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机电工程论文 >

几种微混合器混合机制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4 12:21
【摘要】:在制备性质稳定的高分子合成物的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就是实现不同浓度组分间的高效混合,近些年随着小尺度研究的兴起,有关微混合器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被动式微混合器由于制作简单、尺寸小、重量轻且性能稳定可靠等优势而在包括生物工程、制药行业、食品加工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主要研究不同微混合器的混合机制,雷诺数在0.38~40这一范围内变化时溶液的扩散对流效应强度也随之变化,与流率比相比,雷诺数对混合效率的影响更大。本文还引入统一的评价机制,以相同的量化标准计算模型的混合指数、沿程压力损失,以微通道截面上的涡量表征二次流强度,综合对比不同微混合器的差异,发现Bas-relief模型相对Bas-groove模型混合效果更好,将Circle模型与Tesla模型进行对比发现,若分离-聚合子通道内溶液的动能差距太大将无法达到预期的碰撞效果,同时改进Tesla模型,发现Modified-Tesla模型比Tesla模型的混合效率更高,结合Spiral模型发现单通道结构有利于混沌流的积累效应,从而有效促进溶液的混合,除了数值模拟,我们还进行了荧光显微实验,使本文的研究结果得到了有效的验证,同时发现前人研究中的结论缺陷,并对此进行了补充说明,最后进行了预制动单层和双层斜槽模型的探索性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H69
【图文】:

示意图,模型结构,示意图,流径


荧光剂的溶液和纯水分别从竖直的两个入口(入口 1、3)和水平入口(通入,并在三个入口的交汇出汇聚成一股流体,正如前文提到的,在三个通道中形成了双重可调节间距的混合交界面促进混合。微通道的整体设个部分,基础部分:流体动力聚焦系统,三个入口和出口截面面积均为 0..11mm(W X H);主通道结构如图 3-1 中 b-c 所示。四种模型的主通道流径主通道内的流程)也统一为 7.8mm,在给定流率下,流径越长,溶液在更多的时间进行扩散和对流,混合效果越好。Spiral 模型有两个双螺旋 3-1c。二次流原理表明:迪恩数 0.5Reh sDn r r 可作为量化指标,计算横向,其中hr 为通道截面的水力半径,sr 为流径的曲率半径,Spiral 模型他模型,迪恩数最大,二次流效果最明显。Circle 模型由于子通道较窄曲率半径较大,二次流效应较弱,主要通过扩散以及五个聚合式环形单称流之间的碰撞效应促进混合。类似地,溶液流过 Tesla 模型的每一个分单元,流动方向都会急转 90 度,经过十次碰撞效应的累积以后,混合效

结构示意图


图 3-1 b)SHM 模型的结构示意图Fig. 3-1 b) Schematic of SHM model图 3-1 c)Spiral 模型的结构示意图Fig. 3-1 c) Schematic of Spiral model

结构示意图,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


c)Spiral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冰;杨林涛;刘东;闫士杰;马骏驰;鄢冬茂;;微通道技术在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J];染料与染色;2018年06期

2 马骏驰;杨林涛;刘冰;刘东;闫士杰;鄢冬茂;;静态微通道反应器结构与应用研究进展[J];染料与染色;2019年01期

3 邓大祥;陈小龙;谢炎林;黄青松;;航空航天冷却微通道制造技术及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7年Z2期

4 李寒羿;韩梅;;微通道反应器浅析[J];宁波化工;2018年02期

5 周云龙;杨美;孙振国;;90°Y型汇流下小曲率矩形截面蛇形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动特性[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7年01期

6 许旭东;赵丹;丁国良;胡海涛;;冰箱用微通道冷凝器分相集总参数模型[J];化工学报;2016年S2期

7 凌芳;顾小焱;柯德宏;王涛;;微通道反应器的发展研究进展[J];上海化工;2017年04期

8 赵秀国;徐新喜;苏琛;任旭东;孟令帅;;化生颗粒在人体微通道内悬浮运动的数值模拟研究[J];军事医学;2017年06期

9 马晓燕;刘斌;李晓宇;殷辉;;微通道冷凝器与传统冷凝器运行特性比较[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5年06期

