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倾斜综放工作面不同工序产尘规律的数值模拟及应用
本文选题:急倾斜煤层 + 粉尘浓度 ; 参考:《煤炭学报》2015年02期
【摘要】:为了掌握急倾斜综放工作面割煤、移架、放煤等不同工序作业时粉尘浓度的分布及变化规律,获取合理的通风除尘设计参数,基于气固两相耦合模型,以急倾斜综放工作面割煤、移架、放煤三大尘源的粉尘运动为研究对象,根据干粉粒度仪的测定结果设定各尘源参数,运用Fluent对各尘源的产尘浓度分布规律和工作面三维空间风速场进行数值模拟,并与现场实测的粉尘浓度相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与实测数据基本吻合;倾角大的工作面粉尘顺风飘移的距离比缓倾斜工作面更远;模拟结果表明在通风除尘设计中,最优排尘风速以2.6 m/s左右最为合适,采煤机司机处粉尘浓度约650 mg/m3,采煤机下风侧20 m粉尘浓度降至300 mg/m3以内;在液压支架安装侧吸式引射喷雾除尘器,并结合放煤板喷嘴喷雾,可明显提高放煤时的降尘率。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law of dust concentration in different working processes such as cutting coal, moving frame, coal caving and so on, the reasonable design parameters of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a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gas-solid two-phase coupling model, in order to obtain the reasonable design parameters of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in fully-mechanized top-coal caving face. Taking the dust movement of coal cutting, moving frame and coal cav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parameters of each dust source are set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dry powder granularity meter. The distribution law of dust concentration of each dust source and the wind velocity field of three dimensional space in the working face were simulated by Fluent and compared with the measured dust concentration on the spo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d data, the distance of dust drift down the wind is longer in the working face with large inclination angle than that in the gently inclined face,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dust removal speed is about 2.6 m / s in the design of ventilation and dust removal. The dust concentration at the driver of shearer is about 650 mg / m ~ 3, and the dust concentration of 20 m on the downwind side of the shearer is reduced to less than 300 mg/m3. The dust reduction rate of coal drawing can be improved obviously by installing side suction ejection spray precipitator in hydraulic support and combining with the spray of coal drawing plate nozzle.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山东科技大学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院;
【分类号】:TD71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振保;翟慧兵;王凤;;综放工作面粉尘运动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2 许满贵,王振平,王秀林;综放开采粉尘产生规律与综合防治对策[J];陕西煤炭;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春红;欧盛南;金龙哲;;矿井粉尘运移规律性的试验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S2期
2 王文才;杨敏;;综采工作面割煤时煤尘污染状况的现场实测研究[J];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蒋仲安;陈举师;牛伟;王晶晶;陈梅岭;;皮带运输巷道粉尘质量浓度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09期
4 李雨成;刘剑;;基于气固两相流的风幕控尘数值模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5 姚锡文;李兴;鹿广利;;大倾角综放工作面风流场及粉尘场的数值模拟[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1期
6 姚锡文;鹿广利;许开立;王延瞳;;基于FLUENT的大倾角综放面通风降尘系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0期
7 姚锡文;鹿广利;许开立;闫放;;不同参数对综放工作面尘流运动规律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1期
8 王晓玲;刘震;杨安林;张爱丽;;考虑热交换的引水隧洞施工通风两相流模拟[J];天津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9 张社荣;魏辰;庞博慧;;母线洞对地下洞室群施工期风流行为的影响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13年10期
