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含间隙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参数匹配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4 13:44

  本文选题:振动 切入点:间隙 出处:《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单参数分岔,而研究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其与系统参数的关联关系及参数的合理匹配规律,急需提出新的计算方法。在研究胞映射算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多参数协同仿真的新方法,即把系统参数平面离散化为参数胞空间,研究多参数影响下非线性系统动力学的复杂特性,揭示周期运动的多样性、相关性、相互作用及其呈现的竞争规律,确定各类周期运动的参数域。本文基于多参数协同仿真方法研究了含间隙、刚性(弹性)约束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其与参数的关联关系,揭示周期冲击振动在参数空间内的多样性及其演化特征,为系统参数的合理匹配提供了依据。首先,运用多参数协同仿真方法,分析了一类两自由度含间隙刚性碰撞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其与系统参数的关联关系。发现了低频激励条件下相邻基本周期冲击运动相互转迁的不可逆性,揭示了此类转迁不可逆性导致的一系列奇异点和两类过渡转迁区域(舌形域和迟滞带)。揭示了完整颤碰-粘滞振动的产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间隙工况下,随力频率ω的持续递减,p/1基本周期冲击运动序列的Grazing分岔接连发生,碰撞次数p也相应地逐次增加。碰撞次数p足够大时,系统呈现非完整颤碰振动。当力频率减小至Sliding分岔边界时,非完整颤碰振动转迁为具有粘滞特性的完整颤碰-粘滞振动。随力频率ω或间隙δ的递减,p/1振动发生Real-grazing和Bare-grazing分岔,其分别位于奇异点的两侧。随力频率ω或间隙δ的递增,(p+1)/1振动发生倍化分岔和鞍结分岔,其分别位于奇异点的两侧。这四条分岔边界交替地横截于一系列奇异点,其结果产生了舌形域和迟滞带两类转迁区域。由数值计算结果可知,由(p+1)/1周期运动的Period doubling分岔边界PD(p+1)/1和p/1周期运动的Bare-grazing分岔边界G_(p/1)~b所围成的舌形域内存在(2p+1)/2,(3p+1)/3,(4p+1)/4,…,(np+1)/n,…(p≥0,n≥2)等一系列复杂且有规律的亚谐冲击振动和混沌。而在与0/1和1/1周期运动对应的特殊舌形域内,系统存在1/n亚谐周期运动和Period-adding周期运动序列。在p/1周期运动的Real-grazing分岔边界Gp/1和(p+1)/1周期运动的Saddle-node分岔边界SN(p+1)/1所围成的迟滞带内,p/1和(p+1)/1振动因初值不同能够共存于其内。p/1和(p+1)/1运动间的相互转迁只有在奇异点处才是可逆的。其次,把A处的刚性约束改为刚度为K0的弹性约束,以此两自由度含间隙弹性约束碰撞系统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弹性约束和刚性约束对碰撞系统动力学特性影响的差异。当弹性约束刚度分布比μk0足够大时,含弹性约束与含刚性约束的碰撞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类似。对相应的预压碰撞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即把A处的刚性(弹性)约束改为初始预压量为B的碰撞系统,因碰撞系统中预压量B的存在,使得此类碰撞系统的周期运动及其参数域在负间隙方向上延伸。最后,把多参数协同仿真方法应用到复杂的工程实际中,通过建立含间隙弹性碰撞的轮轨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轨道车辆轮轨弹性碰撞的周期运动及其参数域,着重分析了动力学特性及其与结构参数的关联关系。得出了轮对蛇行运动的失稳速度随轮对悬挂装置刚度等主要结构参数的变化关系。研究结果为优化轮对系统动力学特性和提高蛇行运动的临界速度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轨道车辆、车-桥耦合、车辆-轨道耦合等含间隙碰撞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参数匹配研究提供依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1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冠炜,康胜,蔡永辉,尧辉明;一类含间隙机械振动系统的概周期运动与混沌(英文)[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张艳龙;一类三自由度冲击振动系统的周期运动和分岔[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李景正;惯性振动落砂机周期运动的稳定性[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4 张安兵;褚衍东;韩振辉;张文琦;;一类对称碰振系统的周期运动和分岔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徐慧东;谢建华;;单自由度含间隙分段线性系统周期运动的倍化分岔[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吕小红;朱喜锋;;一类冲击钻进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J];振动与冲击;2011年06期

7 郑惠萍,陈予恕,梁建术;滑动轴承不平衡弹性转子系统周期运动的稳定性[J];天津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张勇;;电动力绳索系统的周期解求解及其稳定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1年05期

9 何学军;张琪昌;赵德敏;;索结构风雨振的周期运动及混沌运动动力学[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3期

10 舒仲周;;有碰撞存在的多体振动系统的周期运动和稳定条件[J];振动工程学报;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泽辉;;振动颗粒床中的倍周期运动与对流[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刘长利;郑建荣;吴清;;裂纹转子轴承系统的周期运动稳定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秦志英;;非光滑系统动力学分析及周期运动的非光滑分岔[A];第六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陈树辉;沈建和;;分岔计算的新方法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5 文桂林;徐慧东;;碰撞振动系统拟周期运动的反控制[A];第三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刘爽;李玉仙;贺敏佳;李延树;巩蕊;刘彬;;一类非线性相对转动系统周期运动的稳定性控制[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7 刘新华;金俐;;一类两自由度非线性碰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文桂林;;分岔反控制理论与碰撞振动系统拟周期运动的反控制[A];第四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王姣;刘才山;;Bouncing Dimer的周期运动及其稳定性[A];第七届全国多体系统动力学暨第二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刘新华;金俐;;一类两自由度非线性碰振系统的动力学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喜锋;含间隙机械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参数匹配规律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年

2 孙敏;高维非线性动力系统周期解的研究及工程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3 赵广慧;非线性杆中的孤波与复杂动力行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4 于洪洁;多自由度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数值分析及混沌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徐慧东;非光滑动力系统周期解的分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汉卿;单双跨电磁轴承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2 荆亚芳;空气阻力对完全非弹性蹦球倍周期运动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勾戬;再生型切削颤振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朱辰钟;多自由度参数振动系统实验建模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冯景;水平轴风力发电机旋转叶片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6 陈玉明;一类干摩擦系统的周期解及粘滑分岔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7 冯长先;齿轮系统动力学及参数合理匹配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8 甄亚欣;高维非线性动力系统的降维方法与分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李军;非线性动力学稳定性的参数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陈威;弹性转子—轴承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及控制[D];江苏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11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611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4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