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纳米羟基硅酸镁与ZDDP的协同减磨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6 11:42
【摘要】:摩擦学是研究相对运动表面间的摩擦、磨损和润滑的科学技术。减轻摩擦,降低磨损一直是一个永恒而重要的研究课题。从19世纪50年代起,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就作为润滑油的主要抗磨剂使用至今,然而它会降低汽车尾气催化剂的寿命,释放含磷、硫等有害物质,因此找到一种新型、“绿色”润滑油抗磨剂来代替或部分代替ZDDP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人工合成纳米羟基硅酸镁(MSH)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层状结构,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本文将研究人工合成MSH与ZDDP的协同摩擦学性能。首先利用高温高压水热合成法,设置反应温度200℃、转速450r/min、反应时间12h,制得羟基硅酸镁纳米粉体,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荧光衍射(XRD)对其形貌,结构等进行表征。其次,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MSH纳米粉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通过静置沉淀法研究了不同分散剂条件下,纳米粉体在基础油PAO10中的分散性能;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摩擦学试验,筛选出使MSH具有最优分散性能及摩擦学性能的分散剂类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分散剂添加量、纳米粉体添加量对MSH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和不同载荷、转速条件下纳米粉体的摩擦学性能。最后,对传统抗磨添加剂ZDDP进行摩擦学性能测试,并在特定工况下与MSH纳米粉体添加剂的减摩抗磨效果进行对比。并且将ZDDP与MSH纳米粉体进行复配,对其在PAO10基础油中的协同摩擦学性能进行试验,分别探讨了复配过程中ZDDP添加量以及分散剂添加量对其协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借助SEM、X射线能谱仪(EDS)等手段对磨损表面进行形貌及元素分析,初步探究其抗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分散剂对MSH纳米粉体在PAO10中的分散性能及摩擦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散剂对纳米粉体表面进行改性,可以显著改善其分散性能,并且在摩擦过程中,显著提高摩擦稳定性,降低磨损;随着分散剂添加量的增多,MSH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应磨斑直径值先减小后增大;MSH纳米粉体添加量的改变对磨斑大小没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其在高速高载、高速低载、中速高载的工况下具有较优的抗磨效果;与ZDDP相比,纳米粉体及Span80在基础油PAO10中的摩擦系数较小且稳定性提高,磨损量降低;ZDDP与MSH纳米粉体具有优异的复配减磨抗磨性能,磨损表面相对更加平整、光滑,并且生成了一层含有Fe、C、O、Mg、Si、P、S、Zn等元素的减摩抗磨膜。
【图文】:

曲线,摩擦磨损试验机,钢球


轴向载荷的范围在40N-10KN,载荷的加载可以实现无级可调;液压式逡逑手动加载;主轴转速范围200-2000rpm;试验机并带有加温装置,以此达到试验需逡逑要的温度?,摩擦力测量范围1-300N;试验钢球精度G10级。四球试验机如下图2-2逡逑所示。逦逦逡逑逦逡逑一圉逡逑..玉1邋gw邋\逦?邋mtm邋(MM逡逑|邋a逦?逡逑图2-2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逡逑Fig.2-2邋The邋four邋ball邋tester邋machine逡逑该四球试验机下面油槽装置中可以固定三个钢球,上面一个钢球固定并通过逡逑旋转与下面三个钢球接触,因此是点接触的形式,摩擦形式为滑动摩擦。通过左逡逑侧的控制面板,可以设置实验所要求的转速、载荷、温度、试验时间等各项参数,逡逑试验进行中可以实时获得相关的摩擦力、摩擦系数曲线。此外常用的功能还包括逡逑测量润滑油添加剂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烧结负荷PD值、综合磨损ZMZ值等,逡逑以此评定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逡逑高温高压反应釜:主要用于羟基硅酸镁水热合成时的反应装置。上半部分为逡逑反应装置,主要由外罩和内罩两部分组成,外罩是不锈钢结构,内罩是聚四氟乙逡逑14逡逑

