;沈柏均;毕研文;隋星卫;张洪泉;时庆;马秀峰;李守先;;冰箱串联式冻存术在细胞和组织保存中的应用[A];山东省第五届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熊华胜;卢兰光;;串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APU控制策略研究[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丁辉 通讯员 周鑫海;“串联式”服务 “并联式”解难[N];嘉兴日报;2013年

2 张旭;北京实行并联审批行政服务方便申请人[N];中国社会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乐;串联混合动力汽车建模与能源管理系统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志文;串联式重度混合动力装载机传动方案与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晓玲;串联式磨盘螺杆挤出机相似放大理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2 饶延安;串联式混联机构的力学分析及动力学仿真[D];燕山大学;2015年

3 于浩;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辅助动力单元及其控制系统仿真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4 王平;串联式混合动力公交车的总体设计与仿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5 丁华杰;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仿真及动力总成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赵世科;串联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经济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张志超;串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参数匹配及性能仿真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8 杜志远;串联式混合动力大客车能量管理策略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2年

9 叶开志;串联式混合动力大客车动力匹配及控制策略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高燕;串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参数匹配与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067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0067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7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