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内昆线160T救援铁路起重机整车吊复可视化仿真

发布时间:2020-05-05 10:36
【摘要】: 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运输安全是铁路运输工作的重中之重,保证铁路行车安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铁路行车事故救援则是该系统工程的一个子系统,在铁路运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铁路救援起重机是用于铁路事故救援工作中吊复作业,是保障国民经济大动脉畅通无阻的重要设备。它在处理行车事故、起复颠覆车辆、消除线路障碍、缩短行车中断时间的铁路救援作业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60T伸缩臂式铁路救援起重机是国内标准轨距铁路使用的最大吨位铁路起重机。该机首次在国内全液压式铁路起重机上采用双柴油机的传动形式,可靠性更强,尤其有利于救援工作。同时具有设计合理、作用可靠、动作灵活、经济技术指标先进、辅助时间短、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特点。 文中以160T伸缩臂式铁路救援起重机的PROE建模、装配、仿真及软件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为基础,对160T伸缩臂式铁路救援起重机的在铁路救援中整车吊复进行可视化仿真,文中的建模结构设计软件采用ProeWildfire 4.0,每个吊车部件均按照《NS1601C型伸缩臂式铁路起重机使用说明书》中具体尺寸标准进行设计,在部件装配中根据仿真过程中的要求,分别采用固定和连接二种装配形式进行装配,软件系统设计中采用VS2005.NET中的VB2005.NET进行软件系统设计,数据库系统设计采用SQLSERVER2005进行数据库结构设计,最后通过软件系统在数据库的底层支持下对铁路救援中的一些现场参数进行输入,在ProeWildfire 4.0下进行可视化仿真,通过仿真进行吊车吊臂的力性能校验、整车吊复的三维动画模拟、干涉校验以及动画仿真后的数据反馈和交互性等。 救援方案最优化分析、ProeWildfire 4.0救援可视化仿真和通过仿真后数据反馈和交互性后的实用的救援方案数据大大提高了铁路救援工作的准确性、高效性和快捷性。救援技术人员就能通过可视化仿真后得到的最优化救援方案进行救援工作。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最优化救援方案的设计方法。
【图文】:

伸缩臂式铁路起重机


第1章绪论 1.1160丁伸缩臂式铁路救援起重机简介 NS1601C型伸缩臂式铁路起重机(图1一l)是由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是适合于国内标准轨距铁路使用的大吨位铁路起重机。该机首次在国内全液压式铁路起重机上采用双柴油机的传动形式,可靠性更强,尤其有利于救援工作。同时具有设计合理、作用可靠、动作灵活、经济技术指标先进、辅助时间短、操作简单、维修方便等特点。图1一 1NS16OIC型伸缩臂式铁路起重机NS16OIC型16OT伸缩臂式铁路起重机在原NS1601型160T伸缩臂式铁路起重机的基础上,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及电气化线路救援工作的实际要求,进行了改进。该机主要使用于铁路机车车辆事故救援、大型货物装卸、重型设备安装等工作,尤其在山区隧道内,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下作业性能十分优越。本机以柴油机为动力,采用液压传动,为全回转、伸缩式吊臂的标准轨距铁路起重机

伸缩臂式铁路起重机,铁路起重机,固定臂,轨道起重机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6页图1一2固定臂式铁路起重机图1一3伸缩臂式铁路起重机专用吊具是专门为救援轨道起重机起吊机车车辆而设计制造的配套设备。由于救援轨道起重机在出厂没有配备专用吊具,因此救援列车在购置专用吊具时,应综合考虑救援轨道起重机的性能和其管辖范围内运行的机车车辆等具体情况。按作业的对象可划分为机车吊具、客车吊具和货车吊具等类型。机车吊具是机车用于整体吊机机车并复轨,它包括两根支持梁、四根上绳、四根下绳、四只承吊销,,上下绳均对折双股使用。起重不同的机车时,使用的下绳长度和承吊销有所不同,要根据具体车型而定。无论何种轨道起重机,在本线上都不能整体吊起机车。在标准线间距时,10盯轨道起重机可在邻线整体吊起BJ、554、8K、8G等四轴机车,160T轨道起重机可在邻线整体吊起各型机车。客车整体吊具的上绳及支持梁与机车吊具相同,但下绳要比机车吊具长且细,下绳配专用吊钩作用于车体。单端吊客车时,使用一根支持梁并将原下绳更换为较短的下绳即可。IOOT及以上伸缩臂轨道起重机只有在邻线才能够整吊客车。货车吊具在吊敞车、平车、油罐车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H21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执;铁路救援起重机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2 王悦;大吨位双回转铁路起重机底架优化设计及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49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649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3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