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转速与表面粗糙度对子母叶片泵配流副摩擦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6-06 06:30
【摘要】:子母叶片泵在正常工作时有多对摩擦副共同工作,其中配流摩擦副是主要的摩擦副之一。一般情况下,配流摩擦副的好坏决定了子母叶片泵的性能高低,但是我国的液压元件长期以仿制国外产品为主,仿制出来的子母叶片泵不论是在性能还是使用寿命上都较国外有差距,对于子母叶片泵配流摩擦副的研究就更加稀少,研究配流摩擦副对于提升子母叶片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子母叶片泵配流摩擦副易磨损的缺点从理论计算与摩擦学试验两方面出发,研究了不同转速与配流盘表面粗擦度对配流摩擦副的摩擦影响,得出了如下结论:(1)在分析配流盘结构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简易计算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出子母叶片泵配流盘正反面的受力大小,分析了配流副的受力情况。(2)在选取了不同试验转速的条件下,利用摩擦试验机的标准摩擦副研究了转速对配流副材料的摩擦影响发现转速越高配流副材料的摩擦系数下降速度越快。通过计算下试样的磨损率得到了转速越高下试样磨损率越大,高转速下磨损率的增长速度比低转速下要慢的结论。子母叶片泵配流副的实际材料具有一定的耐磨性。(3)自行设计了试验装置对摩擦试验机进行了改装,通过试验装置将子母叶片泵的配流摩擦副安装在摩擦试验机上进行摩擦试验以获得配流摩擦副的真实摩擦数据。对比配流副材料的摩擦试验发现真实配流副的摩擦状况与单纯的材料摩擦试验不同,而配流副的复杂结构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1200r/min的试验条件下,配流副摩擦状况稳定,摩擦系数无太大波动。(4)对配流盘表面进行机械加工使其表面粗糙度变为Ra3.2,然后进行配流副摩擦试验以研究配流盘表面粗糙度为Ra3.2时对配流副的摩擦影响,发现随着转速的提高粗糙度对配流副摩擦系数的影响变小。对比计算得到的下试样磨损率发现其变化趋势均相同,这说明材料本身的特性才是影响材料磨损率的主要因素。
【图文】:

液压技术,国民,生活中,技术驱动


200 年的时间里,液压技术的发展日臻完善并在我国撼动的地位。在十三五期间,国家提出了一系列大型术在其中均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在我国的嫦娥探月计压技术驱动的机械手臂代替了人类的双手,与深空不寐以求的飞天之梦;在海面下上千米,伸手不见五指技术驱动的机械装置钻取了具有重大研究意义的海底样,为深海资源开发提供了基础[1]。重大项目外,液压技术在国民日常生产生活中也随处技术驱动凿岩机将岩石凿穿,埋入炸药进行土方爆破方作业;在航天工业中,由液压技术驱动的飞机起落的“厚重”;在建筑行业中,臂架泵车将万吨水泥送至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奇迹;在国防工业中,由液压技东风”弹道导弹喝退了一切来犯之敌,保卫着我们的,就没有我们现在繁荣富强的中国。

子母叶片泵,泵盖,进油口,支撑板


在这三类泵中,叶片泵由于具有率较高等突出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行计出了由叶片组成的液力传送装置,这可以们的不断改进完善,,叶片泵的设计制造也日子。叶片泵顾名思义,即密闭容腔主要是由的密闭容腔是由定子环内表面、转子外表面和两侧的两个配流盘所组成的。当转子由泵在定子环内表面并在转子的叶片槽中往复滑确定的角度范围内,这个由相邻叶片构成的空来完成吸油;在另一个确定的角度范围内压油。根据转子与定子环相对位置的不同和片构成的密闭容腔可使转子在旋转一周的过油和压油,这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单作用叶片泵中的叶片进行了设计改进,诞生了一种更结构简图如图 1.2 所示。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H1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云飞;刘晋川;;径向柱塞泵配流方式的研究进展[J];液压气动与密封;2011年01期

2 泮健;施光林;;数字配流式液压马达配流特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11年10期

3 范学增;;配流副油膜厚度对轴向柱塞泵使用寿命的影响[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年05期

4 荆崇波;邹云飞;苑士华;林硕;;弹性变形对锥形配流副润滑特性的影响[J];润滑与密封;2009年08期

5 薛锋;王慈光;罗建;;双向编组站静态配流的优化[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6 何胜学;基于定向寻优的交通配流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4年04期

7 李元勋,钟廷修,陈卓如;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端面配流副发展与现状[J];液压气动与密封;1998年01期

8 郑炜,褶有雄,鲁宝杏;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油膜的实验研究[J];工程机械;1994年09期

9 王明智,王红;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平面配流副的摩擦特性[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4期

10 张洪信;程联军;张铁柱;徐威;舒培;;往复柱塞泵转套式配流系统的结构原理[J];流体机械;2015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彬;周华;杨华勇;;轴向柱塞泵平面配流副润滑特性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邓海顺;许贤良;王传礼;;球面配流副的泄漏分析与研究[A];第四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孟庆堂;施光林;泮健;;一种数字配流与调速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A];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刘建豪;魏超;周俊杰;荆崇波;;考虑黏度变化的配流副稳态工况泄漏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9th FPTC-2016)论文集[C];2016年

5 王东;;海水柱塞泵配流阀结构及其动力学的研究[A];200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6 卞艺杰;;运网综合配流模型及其应用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李洪武;胡晓建;陆建;;交通紧急疏导配流方法研究[A];2007第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岳艺明;孔晓武;;阀配流式径向柱塞泵动态性能的仿真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9 赵存然;姜继海;;航空煤油轴向柱塞泵用配流副材料磨损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9th FPTC-2016)论文集[C];2016年

10 潘芳;仲伟俊;胡彬;;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复杂应急调度建模与仿真[A];社会经济发展转型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志凌 沈宇;科技对接喜结硕果 申报项目方兴未艾[N];闽东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青林;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润滑特性的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邓海顺;织构化配流副摩擦润滑特性的理论与试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3 泮健;数字配流与调速式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及其特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张晓刚;三配流窗口轴向柱塞泵配流理论及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彬;轴向柱塞泵平面配流副润滑特性及其参数优化[D];浙江大学;2009年

6 朱旭;高速大流量电液配流系统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李林;阀配流变量轴向柱塞马达及其变量机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8 薛锋;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协同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9 景云;不确定条件下编组站调度系统配流模型及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张斌;轴向柱塞泵的虚拟样机及油膜压力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正磊;轴向柱塞泵配流副摩擦磨损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2 董季澄;织构化配流副动压支承与磨粒磨损运移机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3 林凯;转速与表面粗糙度对子母叶片泵配流副摩擦特性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4 陈振坤;货改条件下编组站配流协同优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8年

5 权云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浮板配流盘式伺服泵的研究[D];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2018年

6 王钰;不确定条件下基于容量限制的交通配流问题[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7 缪锐;基于仿生学微造型的配流副摩擦润滑特性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8年

8 张延君;转套式配流系统工作性能仿真研究[D];青岛大学;2018年

9 孙卿;考虑分类线运用的编组站配流计划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年

10 杨东赤;基于时刻表的轨道交通配流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992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6992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8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