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设计与均载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1 16:32
微小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作为机器人和其它微型精密机械的传动系统存在传动精度低、承载性能差、载荷分配不均等问题。鉴于此,本课题提出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模型,将传统单排平面均布的行星轮转变成双排空间均布的行星轮,成倍增加的行星轮进行误差补偿,提高传动精度,更多的轮齿进入啮合,载荷被更加均匀分配,改善均载性能;由于微小型行星传动的太阳轮尺寸小、齿数少,在长时间啮合后,轮齿可能会因疲劳而断裂,因此采用多模数设计方案,增强太阳轮的承载能力。本课题研究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传动原理,对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的几何参数进行计算,绘制出该传动系统的三维模型。建立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静力学模型,研究分析各齿轮及行星架的偏心误差对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静态均载系数的影响。基于弹性力学分析法,建立偏心误差对齿轮传动系统轮齿在啮合线方向的弹性形变的关系,推导出传动系统载荷分配系数公式,研究了偏心误差对该传动系统载荷分配系数的影响。建立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与微小型行星轮单排同模数的齿轮传动系统的虚拟样机模型,对比...
【文章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3Z(?I)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原理图??Fig.?1?Schematic?diagram?of?3Z?(I)?planetary?gear?train??传统3Z(?I?)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只有单排平面均布的行星轮与太阳轮啮??
?越为突出。为解决3Z(?I)型微小型行星齿轮传动存在的问题,设计出3Z(?I)型??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齿轮传动系统,如图2所示。??/?/?/?/?/??/?/〔?/?z??/??mJ^?■?"?^71?Jl??a?-±|-?Me??77/77?、h??/?/??图2?3Z(?I?)型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齿轮传动系统原理图??Fig.?2?Schematic?diagram?of?3Z?(I)?micro?gear?train?of?double?row?parallel?planetary?gear??该结构由太阳轮Zs、行星架H、固定内齿圈zr、分流级左侧行星zp】,_、分流??级右侧行星轮Zpn.?(f=l,2,3)、汇流级左侧行星轮Zm!/、汇流级右侧行星轮Zm7.??(户1,2,3)、输出内齿圈Ze和输出轴L构成。??输入转矩从经输入轴传递至太阳轮Zs,再分流给分流级左侧行星轮Zpli与??分流级右侧行星轮Zpn,左右两侧行星轮在空间均布,行星架H负责支撑分流级??与汇流级的行星轮,分流级行星轮经花键轴将转矩传递至汇流级左侧行星轮Zm!/??与汇流级右侧行星轮Zro,由汇流级行星轮与输出内齿圈Ze啮合,将转矩汇流由??输出轴L输出转矩版。??该微小型行星传动系统
2.3.2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齿轮基本参数设计??3Z(?I?)型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是由2Z-X(A)型与??2Z-X(E)型行星传动组成的复合行星轮系,如图3所示,其中2Z-X(A)型行星传??动是分流级,2Z-X(E)型行星传动是汇流级。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传动计算??/?/////??z?X?Y?f7Zd??、=_?ze??z?—?/x?丄丄,????m^i\?Pi?^??^)m? ̄ ̄mw)?D?m?"17771??-?7?^??ZV_"?\x??j"?"L??\\\\\\?"///??2Z-X(A)型行星传动?2Z-X(E)型行星传动??图3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分解模型??Fig.?3?Decomposition?model?of?micro?multi?modulus?gear?train?of?double?row?parallel??planetary?gear??1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机器人RV减速器摆线针轮传动轮齿接触分析[J]. 梁帅锋,邓效忠,李天兴,王长路,杨婧钊. 机械传动. 2017(11)
[2]机器人用RV减速器传动精度测试与虚拟样机仿真[J]. 吴鑫辉,何卫东. 机械设计. 2017(07)
[3]精密机器人用RV传动系统的力学性能[J]. 王葵葵,李可,宿磊,袁兵. 包装工程. 2017(13)
[4]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传动误差分析[J]. 李兵,杜俊伟,陈磊,徐海杰,侯春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7(10)
[5]误差对行星传动系统均载特性影响分析[J]. 周璐,巫世晶,李景,王晓笋,朱伟林. 机械传动. 2017(06)
[6]立磨减速机行星齿轮传动均载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王吴光. 机械传动. 2017(05)
[7]定轴齿轮与微型行星齿轮串联设计分析[J]. 孙伟,张东生,梁杨.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8]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对比解析及中国汽车产业应对策略[J]. 赵福全,刘宗巍,史天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14)
[9]基于ADAMS的多轴齿轮传动系统动态仿真分析[J]. 郝雷伟,张喜清,白逾,任丽江,张凌.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7(01)
[10]“中国制造2025”与起重运输机械[J]. 邹丽,吕梦迪. 起重运输机械. 2016(10)
博士论文
[1]考虑制造误差的人字齿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及动态均载研究[D]. 任菲.重庆大学 2015
[2]封闭式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D]. 黄启林.山东大学 2014
[3]载荷分流式增速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动态性能研究[D]. 王均刚.山东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行星齿轮传动的故障动力学研究[D]. 吴学勤.南昌航空大学 2017
[2]航天伺服两输入微型减速器的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D]. 徐克.南京理工大学 2017
[3]多级斜齿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研究[D]. 吴样洋.大连理工大学 2016
[4]功率分流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 杨波.重庆大学 2016
[5]基于ADAMS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动力学分析[D]. 单长斌.黑龙江科技大学 2015
[6]工业机器人用RV减速器的样机试制及试验研究[D]. 贡林欢.江苏理工学院 2015
[7]人字齿行星传动的均载特性分析[D]. 邱红友.重庆大学 2015
[8]两级行星减速器动力学特性研究[D]. 钱博.重庆大学 2014
[9]基于Pro/E的齿轮减速器虚拟装配和仿真研究[D]. 程结结.太原科技大学 2013
[10]基于CATIA和ADAMS的减速器参数化设计及仿真[D]. 余国权.大连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10858
【文章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3Z(?I)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原理图??Fig.?1?Schematic?diagram?of?3Z?(I)?planetary?gear?train??传统3Z(?I?)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只有单排平面均布的行星轮与太阳轮啮??