干燥箱,电热,高温高压,外界


釜内部的温度可以显示在控制界面上。反应釜的电机部分带动外磁体旋转,外磁逡逑体过磁力线耦合反应,带动内罩内的磁力棒以一定速率转动,实现反应物之间充逡逑分接触反应。高温高压反应釜如下图2-3所示。逡逑l邋i邋mSm邋;;;-逡逑图2-3高温高压反应爸逡逑Fig.2-3邋High邋temperature邋and邋high邋pressure邋reactor逡逑电热鼓风千燥箱:电热鼓风式干燥箱是非封闭式干燥箱,内部与外界有端口逡逑相通,自带排风系统,可以设置工作温度并平衡调温,,最高工作温度300°C。主要逡逑用于对水热反应得到的羟基硅酸镁粉体进行干燥。逡逑电子天平:精确称量式电子天平,称量之前首先要确保仪器清零,否则称量逡逑会出现不准确。主要通过电子天平来称量基础油、纳米粉体,确保按一定的比例逡逑进行添加。逡逑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器内部有磁力装置,搅拌时在烧杯中加入磁力棒,磁逡逑力棒的旋转使粉体分散。磁力搅拌器一般具有磁力搅拌和加热的功能。逡逑超声波分散仪:主要用于对实验之前GCrl5不锈钢球进行超声,去除表面的逡逑油溃和杂质。逡逑光学显微镜:对磨损试验后的钢球进行测量,可以得到磨斑直径大小。逡逑高速振动球磨机:主要用来对研磨后的粉体进一步粉碎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624.81;TH11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承龙;贾永忠;高峰;孙进贺;景燕;;硅酸镁锂的人工合成及有机改性研究进展[J];盐湖研究;2010年01期

2 夏承龙;景燕;贾永忠;孙进贺;;硅酸镁锂的有机改性及物化性质研究[J];无机盐工业;2010年04期

3 陈淑英;六硅酸镁的合成工艺研究[J];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2000年05期

4 汪多福;清洗锅炉中硅酸盐水垢新探[J];劳动保护;1989年06期

5 柴湘君;徐庆涛;高俊杰;任谦;彭银仙;;废油精制用脱色吸附剂聚硅酸镁制备和测试[J];广州化工;2013年08期

6 梁泽建;蒲彪;彭训亮;陈力;;活性硅酸镁对柑桔汁中柠檬苦素吸附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7年09期

7 梁泽建;蒲彪;彭训亮;陈力;;活性硅酸镁对柑桔汁中柠檬苦素吸附的研究[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7年03期

8 刘登云,贺晨光;硅酸镁胶体溶液用于碱氧一浴工艺的实践[J];印染;1990年04期

9 刘瑞麟;孟军辉;柳成荫;王永曦;王亚芳;;硅酸镁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34期

10 安晓;;羟基硅酸镁润滑材料的行车试验研究[J];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1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史佩京;于鹤龙;许一;徐滨士;;羟基硅酸镁润滑材料的摩擦修复性能及其装备应用效果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吴钊英;李享德;鲁敬雄;魏杰;刘昌胜;;有序介孔硅酸镁生物活性材料的制备[A];2011年第十一届上海地区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进展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3 贾援;张婷婷;王宝民;;改善硅酸镁水泥流动性的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成立大会第一届固废处理与生态环境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4 高飞;许一;徐滨士;张保森;;纳米羟基硅酸镁的原位表面修饰和二次表面修饰[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10年

5 范芳丽;丁华杰;白静;吴晓蕾;雷富安;秦芝;;硅酸镁空心球对铀的吸附[A];第九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新型保温绝热材料硅酸镁纤维保温毯隆重上市[A];《电站信息》2013年第06期[C];2013年

7 史佩京;于鹤龙;许一;徐滨士;;含羟基硅酸镁粉体润滑剂改善机床齿轮疲劳磨损性能研究[A];2009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曹昌燕;魏芳;曲晋;宋卫国;;磁性硅酸镁纳米管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学术年会暨工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王贤龙;;高温高压下含铁铝杂质硅酸镁物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A];第十八届中国高压科学学术会议缩编文集[C];2016年

10 史佩京;许一;于鹤龙;徐滨士;;微纳米羟基硅酸镁润滑材料对45~#钢/GCr15轴承钢接触疲劳磨损性能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二届表面工程青年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闻哲;鲁阳公司成功研发硅酸镁纤维毯[N];中国船舶报;2009年

2 周辛立;优质环保硅酸镁纤维毯在鲁阳公司研发成功[N];中国冶金报;2009年

3 ;纳米矿物材料“胶性硅酸镁锂”问世[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4 周辛立;硅酸镁纤维毯在鲁阳公司研发成功[N];中国石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人瑶;多孔硅酸镁高效吸附材料的构筑及其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2 陈文超;硅镁吸附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3 朱培怡;含镁多孔性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涛;纳米羟基硅酸镁与ZDDP的协同减磨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2 邸婧;微细结构硅系吸附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3 张晶晶;微纳米分级有序介孔硅酸镁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年

4 郑淑敏;纳米羟基硅酸镁的合成及在润滑领域的应用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5年

5 高洁;硅酸镁锂的有机改性及机理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厉鹏;纤维素—硅酸镁锂复合结构与性质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6年

7 杜延男;利用粉煤灰替代硅灰制备水化硅酸镁水泥[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8 高亚军;合成纳米羟基硅酸镁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曾明杰;羟基硅酸镁的人工合成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10 黄峗;聚乙烯醇/合成硅酸镁锂纳米复合水凝胶膜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41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641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d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