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PRU-(2PRR)U并联机构运动学及性能分析
本文关键词:2PRU-(2PRR)U并联机构运动学及性能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2PRU-(2PRR)U并联机构 运动学 机构性能 自适应遗传算法 优化
【摘要】:随着并联机构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并联机构在工业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少自由度并联机构相比6自由度并联机构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易于控制等优点,从而成为机构研究领域的热点。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1T2R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并进行了运动学及性能的分析与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运用螺旋理论知识对2PRU-(2PRR)U并联机构的自由度进行分析,得出本机构具有1T2R三个自由度。采用u-v-w欧拉角对机构动平台的位姿进行描述,根据机构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出动平台绕w轴转动的角γ恒为0,因此本文采用(Pz, θ, ψ)三个参数来描述动平台原点的位姿。 2)根据机构的结构简图,采用几何作图法,推导出机构的位置正逆解方程组,其中逆解有16组解,排除干涉的解后,共有12组可行解。在工程应用中,可根据能量消耗最小原则选出一组最优解。 3)根据刚性连杆两端点沿杆方向的运动速度相同的特性,推导出并联机构驱动输入与末端执行器输出之间的速度映射矩阵(雅可比矩阵)。分析计算雅可比矩阵行列式的值,得出机构的奇异位形的位置及特点,其中有2种边界奇异、1种局部奇异和4种结构奇异。 4)根据机构的奇异性特点,确定机构动平台的最大摆动能力,通过分析成对U铰、连杆之间的干涉以及驱动滑块的工作范围对摆动能力的影响,确定修正后的摆动能力并基于MATLAB软件采用数值搜索法对机构的工作空间进行搜索并绘制相关图谱。通过图谱分析,得出机构的工作空间为上下端面是部分球面的一个柱体。 5)在一定模型假设的基础上,根据虚功原理推导出机构的静刚度与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根据机构的驱动输入与末端执行器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推导出机构灵巧度值的计算公式。通过分析实例的计算结果及绘制的相关图谱,发现机构工作在奇异位形时其性能较差,在中心位置时性能较好。 6)以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静刚度、灵巧度及承载能力为优化目标,,运用归一化法及加权法将多目标问题转换成单目标问题,并以此作为遗传算法的适应度函数,采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对机构进行尺寸优化。根据优化结果,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机构的三维模型,通过ADAMS软件模拟仿真并验证上述运动学分析结果。
【关键词】:2PRU-(2PRR)U并联机构 运动学 机构性能 自适应遗传算法 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H1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7
- 1.2.1 并联机构发展概述11-12
- 1.2.2 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研究现状12-17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7-18
- 第2章 2PRU-(2PRR)U 并联机构的构型及位置分析18-31
- 2.1 机构结构描述与坐标系建立18
- 2.2 机构自由度分析18-22
- 2.3 牵连运动分析22-23
- 2.4 并联机构位置分析23-30
- 2.4.1 位置逆解24-27
- 2.4.2 位置正解27-28
- 2.4.3 实例分析28-30
- 2.5 本章小结30-31
- 第3章 2PRU-(2PRR)U 并联机构的速度与奇异性分析31-39
- 3.1 速度分析31-35
- 3.2 奇异位形分析35-38
- 3.2.1 边界奇异35-36
- 3.2.2 局部奇异36
- 3.2.3 结构奇异36-38
- 3.3 本章小结38-39
- 第4章 2PRU-(2PRR)U 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分析39-49
- 4.1 摆动能力分析39-40
- 4.2 末端执行器工作点位置40-41
- 4.3 干涉分析41-47
- 4.3.1 虎克铰的干涉分析41-46
- 4.3.2 滑块与定平台间产生的干涉46-47
- 4.3.3 连杆间的干涉47
- 4.4 机构可达工作空间47-48
- 4.5 本章小结48-49
- 第5章 2PRU-(2PRR)U 并联机构的性能分析49-59
- 5.1 静刚度分析49-53
- 5.1.1 静刚度理论基础49-51
- 5.1.2 实例分析51-53
- 5.2 灵巧度分析53-55
- 5.2.1 灵巧度理论基础53-54
- 5.2.2 实例分析54-55
- 5.3 承载能力分析55-58
- 5.3.1 承载能力理论基础55-56
- 5.3.2 实例分析56-58
- 5.4 本章小结58-59
- 第6章 2PRU-(2PRR)U 并联机构的尺寸优化与运动仿真59-69
- 6.1 基于遗传算法的并联机构的尺寸优化59-64
- 6.1.1 机构尺寸参数的编码与解码59-61
- 6.1.2 机构尺寸参数优化的适应度函数61
- 6.1.3 遗传算法的具体操作61-63
- 6.1.4 算法流程63-64
- 6.2 并联机构优化结果64-66
- 6.3 基于 ADAMS 的并联机构的模拟仿真66-68
- 6.3.1 并联机构仿真模型的建立66-67
- 6.3.2 并联机构自由度的验证67
- 6.3.3 并联机构位置正逆解的验证67-68
- 6.4 本章小结68-69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69-71
- 7.1 总结69-70
- 7.2 展望70-71
- 参考文献71-75
- 致谢75-76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宫金良;黄风安;张彦斐;;基于指数积的Delta机器人运动学正解建模[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2 刘辛军,张立杰,高峰;基于AutoCAD平台的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位置工作空间的解析求解方法[J];机器人;2000年06期
3 陈修龙,赵永生,鹿玲;并联机床快速干涉检验算法的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5年01期
4 赵建文,杜志江,孙立宁;虎克铰干涉判定准则及其优化设计方法的研究[J];机械设计;2004年11期
5 丛爽;马翔;张耀新;;LMI在并联机构的奇异性、灵巧度及刚度分析与设计中的应用[J];机械设计;2005年12期
6 陈俊,王立平,张华,唐晓强;平面2自由度并联构型静刚度分析和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7 韩书葵;方跃法;槐创锋;;4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刚度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6年S1期
8 周玉林;高峰;;3-RRR 3自由度球面并联机构静刚度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9 胡波;路懿;;求解3-RPS并联机构刚度的新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10 李秦川;孙晓东;陈巧红;武传宇;;2-PRS-PRRU并联机构运动学与奇异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文艳;结构优化中的遗传算法研究和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超;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改进研究及其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欣;自适应遗传算法的改进与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3 余旭锋;2-PRU-PRRU并联机构运动学及性能分析[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717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xiegongchenglunwen/717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