10 邵中青;张辽远;王硕;吕忠秀;;气动喷射数值仿真分析[J];沈阳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刚;程卫民;于岩斌;;综放液压支架喷嘴雾化性能实验及其优化布置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雨成;基于风幕技术的综掘面粉尘防治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范明豪;纯水液压细水雾灭火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3 张静;引水隧洞施工通风模拟分析与施工方案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刘荣华;综采工作面隔尘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孟君;综采工作面气水喷雾粉尘防治技术及管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6 陈巨辉;基于大涡模拟—颗粒二阶矩的两相流动与反应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柳瑶;生物流化床养殖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8 吕有厂;煤矿瓦斯抽采钻孔风力排粉水射流负压引射除尘技术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9 王继红;冰浆的管道输送热流动特性[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涂帅;基于颗粒间相互作用的高性能级配碎石基层结构与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毅;蒋仲安;蔡卫;周凤增;郭达;刘宝东;;综采工作面粉尘运动规律的数值模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石琴谱,魏平儒;下行通风降尘、降温效果考察[J];煤炭工程师;1989年03期
3 李祥,周福宝;特厚坚硬煤层综放工作面的综合防尘技术[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2期
4 陆慧林,刘文铁,别如山,何玉荣,孙永立,李炳熙;增湿活化反应器内气—液滴—固三相流场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1年S1期
5 张连勇,邢士军,陈龙高,张忠阳;综放工作面采煤机负压二次降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刚;综放工作面喷雾降尘理论及工艺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А.Γ.沙帕尔;肖通遥;;急倾斜矿体开拓与开采方式的关系特点[J];国外采矿技术快报;1985年01期
2 孔德慧,王世仓,邓春柱;急倾斜煤层群联合同采有关问题的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刘暖贤;;急倾斜采煤工作面上部老窑积水防治水治理[J];科技风;2012年13期
4 徐魁;;潘北矿急倾斜厚煤层综采技术研究[J];科技视界;2012年35期
5 佐藤拥一 ,侯玉珉;急倾斜下山掘进装载机的研制[J];煤炭技术;1985年02期
6 余健;急倾斜极薄矿脉矿山技术改造的有效途径[J];湖南有色金属;1996年01期
7 邱庄,王春武,王洪木;急倾斜中厚煤层回采及采后管理新工艺[J];煤矿开采;1998年01期
8 张玉文,张占升,杨云成,刘凤军;急倾斜极薄矿脉探采结合的探讨[J];中国矿山工程;2004年06期
9 张超;;急倾斜大采高工作面开采工艺研究[J];矿业装备;2012年01期
10 李毅;;急倾斜综采工作面煤矸飞蹿事故预防[J];中国科技信息;201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生贵;;急倾斜煤矿实现高产高效的问题与对策[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波;;急倾斜厚煤层综放开采高产高效技术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黄庆享;黄克军;刘素花;;急倾斜厚煤层长壁开采模拟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4 刘书贤;;急倾斜多煤层开采数值模拟研究[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2005年
5 王顺;;急倾斜厚煤层复杂条件下开采的保障技术[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费维柱;吴晶;刘广文;;淮南矿区急倾斜厚煤层综采装备及防护[A];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创新与发展201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靳纯峰;;香山矿急倾斜易燃厚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8 刘华强;李云鹏;谢胜华;;急倾斜萤石矿地质灾害的数值模拟[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谢俊文;李俊明;杨富;上官科峰;马忠元;韩书才;;急倾斜大倾角特厚易燃煤层综放开采及“三机”配套技术[A];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及装备学术研讨论文专集[C];2003年
10 李臣;刘玉锋;;浅析越南庆和煤矿急倾斜放顶煤防灭火的方法[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邦远;广能集团急倾斜机械化试采成功[N];中国煤炭报;2008年
2 陈开霞 贺全明;绿水洞煤矿急倾斜综采显神威[N];中国矿业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武晓娟;急倾斜厚煤层开采技术新疆推广[N];中国能源报;2013年
4 贺全明 记者 袁媛 张启富;广能集团攻克60度急倾斜机械化采煤难关[N];广安日报;2006年
5 陈开霞 贺全明;科技促进煤矿生产安全高效[N];广安日报;2009年
6 记者来永臣;黑龙江:攻克急倾斜薄煤层开采难关[N];中国煤炭报;2009年
7 程矿生;郭二庄矿成功安装首个百万吨急倾斜工作面[N];中国矿业报;2013年
8 李兴兵邋胡安华;舞动井下“钢铁长龙”[N];广安日报;2008年
9 高瑷香 陈萍;攀煤公司一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N];攀枝花日报;2014年
10 储金莲 戚其龙 梁翠云;神新能源公司实现急倾斜特厚煤层安全开采[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清龙;急倾斜煤层群开采的矿压显现规律[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2 鲁秀生;急倾斜浅煤层群围岩裂隙演化与降雨入渗规律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3 陈显坤;急倾斜松软煤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4 王江;急倾斜薄矿体开采方法与安全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廖九波;中厚急倾斜破碎磷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华乐;天河煤矿急倾斜厚煤层采煤方法优化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7 刘小军;急倾斜厚煤层水平分段综放开采合理段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8 边昌;宝积山煤矿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9 雷伟杰;急倾斜坚硬顶板松软煤层异形巷道变形破坏特征试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10 张特华;急倾斜特厚煤层动压巷道围岩稳定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90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90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