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孵化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20:45
本文关键词:企业孵化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企业孵化器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载体。近二十几年,我国企业孵化器得到了快速的建设与发展,在带动区域经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我国已经建成的企业孵化器存在一些不利于安全监管的特点:如在孵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同一孵化器内包括多种生产经营性质的企业内,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当前我国的安全管理方式主要针对大中型生产经营企业,企业孵化器安全监管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研究企业孵化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具有实际意义。 本项研究采用安全检查表法、询问交谈和现场观察法对高新区企业孵化器中3000余家企业和公共区域进行了全面的安全检查,在此基础上将在孵企业分为A类(生产仓储型企业,共计310家)、B类(办公型企业,共计2281家)和C类(住宿型,共计427家)。统计结果表明企业孵化器内主要存在的隐患为消防隐患、电气隐患、危化品隐患和特种设备隐患;从隐患分布来看,消防隐患数量居多,占77%,电气隐患次之,占7%,危化品隐患占11%,特种设备安全隐患占5%;从企业类型分布来看,A类企业存在的隐患数量最多,每百家企业隐患数为52,B类企业次之,每百家企业隐患数为11,C类企业最小,每百家企业隐患数为4.4。企业孵化器房屋产权性质也是影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一个因素,因此也影响着安全隐患的数量,自有产权房和承租个人产权房存在的隐患数量较多,占71%,承租企业产权房的隐患占22%,承租政府产权房的隐患占7%。 通过对高新区孵化器的隐患成因分析得出,形成孵化器事故隐患的原因主要有:孵化器建设、入驻、产权管理把关不严;在孵企业未能履行企业主体责任;物业管理水平低下;安全监管手段落后及监管体系不健全。针对上述原因,对安全隐患提出了整改措施,并对高新区孵化器现有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提出建议,建议设立企业孵化器安全工作站,指导在孵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管理,,讨论安全生产状况和所拟采取的措施,督促及时整改事故隐患;建立在孵企业分级监管制度,将在孵企业分为重点监管企业和一般监管企业。安全工作站和分级监管制度的设立提高了企业孵化器的安全生产水平,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关键词】:企业孵化器 危险源辨识 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76.44;X92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企业孵化器国内外发展现状11-13
- 1.2.1 国外企业孵化器发展情况及特点11-12
- 1.2.2 中国企业孵化器的现状及特点12-13
- 1.3 我国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13-15
- 1.3.1 安全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13-14
- 1.3.2 安全管理模式剖析14-15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15-17
- 第二章 天津高新区企业孵化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现状17-24
- 2.1 高新区企业孵化器行业发展状况17
- 2.2 高新区企业孵化器和在孵企业基本状况17-21
- 2.2.1 高新区企业孵化器基本状况17-19
- 2.2.2 高新区在孵企业基本状况19-21
- 2.3 高新区企业孵化器现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21-22
- 2.4 本章小结22-24
- 第三章 高新区企业孵化器危险源辨识及结果统计分析24-33
- 3.1 危险源辨识24-26
- 3.2 高新区企业孵化器事故隐患统计26-30
- 3.2.1 在孵企业内部事故隐患26-29
- 3.2.2 公共区域事故隐患29-30
- 3.3 基于风险矩阵法的事故隐患调查结果分析30-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第四章 高新区企业孵化器事故隐患成因分析33-38
- 4.1 源头把关不严导致事故隐患种类多样化33-34
- 4.2 在孵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是事故隐患的主要成因34-35
- 4.3 现有物业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工业园区安全管理需求35-36
- 4.3.1 物业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下导致公共区域事故隐患较多35
- 4.3.2 专项安全法规的缺失导致物业公司对企业的安全协管很难深入进行35-36
- 4.4 孵化器安全监管力量薄弱,监管部门职责不清36
- 4.5 监管手段及方式落后,难以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信息36-37
- 4.6 本章小结37-38
- 第五章 建立企业孵化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38-47
- 5.1 安全生产隐患整改措施及建议38-41
- 5.1.1 落实和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38-39
- 5.1.2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监管水平39
- 5.1.3 严格前置审批,从源头减少事故隐患39-40
- 5.1.4 提升物业管理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能力40-41
- 5.2 完善孵化器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制定相关制度41-46
- 5.2.1 完善监管体系,理顺相关部门监管责任41-45
- 5.2.2 推行在孵企业分级监管制度、隐患上报制度、隐患举报奖励制度45
- 5.2.3 制定孵化器安全生产监管手册及考评制度45-46
- 5.3 本章小结46-47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47-49
- 6.1 总结47
- 6.2 展望47-49
- 参考文献49-51
-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51-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争峰;冯文萍;张祖舜;;浅谈危险源辨识[J];石油化工安全技术;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1044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044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