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低速柴油机螺栓热处理工艺的探索与疲劳行为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29 01:19
【摘要】:低速柴油机螺栓的疲劳强度直接关系到低速机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开展相关螺栓用材和螺栓结构的疲劳强度分析和优化研究对低速柴油机总体疲劳强度设计、性能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题开展的研究工作,一方面通过试验分析获得螺栓材料与典型零件的组织与常规力学性能,为进行螺栓疲劳强度分析、优化和寿命预测提供所需要的基本性能参数;另一方面,从螺栓出厂的热处理工艺入手,探究出最佳的调质工艺(包括淬火温度、回火温度以及回火保温时间等),以获得最佳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另外,对现有低速机螺栓用42CrMo钢进行疲劳试验,探究不同应力水平对高强螺栓疲劳寿命的影响并对疲劳断裂机理进行分析。首先对来样螺栓进行理化检验,来样螺栓直径为42mm的M42型,该螺栓以及配套螺母的化学成分分别为0.40%C-0.27%Si-0.60%Mn-0.98%Cr-0.19%Mo、0.36%C-0.26%Si-0.56%Mn-0.94%Cr-0.17%Mo。通过金相试验、SEM观察、XRD探测等实验探究其微观组织。M42高强螺栓从表层到心部均为回火索氏体为主的组织,从1/4处开始出现少量的贝氏体组织,钢中夹杂物成分有Al_2O_3/MgO和SiO_2/Al_2O_3等。硬度试验结果表明M42试样由外到内硬度分布宽度逐渐变大,但平均硬度变化不大,平均硬度为333(±16)HV;小样拉伸试验结果表明M42取样后的平均屈服强度为964MPa,抗拉强度为1062MPa,延伸率为15.6%,与出厂值相比,屈服强度高约100MPa,抗拉强度相当,延伸率略高。大螺栓的整体拉伸试验结果显示:M42螺栓整体拉伸曲线无屈服平台,为连续屈服。M42屈服强度为989MPa,抗拉强度1083MPa,均匀延伸率4.3%。M42高强螺栓的屈强比为0.91。根据三种淬火温度与四种回火工艺交叉组合成十二种不同的调质工艺,通过金相试验、SEM扫描探究在不同的调质工艺下M42高强螺栓的显微组织,通过硬度试验、常温下的夏比冲击试验、拉伸试验,分别得到硬度数据、冲击韧度以及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等力学性能数据,并对冲击断口进行宏观观察与微观分析,结合数据确定材料最佳强度与塑性相结合的综合机械性能。根据试验结果,在淬火温度为900℃回火温度为600℃的调质工艺下,42CrMo高强钢的综合机械性能达到最优,硬度为325.2HV,屈服强度为956MPa,抗拉强度为1060MPa,延伸率为15.8%,冲击功为69J。选取M42高强螺栓制成疲劳试样进行疲劳试验,通过探究两种应力水平与应力幅值下高强螺栓的疲劳寿命变化与S-N曲线。可以得出结论:疲劳强度随着平均应力的增大,呈现下降趋势,80%屈服强度平均应力水平下,其疲劳强度(应力幅值)为450MPa,85%屈服强度水平下疲劳强度为350MPa。通过对疲劳断口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随着应力水平增大,断口疲劳源面积逐渐增大,且达到一定的疲劳寿命,终断区会出现疲劳条带。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对高强螺栓受力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是进行仿真分析时螺栓的最大应力应变位置是螺栓与螺母啮合的第一扣螺纹处。疲劳分析的结果也表明在循环载荷作用后,经过一定次数的循环后,发生断裂的部位也是螺栓与螺母啮合的第一扣螺纹处。
【图文】:

螺栓,实物,断口,螺纹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加工过程中产生尺寸偏差、形状不规整而造成偏心栓头部与杆部连接的圆角处[65]。体收到轴向拉伸载荷作用时,螺栓各扣螺纹受力并的螺纹受力是最大的,往下各扣螺纹受力则依次减束较小,因此容易产生变形导致的根部应力松弛。并不发生在名义上受力最大的第一阶螺纹,而是发某处或应力状态较紧的第二阶螺纹底部[66]。

