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有效接触面积刚性连接的结合部建模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4 09:36

  本文选题:结合部 + 刚性连接 ; 参考:《振动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摘要】:为了解决结合部仿真建模的问题,依据赫兹接触理论和G-W模型推导出连接零件结合部的有效接触面积计算公式,对结合部的有效接触面积内有限元单元节点刚性连接的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某印制板夹具为例,按照所提方法得到了结合部的有效接触面积,运用Patran软件中MPC命令建立了螺钉连接件有效接触面积的有限元单元节点刚性连接的模型。通过比较印制板夹具实测模态和计算模态的非平动前四阶模态频率及计算模态保证判据(MAC)值,表明所建有限元模型是合理的、符合实际的,从而证明了有效接触面积刚性连接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可以为其他产品的结合部仿真建模提供参考和借鉴。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joint simulation modeling, the effective contact area calculation formula of joint part is derived according to Hertz contact theory and G-W model. The modeling method of the rigid connection of finite element nodes in the effective contact area of the joint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aking a PCB fixture as an example, the effective contact area of the joint i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proposed method. The finite element rigid connection model of the effective contact area of screw joint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MPC command of Patran software. By comparing the measured mode and the calculated mode of the PCB fixture with the non-translational first-order modal frequency and the calculated modal assurance criterion (MAC), it is shown that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is reasonable and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t is proved that the effective contact area rigid connection modeling method is correct and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for the simulation modeling of other products.
【作者单位】: 浙江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省机电产品可靠性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结构力学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480) 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10R50005)
【分类号】:TH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田红亮;刘芙蓉;方子帆;赵春华;朱大林;钟先友;;引入各向同性虚拟材料的固定结合部模型[J];振动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2 李玲;蔡力钢;郭铁能;赵永胜;蔡安江;;机械结合部动态刚度辨识与实验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3 王书亭;李杰;刘涛;毛宽民;;机械固定结合面刚度特性建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4 蔡力钢;李玲;郭铁能;刘志峰;赵永胜;;基于不完备频响函数辨识结合部等效参数的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5 郭铁能;李玲;蔡力钢;刘志峰;赵永胜;杨坤;;基于频响函数辨识机械结合部动态参数的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05期

6 蔡力钢;李玲;郭铁能;刘志峰;赵永胜;;基于力状态映射法辨识非线性结合部动态参数[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7期

7 苏铁熊,杨世文,崔志琴,李小雷,张保成,张翼;复杂结构结合部动力学仿真模型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8 向锦武,周传荣,袁向东;一种用实验模态数据识别结构系统支承刚度的新方法[J];振动工程学报;199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奇志;环境振动试验若干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世荣;张学良;温淑花;王余松;;基于各向同性虚拟材料的固定结合面修正模型[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2 李奇志;陈国平;陈文华;潘骏;段福斌;;有效接触面积刚性连接的结合部建模方法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7年03期

3 廖涛;李彦斌;吴邵庆;费庆国;董萼良;滕堪;;噪声激励下典型复合材料铆接结构的声固耦合分析[J];固体火箭技术;2017年02期

4 蒋国庆;李家文;唐国金;;基于矢量图的力状态映射法辨识参数误差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6年24期

5 于志民;徐燕铭;张仕海;;基于TEHD计算模型的船用推力轴承振动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年09期

6 田红亮;余媛;张屹;陈甜敏;郑金华;;切向加载、卸载和振荡强耦合下机床螺栓结合部之摩擦能量耗散机制[J];振动与冲击;2016年15期

7 刘杰;李兵;韩罗峰;权双璐;何安琦;;一种用于多自由度非线性间隙值识别的改进恢复力曲线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6年14期

8 张袁元;周祥;胡长征;卫帅华;;基于数值仿真的小型电动振动台辅助支撑的设计与性能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年06期

9 李祺;马跃;黄田;;一种并联动力头静柔度精确预估方法与灵敏度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6年11期

10 邱国生;杨云祥;赵河;姬坤;;柴油发动机缸体面铣生产率降低原因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红亮;朱大林;秦红玲;;固定接触界面法向静弹性刚度的改进弹簧分形模型[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2 李玲;蔡力钢;郭铁能;赵永胜;蔡安江;;机械结合部动态刚度辨识与实验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2年05期

3 方兵;张雷;赵继;曲兴田;;轴承结合部动态参数识别与等效分析模型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4 魏龙;刘其和;张鹏高;;基于分形理论的滑动摩擦表面接触力学模型[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17期

5 田红亮;朱大林;秦红玲;;中国大地坐标系地球旋转椭球子午线弧长的严密精确解[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6 田红亮;朱大林;秦红玲;;地球旋转椭球等面积纬度函数与等量纬度的相互近似变换[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7 田红亮;赵春华;朱大林;秦红玲;;弹塑性三维各向异性分形表面的接触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8 蔡力钢;李玲;郭铁能;刘志峰;赵永胜;;基于不完备频响函数辨识结合部等效参数的研究[J];振动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9 郭铁能;李玲;蔡力钢;刘志峰;赵永胜;杨坤;;基于频响函数辨识机械结合部动态参数的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1年05期

10 方子帆;吴建华;何孔德;张屹;陈少平;杜道佳;;索结构碰撞动力学模型及应用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明珠;结构振动疲劳寿命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610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0610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4e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