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磁悬浮轴承系统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00:43
【摘要】: 本文以五自由度磁悬浮轴承装置为研究对象运用虚拟样机技术进行仿真研究。磁悬浮轴承定子及转子的结构和电磁铁参数以及转子、位移传感器、功率放大器和PID控制器的传递函数是仿真研究的基础。 利用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ANSOFT/Maxwell对磁悬浮轴承进行电磁场分析,得到轴向与径向磁悬浮轴承的磁力线和磁感应强度等主要电磁场特征参数的分布图,并根据仿真的数据推导出轴向和径向非线性电磁力的表达公式,为更精确地建立磁悬浮轴承系统的数学模型提供依据。 使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和控制系统仿真软件MATLAB/Simulink分别建立磁悬浮轴承虚拟样机的机械系统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进行机电一体化的联合仿真。分别对轴向(一个自由度)和径向(两个自由度)磁悬浮轴承进行联合仿真,在虚拟环境下转子能实现稳定的静态悬浮,并得到转子的起伏特性曲线。仿真结果表明通过ADAMS和MATLAB/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来模拟现实实验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运用虚拟样机技术进行磁悬浮轴承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H133.3
【图文】:

原理图,磁悬浮系统,单自由度,原理图


图 2.1 单自由度磁悬浮系统原理图组上电流为 I ,它对转子产生的电磁力 F 和转子的重力 mg 相平衡,这个位置也称为参考位置。假设在参考位置上,转子受到一个向位置向下运动。此时传感器检测出转子偏离其参考位置的位移,控控制信号,功率放大器又将该控制信号变换成控制电流i ,相对于

受力图,磁悬浮轴承,转子,受力


图 2.4 磁悬浮轴承系统的转子受力简图与图 2.4 相关的参变量的物理意义如下表 2.2 所示:表 2.2 转子受力图中的参变量的物理意义参变量 含义 参变量 含义Fxa转子在 a 端 X 轴方向的受力 ya转子在 a 端 Y 轴方向的位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华;;基于ADAMS与Matlab的半主动悬架联合仿真研究[J];汽车零部件;2009年10期

2 唐凯;廖瑛;何星星;冯向军;;液压舵机一体化建模与联合仿真方法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11年03期

3 王力;王永超;金勇;;基于广义动态模糊神经网络的电液伺服系统控制[J];机床与液压;2011年15期

4 周理;杨晓红;程利;;六面顶压机液压系统同步仿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1年14期

5 龚昕;陈龙;江浩斌;高非;;电动车辆动力系统设计及联合仿真[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张喜平;梅柏杉;王丽芳;胥杰;;大电网联合仿真培训系统设计[J];低压电器;2011年13期

7 冯樱;王保华;;基于联合仿真的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及控制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李杰;樊丁;彭凯;李勇;;一种涡扇发动机加速过程仿真研究方法[J];计算机仿真;2011年06期

9 张美艳;韩小秋;;基于Pro/E与ADAMS管道机器人设计仿真[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7期

10 李鹏;郝骞;任一峰;陆静逸;;基于ADAMS和Matlab自平衡双轮电动车系统的联合仿真[J];机床电器;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刚;张育林;刘昆;;磁悬浮轴承电磁参数与控制性能关系研究[A];人才、创新与老工业基地的振兴——2004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吴刚;张育林;刘昆;;磁悬浮轴承变结构控制研究[A];’2004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3 郭静;;基于AMESim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技术的阀控液压马达调速系统[A];2011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金超武;徐龙祥;杨朝英;;差动变压器式传感器在磁悬浮轴承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5 李洪儒;冯月领;冯振声;;飞行器制导与稳定联合仿真建模研究[A];二○○一年中国系统仿真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佳东;彭天好;朱刘英;胡佑兰;;基于AME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的泵控马达复合调速系统控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第六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刘侃;刘昆;吴刚;;大角度万向磁悬浮动量轮设计[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8 赵韩;杨志轶;;新型高效飞轮储能磁悬浮轴承系统设计[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郭克希;潘存云;;超高速离心机永磁悬浮轴承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谢成诚;Bhargava Anurag;;考虑TR组件影响的相控阵天线仿真[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戚雪飞;一院一部 携手高校成立联合仿真中心[N];中国航天报;2009年

2 张逸飞 记者 彭东;中国电科院再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N];科技日报;2010年

3 ;攒绿色电脑 保身体健康[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4 记者 张建松 杨金志;古代文明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 沈祖培;飞轮储能[N];中国电子报;2003年

6 记者 宋文华;“十五”轴承科技开发项目确定[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7 刘衍中;科学把握体系动员建设的关键[N];中国国防报;2011年

8 张怀忠;百米长高温超导带材制成[N];中国矿业报;2000年

9 记者 杜朋举;做大做强电力产业 为加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N];陕西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钱炜;房建成:默默走在世界前沿[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磊;混合型磁悬浮轴承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崔东辉;高可靠磁悬浮轴承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卞斌;基于DSP平台的磁悬浮轴承数字控制系统[D];山东大学;2012年

4 金超武;高温磁悬浮轴承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5 汤平华;磁悬浮飞轮储能电机及其驱动系统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陈海波;FW-Ⅱ型轴流泵短期辅助生物功能性和血液相容性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7 朱学贵;高压永磁机构的理论研究与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谢飞;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数控液压系统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曾群;纯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机理研究与设计[D];南昌大学;2009年

10 刘晓军;基于磨削电主轴的磁悬浮轴承数控系统及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恒;磁悬浮轴承系统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杨莉玲;液压盘式制动器建模与仿真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3 岳本龙;基于ADAMS和Simulink的神经网络控制4WS汽车联合仿真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4 孙克新;空间机器人动力学分析与控制仿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薛颖;轿车转向器综合仿真分析与应用[D];同济大学;2007年

6 林继钦;采用模糊控制的打桩船防落锤液压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7 万继祥;模块化四自由度机械手的仿真与控制[D];山东理工大学;2008年

8 熊亭;基于转差频率矢量控制的电动叉车变频电液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孙光旭;可展桥节方案设计及动力学分析[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陈黎卿;基于ADAMS的悬架优化及控制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249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7249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9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