10 郜帮佶;刘代俊;陈建钧;;板式微通道的液-液两相分离作用研究[J];现代化工;201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冰;杨林涛;刘东;闫士杰;马骏驰;鄢冬茂;;微通道技术在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A];第十五届全国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C];2018年

2 徐元迪;刘赵淼;;Y型微通道内微液滴分裂过程的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三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7年

3 张成全;施骏业;陈江平;聂圣源;张奎;;微通道冷凝器在家用冰箱中的应用研究[A];2015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5年

4 胡国庆;;微通道内颗粒汇聚与分离的机理研究及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谢翠丽;;载流弹性微通道流固耦合的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5论文摘要集[C];2015年

6 崔丹丹;端木庆铎;王国政;杨继凯;李海斌;;基于湿法腐蚀的硅微通道结构释放技术研究[A];国防光电子论坛第二届新型探测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王清伟;刘斌;邸倩倩;殷辉;;不同热负荷下微通道冷凝器的运行特性[A];2013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陈灿;陈杰凌;林浪;张仕伟;汤勇;;多孔交错互通微通道的制造与强化传热[A];2015年第五届全国地方机械工程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制造2025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5年

9 肖瑶;王晓娜;徐丹;邹玉红;陈卓;;“Y”型微通道分子扩散特性的数值仿真研究[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10 王宝阳;刘翔宇;周永;李平;;微通道冷凝器在家用冰箱上的性能影响因子研究[A];2018年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杰;空调将进入微通道时代[N];科技日报;2008年

2 记者 程亮;微通道,有木有?[N];人才市场报;2011年

3 唐鼎 刘龚献 李金堂;空调行业将掀起一场产业大升级[N];常州日报;2015年

4 记者 何超群 曹连荣;并购国外企业 驱动主业升级[N];绍兴日报;2015年

5 本报记者 郭力方;三花股份获大股东12.8亿元资产注入[N];中国证券报;2015年

6 本报记者 董世梅 张岚;40个大奖量度“创新四川”[N];四川日报;2015年

7 记者 颜伟杰 刘刚 通讯员 孙艺秋;一个新产品打开一个新市场[N];浙江日报;2013年

8 李晖 本报记者 万润龙;新兴产业早布局 “盾安”斩获多矣哉[N];中华工商时报;2016年

9 顾华宁 张岚 董世梅;40个大奖量度“创新四川”[N];四川科技报;2015年

10 本报记者 刘云涛;绿色制药迫在眉睫[N];中国医药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景萌;微通道内激光筛选细胞的方法和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7年

2 丁勇;矩形微通道内制冷剂流动冷凝传热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3 刘艳初;气液两相流在平行微通道内的相分配特性[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4 余雄江;分相式多孔壁微通道相变传热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5 李沛晔;数值模拟微通道中细胞运动与其引物流动环境的耦合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6 李东阳;弯曲微通道内弹性湍流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7 Mawufemo Modjinou;微通道热管太阳能光伏热系统的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8 姜睿;微通道内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的两相流动与传热[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9 高晓博;基于交流动电效应的微流体和微粒子输运数值模拟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10 何雪丰;微通道内光热效应致相变两相流动特性[D];重庆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微通道内纳米流体传热和细微颗粒分选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施宏波;微系统内冷却通道的流动换热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9年

3 宋树帜;微反应器中阻塞过程的建模与仿真[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年

4 郗大来;钛合金微通道反应器的设计制造及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5 颜俏;用于大功率IGBT的微通道冷却单元流动沸腾换热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6 张海峰;基于LB方法的微通道热沉传热机理数值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7 宗宽;微通道冷板流动沸腾换热特性仿真与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8 李W氫

本文编号:2780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780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d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