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振动筛分过程机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DEM的振动筛分过程机理研究
【摘要】:筛分过程理论是研制振动筛分设备的基础理论,能够为新型高可靠性大型振动筛分设备的研制和最优控制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为此,本文基于DEM(discrete element method)对振动筛分过程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在掌握DEM模拟有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利用Stream DEM软件对料斗的颗粒充填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基于CPU和基于GPU加速算法的模拟过程,获得了基于CPU和基于GPU运算的条件下模拟颗粒数量和所需模拟时间之间的关系,得出基于GPU的计算机图形学加速算法可显著提高离散元程序的运算效率的结论,为提高大数量颗粒系统的离散元法模拟效率提供了参考。为验证筛分过程DEM模拟研究的可靠性,在自制振动筛模型机上开展了试验研究,将筛分效率、不同粒级颗粒在筛面上运动轨迹以及筛面颗粒运动速度的试验结果与DEM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球形颗粒进行筛分过程DEM模拟时,所得筛分效率和颗粒速度与试验结果间的相对误差分别在11%~89%、0.76%~28.2%之间,基于非球形颗粒的DEM模拟时的相对误差分别在5.3%~12.5%、2.55%~16.82%之间,可见,基于非球形颗粒的模拟结果能够更为准确地模拟筛面颗粒系统的运动学行为。对圆振动筛分过程进行了DEM模拟研究,分析了振动频率、筛面倾角、振幅和筛面长度等参数对筛面颗粒跳动次数、部分筛分效率以及筛面颗粒运动速度的影响机理,并将DEM模拟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当抛掷指数D3.3时,筛面颗粒单位时间内的跳动次数与模型机的振动频率一致;筛面颗粒运动速度的模拟值与理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基本在12%以内,理论速度能够较好地反映筛面颗粒运动速度。在自制振动筛模型机上进行了筛分过程试验研究,研究了振动参数对部分筛分效率、筛面颗粒运动速度以及筛面颗粒的跳动次数的影响规律,并与理论值比较,结果表明:筛面颗粒跳动次数与模型机的振动频率一致;筛面颗粒运动速度的试验值与理论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基本在15%以内,进一步验证了筛面颗粒运动速度理论公式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在上述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对筛分过程数学模型进行了参数优化,采用优化后的工作参数时,所得的筛分效率提高了11.69%,为振动筛参数的优化选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筛分机理 离散元法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H237.6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6
- Abstract6-19
- 变量注释表19-21
- 1 绪论21-3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21-22
- 1.2 筛分过程数学模型22-25
- 1.3 振动筛分技术与设备发展25-26
- 1.4 DEM在物料颗粒研究中的应用26-31
- 1.5 课题研究内容31-33
- 2 DEM原理33-40
- 2.1 DEM基本原理34-36
- 2.2 图形学算法在离散元法中的应用36-39
- 2.3 本章小结39-40
- 3 DEM试验验证研究40-56
- 3.1 试验装置与物料准备40-41
- 3.2 测试系统参数的调整与测量41-48
- 3.3 筛分试验结果与DEM模拟结果对比48-55
- 3.4 本章小结55-56
- 4 圆振动筛分过程的DEM模拟与试验研究56-79
- 4.1 物料筛分过程数学模型56-59
- 4.2 圆振动筛分过程的DEM模拟研究59-70
- 4.3 DEM模拟数据与理论值对比70-73
- 4.4 非球形颗粒筛分过程的DEM模拟研究73-75
- 4.5 振动筛分过程的试验研究75-78
- 4.6 本章总结78-79
- 5 圆振动筛的参数优化79-86
- 5.1 机械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79-81
- 5.2 设计变量和目标函数81-84
- 5.3 参数优化84-85
- 5.4 本章小结85-86
- 6 结论与展望86-88
- 6.1 结论86
- 6.2 展望86-88
- 参考文献88-94
- 作者简历94-96
- 学位论文数据集9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海刚;刘国生;贺超;;石台杵岭隧道DEM建立及其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5期
2 陈秀忠;DEM在节水灌溉工程的土地平整及辅助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1年06期
3 蒋国富;刘国旭;;基于DEM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坡耕地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3期
4 王林林;王智勇;史同广;张祖陆;;基于DEM的山东省气温分布模拟研究[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5 白天路;申佳;;DEM坡度的尺度效应研究[J];工程勘察;2012年01期
6 胡余忠;胡以宝;章彩霞;姚成;李致家;;基于DEM的流域相似性数值识别与应用[J];江淮水利科技;2010年04期
7 何毅;蔺彬彬;;基于DEM的流域分割及子流域分类[J];人民黄河;2014年07期
8 淡金强;马国华;蒋胜平;韩鲁滨;;基于DEM的战场目标侦察定位技术研究[J];光学技术;2008年01期
9 李娟;赵军;;基于DEM的西北干旱区典型地貌类型坡度提取分析[J];遥感技术与应用;2008年02期
10 黄金良,洪华生,杜鹏飞,张珞平;基于GIS和DEM的九龙江流域地表水文模拟[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涛;;在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中制作DEM方法及应用[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昕;;基于DEM的区域气温模拟[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郭巍;叶海建;王彦;;基于格网DEM的流域特征点参数提取算法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4 朱雪坚;汤国安;龙毅;杨昕;张勇;;基于3维Douglas-Peucker算法的DEM地貌特征提取[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冉琼;迟耀斌;王智勇;于冰洋;严明;;基于“北京一号”小卫星异轨立体像对提取DEM[A];第十二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黄利民;祝志明;;基于人工判读高程原理的DEM生成方法[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7 程真;符永好;;通过实测方式获取DEM数据的方法研究[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8 王庆;陈磊;韩文泉;;基于机载LiDAR技术的高精度DEM生产研究[A];第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蒋燕;弓美荣;;DEM、DOM生产工艺改造在1:10000基础测绘项目中的应用与实现[A];2007'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信息网成立3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07年
10 吕春英;佟庆远;李王锋;赵冬泉;;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构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金红;基于DEM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土壤有机质空间模拟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2 祝士杰;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流域面积高程积分谱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高明星;基于DEM的青藏高原东北端地表过程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4 张婷;基于DEM的流域沟谷网络尺度特征及尺度分解[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章孝灿;快速高精度DEM生成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维亚;基于DEM的河网结构分形研究与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黄恒灵;基于地理处理服务的DEM水系提取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D];福州大学;2013年
3 孙国愿;利用等高线生成DEM方法的研究及改进[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4 鲍春永;基于DEM的振动筛分过程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刘娟;DEM在黄土高原淤地坝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年
6 谢翠贞;基于SRTM3 DEM与ASTER GDEM的DEM融合方法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5年
7 薛志伟;基于DEM化简的等高线综合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8 昝梅;基于DEM的艾比湖阶地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燕;不同空间尺度DEM坡度转换图谱研究——以在黄土高原的试验为例[D];西北大学;2001年
10 徐斌;基于DEM的洞庭湖盆地非均匀沉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53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653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