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状态熵的制造系统结构脆弱性评估方法
本文选题:制造系统 + 脆弱性 ; 参考:《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7年10期
【摘要】:针对制造系统结构脆弱性难以量化评估的难题,在分析系统结构脆弱性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马尔科夫过程和信息熵原理的制造系统结构脆弱性量化评估方法。通过分析制造单元的各种工作状态,建立了状态转移方程;定义了制造单元临界脆弱性状态,利用信息熵原理计算制造单元的脆弱性,测度其脆弱性程度;通过分析缓冲区的状态,定义了缓冲区脆弱性,分析了缓冲区状态及容量对系统结构脆弱性的影响;通过简化系统状态,定义系统脆弱性的临界状态,基于单元脆弱性和信息熵原理对系统结构脆弱性进行量化评估。利用制造单元的结构脆弱性,判断不同的制造单元在面对风险时潜在威胁性的大小,为系统安全运行和监控提供借鉴。通过混流制造系统结构脆弱性的具体评价表明该方法在量化评估系统脆弱性时具有较好的效果。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of manufacturing system, a quantitative method of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manufacturing system based on Markov process and information entropy principle is proposed. By analyzing the working states of manufacturing cells, the state transfer equ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ritical vulnerability states of manufacturing cells are defined, and the vulnerability of manufacturing cells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principle of information entropy, and the vulnerability degree of manufacturing cells is measured. By analyzing the state of buffer, the vulnerability of buffer is defined, the influence of buffer state and capacity on system structure vulnerability is analyzed, and the critical state of system vulnerability is defined by simplifying system stat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unit vulnerability and information entropy, the system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is evaluated quantitatively. Based on the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of manufacturing cells, the potential threat of different manufacturing units in the face of risks is judged,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safe operation and monitoring of systems. Through the concrete evaluation of the structural vulnerability of the mixed flow manufacturing system, it is shown that this method is effective in quantify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F00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JJ7050)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3C306) 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4A046)~~
【分类号】:TH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柳剑;张根保;李冬英;李岳;钱宝明;;基于脆性理论的多状态制造系统可靠性分析[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4年01期
2 高贵兵;岳文辉;张道兵;张红波;;基于马尔可夫过程的混流装配线缓冲区容量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3年1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彭其渊;冯丽萍;文超;张馨竹;;高铁列车运行控制信息传递流程结构脆性分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2 张翔翔;汤岳斌;孙孟园;;基于失效建模和分解重构的工控系统可靠性评估[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年01期
3 冯丽萍;彭其渊;文超;;基于CPN状态空间分析的复杂系统脆性度量[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7年11期
4 高贵兵;岳文辉;张人龙;;基于状态熵的制造系统结构脆弱性评估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7年10期
5 李爱平;李聪;张燕红;刘雪梅;徐立云;;一类装配支线缓冲区配置的两阶段求解方法研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6年05期
6 周森鑫;韩江洪;张耀辉;李超;;通信网络系统可信性测度模型[J];电信科学;2016年01期
7 曹振新;鄂世举;焦卫东;周武;;基于马尔科夫链的混流装配线缓冲区配置优化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修琳;鲁建厦;柴国钟;汤洪涛;蒋玲玲;;基于混合遗传算法的混流混合车间协同调度问题[J];中国机械工程;2012年08期
2 熊福力;严洪森;;基于跳跃辅助工作策略的混流装配线排产优化[J];自动化学报;2012年02期
3 段建国;李爱平;谢楠;徐立云;;可重构制造系统多态可靠性建模与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17期
4 秦永涛;赵丽萍;要义勇;;基于脆性理论的复杂加工过程质量动态性能分析[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年10期
5 张良安;梅江平;黄田;;基于遗传算法的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缓冲区容量分配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11期
6 张君一;谢里阳;李兵;刘晓霞;;基于Petri网的非串行制造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7 刘军;刘杰;王胜强;冯瑞成;;具有不可靠缓冲区的混杂生产线系统性能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9年02期
8 宋士刚;李爱平;徐立云;;可重组制造系统缓冲区容量的优化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年10期
9 张君一;谢里阳;王正;;基于ESPN的制造系统多任务可靠性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7期
10 苏春;;基于GSPN模型的系统动态可靠性仿真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尊凤;基于一体化的设计制造系统[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史s,
本文编号:1780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1780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