模拟图,高强螺栓,有限元仿真,模拟图


在作业完成之后,进行最后的结果显示,在其中进行相关的数据查看;(11)草图 Sketch本文利用 ABAQUS 软件计算螺栓在轴向载荷下的结果,这个结果是进行疲劳有所需要的。应用专业的疲劳软件 Fe-safe 进行高强螺栓的疲劳寿命分析,第一步进数设置,将 ABAQUS软件计算的结果导入 FE-SAFE,其中将最后螺栓最后承受的(工作载荷)进行导入并将最后一步载荷进行循环,定义最高循环次数为 107次[79-81-safe 中疲劳寿命的设置的方法多种,既可以应用软件中本身携带的材料库,大多见材料均可在材料库中找到其疲劳寿命曲线,也可以用户根据自己实际测得的 线来进行定义。这里使用螺栓材料 42CrMoA 在疲劳试验中的结果。设置螺栓螺母机体的材料,设置材料属性后选择疲劳准则为 Morrow 准则[82]。因为螺栓在实际中受到为轴向力并且均为拉应力,所以疲劳性质属于拉-拉疲劳。螺栓是船用低速使用的螺栓,所以频率较低不用考虑频率的影响,在有限元结果下对工作载荷进环。定义加载的载荷为 0-F1 的一个加载循环软件中输入加载系数计算后的结果在元软件中直接打开,,如图 1.2所示[83];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G156;TH1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夏燕;万舟;李进;唐高峰;;ANSYS Workbench软件中两种螺栓连接仿真方法的研究[J];机械制造;2017年06期

2 朱正德;;汽车制造业螺栓连接的装配质量控制[J];重型汽车;2010年04期

3 王恒涛;;拧紧螺栓的学问[J];内燃机;1987年02期

4 黎寿呈;;用揉好的磨料陶土去除零件内部毛刺[J];机械制造;1989年09期

5 张惟毅;;改进管模合口连接方法的设想[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1989年03期

6 崔兆彦;徐明;陈忠范;王飞;;重组竹钢夹板螺栓连接承载力试验研究[J];工程力学;2019年01期

7 郭程;邵旭东;申鼎宇;;桥面结构中螺栓连接带的弯拉受力性能研究[J];公路工程;2018年01期

8 刘通;许希武;林智育;;复合材料厚板单钉螺栓连接强度研究[J];机械强度;2017年02期

9 沈诣;洪荣晶;高学海;陈捷;王华;;大型结构的螺栓连接有限元简化方法与验证[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2年08期

10 卢萍;王宁;陶俊林;刘信恩;;基于声发射技术对螺栓连接结构微动磨损影响因素的研究[J];摩擦学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亚宁;张建宇;;预紧力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强度的影响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6年

2 刘中珩;;高强度摩擦螺栓连接实验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三)--金属结构[C];1984年

3 万强;肖世富;张方举;何鹏;;螺栓连接结构冲击实验不确定性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忠富;张方举;;螺栓连接结构的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龚愉;赵丽滨;;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强度的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尹益辉;余绍蓉;;轴向载荷下螺栓连接结构变形和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7 陈驹;陈勇军;倪勇;;孔距对螺栓连接的影响分析[A];中国钢结构协会锅炉钢结构分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任利杰;郭小华;李晓东;;锚固螺栓检测技术探讨[A];《工业建筑》2018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8年

9 张超;张建宇;赵丽滨;;温度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强度影响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二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6年

10 姜东;史勤丰;吴邵庆;费庆国;;基于薄层单元的螺栓连接结构不确定性参数识别方法[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记者 何椿 通讯员 赵毅;飞机螺栓为什么在超高冲击力下也不松动[N];大飞机报;2018年

2 姚兵兵;如何正确适用等同原则[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奔奔;基于多尺度粗糙接触力学的无垫圈螺栓连接密封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2 段元欣;CFRP螺栓干涉连接结构预紧行为及静强度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长喜;复合材料层合板螺栓连接挤压性能表征分析及夹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4 何联格;柴油机关键件螺栓连接组合结构非线性力学特性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5 周银华;非线性本构在复合材料多钉螺栓连接结构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16年

6 李欣;内燃机特征载荷作用下紧固面微动疲劳损伤机理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孙德林;螺栓连接结构能耗机理及预示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李贤;端板螺栓连接钢—混凝土组合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9 郭历伦;含螺栓连接复杂结构的冲击响应与破坏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5年

10 刘建华;轴向激励下螺栓连接结构的松动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健;低速柴油机螺栓热处理工艺的探索与疲劳行为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2 磨承杰;基于玻纤映射的螺栓连接损伤分析及承载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3 于香宇;螺栓连接平板稳态热滑移及非连续转子动力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4 刘礼;钢框架新型全螺栓连接节点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8年

5 吴婧婧;温度和湿度对复合材料螺栓连接强度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6 梅俊杰;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的数值分析与强度预测[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7 王传华;螺栓连接结构松脱特性分析与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8 李海科;基于降阶模型的螺栓连接结构模型修正[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9 张yN;复合材料单剪螺栓连接的二次弯曲效应[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10 姚烨;复合材料螺栓连接渐进失效分析与强度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05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605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0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