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界面的多轴振动疲劳寿命预测
【部分图文】:
应力状态求解等效应力,预测寿命。对于临界面的确定,笔者采用将一段时域范围内的正应力投影计算损伤后加权平均的方法得到。具体流程如下:1)利用矩阵法求解不同时刻的主应力方向与主应力大小;2)取特定的平面,将各个主应力投影,得到该平面下主应力的时域变化曲线;3)利用雨流计数法,结合S-N曲线与非比例附加强化因子计算求解平面下的疲劳损伤;4)求解不同平面下的疲劳损伤,利用权函数得到临界面的期望值;5)利用疲劳损伤累积理论计算寿命。3仿真分析3.1试件概况建立如图1所示的试验件有限元模型,主体材料为LY12-CZ[19],弹性模量68GPa,泊松比0.33,密度2.8g/cm3;质量块材料为Q235,质量0.156kg。图1结构有限元模型Fig.1Structuralfiniteelementmodel将底端(矩形部分)固支,计算得到结构的垂向一弯的频率为13.067Hz,侧向一弯的频率为42.885Hz,一扭的模态频率为90.434Hz。3.2随机振动响应分析试验件底端(矩形部分)上利用施加Z向、X向的随机加速度激励。激励为0.006g2/Hz、频率范围10~200Hz的平直谱。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随机响应分析,得到危险点的位置(弧形部分根部),以及其应力的随机响应。危险点主要为Y向正应力与XY向切应力,两者PSD曲线如图2—5所示,并用三角级数法生成时域应力响应。在试验过程中,可以得到应变-时间曲线,从而得到观测时间内应力状态的时域变化曲线。此处,以PSD曲线生成的时间-应力曲线计算临界面的期望值。图2Y向正应力频域响应Fig.2FrequencydomainresponseofnormalstressinYdirection图3Y向正应力时域响应Fig.3TimedomainresponseofnormalstressinYdirection图4XY向切
?的随机加速度激励。激励为0.006g2/Hz、频率范围10~200Hz的平直谱。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随机响应分析,得到危险点的位置(弧形部分根部),以及其应力的随机响应。危险点主要为Y向正应力与XY向切应力,两者PSD曲线如图2—5所示,并用三角级数法生成时域应力响应。在试验过程中,可以得到应变-时间曲线,从而得到观测时间内应力状态的时域变化曲线。此处,以PSD曲线生成的时间-应力曲线计算临界面的期望值。图2Y向正应力频域响应Fig.2FrequencydomainresponseofnormalstressinYdirection图3Y向正应力时域响应Fig.3TimedomainresponseofnormalstressinYdirection图4XY向切应力频域响应Fig.4FrequencydomainresponseofshearstressinXYdirection图5XY向切应力时域响应Fig.5TimedomainresponseofshearstressinXYdirection对时域部分的应力响应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X向正应力、XY向切应力的频域分析结果,可知正应力在13Hz时最大,为72MPa;XY切应力在13Hz
型进行随机响应分析,得到危险点的位置(弧形部分根部),以及其应力的随机响应。危险点主要为Y向正应力与XY向切应力,两者PSD曲线如图2—5所示,并用三角级数法生成时域应力响应。在试验过程中,可以得到应变-时间曲线,从而得到观测时间内应力状态的时域变化曲线。此处,以PSD曲线生成的时间-应力曲线计算临界面的期望值。图2Y向正应力频域响应Fig.2FrequencydomainresponseofnormalstressinYdirection图3Y向正应力时域响应Fig.3TimedomainresponseofnormalstressinYdirection图4XY向切应力频域响应Fig.4FrequencydomainresponseofshearstressinXYdirection图5XY向切应力时域响应Fig.5TimedomainresponseofshearstressinXYdirection对时域部分的应力响应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X向正应力、XY向切应力的频域分析结果,可知正应力在13Hz时最大,为72MPa;XY切应力在13Hz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丹;陈旭;吴剑华;张阳;;基于一种新临界面的多轴载荷疲劳寿命预测方法[J];机械强度;2008年06期
2 尚德广,王大康,李明;基于临界面法的缺口件多轴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强度;2003年02期
3 陶志强;张鸣;朱煜;成荣;王磊杰;李鑫;;多轴变幅载荷下基于载荷支配模式的缺口件疲劳寿命预测方法[J];压力容器;2020年04期
4 孙国芹;尚德广;邓静;;基于临界面法的多轴低周疲劳损伤参量[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5 刘俭辉;彭敬;韦尧兵;剡昌锋;郎珊珊;王有良;;弯扭耦合加载下缺口试件临界面确定方法研究[J];机械设计;2018年10期
6 周文;孙伟明;;临界面法预测微动裂纹萌生特性和微动疲劳寿命[J];润滑与密封;2010年06期
7 吕彭民;史春娟;潘长平;;关于多轴疲劳寿命临界面法影响因素的分析与计算[J];应用力学学报;2012年03期
8 陈永兴;叶南海;马健;伍容;;发动机连杆结构损伤疲劳寿命预测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7年02期
9 陈胜军;基于隶属函数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年S1期
10 刘嘉;李静;张忠平;;基于临界面法的剪切式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模型[J];固体力学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成成;复杂应力场下结构高周疲劳寿命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占洲;船用柴油机高强度螺栓应力分析与疲劳寿命预测[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2 赵海翔;基于断裂力学的疲劳寿命预测工具箱的开发[D];东北大学;2012年
3 刘伟;二维裂纹扩展数值模拟及疲劳寿命预测[D];山东大学;2014年
4 贺蓉辉;功能梯度材料疲劳寿命预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陈志超;多轴非比例载荷下金属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测[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6 王思明;蒙皮撕裂性能与疲劳寿命预测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7 刘健;考虑复杂应力状态的焊接结构疲劳寿命估算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翟利芳;多轴非同频载荷下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1年
9 冀伟;载荷状况对三支承轴的疲劳寿命的影响[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10 陈国军;基于模糊理论的疲劳损伤累积模型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61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861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