?越为突出。为解决3Z(?I)型微小型行星齿轮传动存在的问题,设计出3Z(?I)型??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齿轮传动系统,如图2所示。??/?/?/?/?/??/?/〔?/?z??/??mJ^?■?"?^71?Jl??a?-±|-?Me??77/77?、h??/?/??图2?3Z(?I?)型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齿轮传动系统原理图??Fig.?2?Schematic?diagram?of?3Z?(I)?micro?gear?train?of?double?row?parallel?planetary?gear??该结构由太阳轮Zs、行星架H、固定内齿圈zr、分流级左侧行星zp】,_、分流??级右侧行星轮Zpn.?(f=l,2,3)、汇流级左侧行星轮Zm!/、汇流级右侧行星轮Zm7.??(户1,2,3)、输出内齿圈Ze和输出轴L构成。??输入转矩从经输入轴传递至太阳轮Zs,再分流给分流级左侧行星轮Zpli与??分流级右侧行星轮Zpn,左右两侧行星轮在空间均布,行星架H负责支撑分流级??与汇流级的行星轮,分流级行星轮经花键轴将转矩传递至汇流级左侧行星轮Zm!/??与汇流级右侧行星轮Zro,由汇流级行星轮与输出内齿圈Ze啮合,将转矩汇流由??输出轴L输出转矩版。??该微小型行星传动系统
2.3.2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齿轮基本参数设计??3Z(?I?)型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是由2Z-X(A)型与??2Z-X(E)型行星传动组成的复合行星轮系,如图3所示,其中2Z-X(A)型行星传??动是分流级,2Z-X(E)型行星传动是汇流级。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传动计算??/?/////??z?X?Y?f7Zd??、=_?ze??z?—?/x?丄丄,????m^i\?Pi?^??^)m? ̄ ̄mw)?D?m?"17771??-?7?^??ZV_"?\x??j"?"L??\\\\\\?"///??2Z-X(A)型行星传动?2Z-X(E)型行星传动??图3微小型行星轮双排并联多模数齿轮传动系统分解模型??Fig.?3?Decomposition?model?of?micro?multi?modulus?gear?train?of?double?row?parallel??planetary?gear??1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机器人RV减速器摆线针轮传动轮齿接触分析[J]. 梁帅锋,邓效忠,李天兴,王长路,杨婧钊. 机械传动. 2017(11)
[2]机器人用RV减速器传动精度测试与虚拟样机仿真[J]. 吴鑫辉,何卫东. 机械设计. 2017(07)
[3]精密机器人用RV传动系统的力学性能[J]. 王葵葵,李可,宿磊,袁兵. 包装工程. 2017(13)
[4]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传动误差分析[J]. 李兵,杜俊伟,陈磊,徐海杰,侯春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7(10)
[5]误差对行星传动系统均载特性影响分析[J]. 周璐,巫世晶,李景,王晓笋,朱伟林. 机械传动. 2017(06)
[6]立磨减速机行星齿轮传动均载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王吴光. 机械传动. 2017(05)
[7]定轴齿轮与微型行星齿轮串联设计分析[J]. 孙伟,张东生,梁杨.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8]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对比解析及中国汽车产业应对策略[J]. 赵福全,刘宗巍,史天泽.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7(14)
[9]基于ADAMS的多轴齿轮传动系统动态仿真分析[J]. 郝雷伟,张喜清,白逾,任丽江,张凌.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7(01)
[10]“中国制造2025”与起重运输机械[J]. 邹丽,吕梦迪. 起重运输机械. 2016(10)
博士论文
[1]考虑制造误差的人字齿行星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及动态均载研究[D]. 任菲.重庆大学 2015
[2]封闭式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态特性研究[D]. 黄启林.山东大学 2014
[3]载荷分流式增速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动态性能研究[D]. 王均刚.山东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行星齿轮传动的故障动力学研究[D]. 吴学勤.南昌航空大学 2017
[2]航天伺服两输入微型减速器的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分析[D]. 徐克.南京理工大学 2017
[3]多级斜齿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动力学研究[D]. 吴样洋.大连理工大学 2016
[4]功率分流行星齿轮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 杨波.重庆大学 2016
[5]基于ADAMS薄煤层采煤机截割部齿轮传动动力学分析[D]. 单长斌.黑龙江科技大学 2015
[6]工业机器人用RV减速器的样机试制及试验研究[D]. 贡林欢.江苏理工学院 2015
[7]人字齿行星传动的均载特性分析[D]. 邱红友.重庆大学 2015
[8]两级行星减速器动力学特性研究[D]. 钱博.重庆大学 2014
[9]基于Pro/E的齿轮减速器虚拟装配和仿真研究[D]. 程结结.太原科技大学 2013
[10]基于CATIA和ADAMS的减速器参数化设计及仿真[D]. 余国权.大连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10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2910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