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突煤层底板穿层割缝钻孔优化设计及应用
本文选题:水力割缝 + 钻孔长度 ; 参考:《煤炭科学技术》2015年05期
【摘要】:为解决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过程中,底抽巷位置选择和穿层钻孔设计存在盲目性的问题,对煤巷和底抽巷空间层位关系进行优化分析,确定了底抽巷的合理布置区域;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钻孔长度计算数学模型,提出了底抽巷与抽采钻孔同时设计的一体化策略,在平煤十二矿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设计后,水力割缝钻孔对周围普通孔有显著影响,割缝预抽2周后,67%钻孔的瓦斯浓度较割缝前显著升高,增大2~3倍;煤巷掘进月进尺超过百米,较常规措施提高1~1.5倍;掘进期间巷道瓦斯涌出量较小,保持在700 m3/d以下,大幅降低了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blind problem of the location selection of bottom drainage roadway and the design of drilling hole in coal seam during pre-drainage of coal seam, the space pos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l roadway and bottom drainage roadway is optimized and analyzed, and the reasonable layout area of bottom drainage roadway is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this,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alculating the length of borehol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integrated strategy of simultaneous design of bottom extraction roadway and extraction borehole is put forward, which is applied in Pingshan No. 12 Coal Mi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optimized design, the hydraulic slit drilling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urrounding common holes, and the gas concentration of 67% borehol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pre-slit hole after 2 weeks of pre-drainage, and the gas concentration is 3 time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pre-slit hole, and the monthly advance of coal roadway is more than 100 meter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asures, the amount of gas emission in roadway is smaller and kept below 700 m3 / d,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risk of coal and gas outburst.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4211)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1CB201205)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K04B07)
【分类号】:TD7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宪正;余忠林;赵涛;;石门揭煤抽排瓦斯布孔数学模型及可视化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1期
2 孟凡伟;张海宾;杨威;林柏泉;;穿层割缝技术及其在递进掩护式巷道掘进中的应用[J];煤矿安全;2011年01期
3 张萌博;张海宾;林柏泉;翟成;孟凡伟;;穿层钻割一体化卸压增透技术数值模拟分析及应用[J];煤炭工程;2010年10期
4 张友谊;;单一突出煤层底板抽放巷优化布置方案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2年04期
5 林柏泉;吕有厂;李宝玉;翟成;;高压磨料射流割缝技术及其在防突工程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07年09期
6 林柏泉;孟凡伟;张海宾;;基于区域瓦斯治理的钻割抽一体化技术及应用[J];煤炭学报;2011年01期
7 刘泉声;时凯;黄兴;;临近巷道掘进扰动效应下巷道变形监测分析[J];煤炭学报;2011年06期
8 刘三钧;马耕;卢杰;林柏泉;;基于瓦斯含量的相对压力测定有效半径技术[J];煤炭学报;2011年10期
9 潘立友;张若祥;黄寿卿;陈理强;孔繁鹏;;构造型近距离煤层群底板瓦斯抽放巷控制机理与应用[J];煤炭学报;2011年12期
10 沈春明;林柏泉;吴海进;;高压水射流割缝及其对煤体透气性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国营;秦宾宾;;煤体钻孔瓦斯有效抽采半径判定技术[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2 张国华;梁冰;侯凤才;蒲文龙;;不同质量分数渗透剂溶液侵入对瓦斯解吸影响的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3 卢义玉;黄辰;贾亚杰;尤yN;汤积仁;;近距离煤层群水射流割缝卸压石门快速揭煤技术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4 徐景德;杨鑫;赖芳芳;韩春晶;朱正宪;;国内煤矿瓦斯强化抽采增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4期
5 张春华;张卫亮;王继仁;;硬质体构造对煤层瓦斯流动的力学控制效应[J];重庆大学学报;2014年09期
6 展勤建;陈宾;马钱钱;;工作面专用回风巷位置优化及围岩控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01期
7 黄春明;冯宝兴;孟凡伟;张连军;;穿层割缝的卸压增透数值模拟及其应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0年04期
8 张嘉勇;郭立稳;罗新荣;高海峰;;高压小射流破煤力学分析及防突机理研究[J];矿山机械;2011年06期
9 吴同性;刘春生;孙小岩;;水射流割缝喷嘴几何参数优化数值模拟研究[J];矿山机械;2012年03期
10 余陶;卢平;孙金华;邓中;;基于钻孔瓦斯流量和压力测定有效抽采半径[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培森;林东才;刘庆龙;魏夕合;杨健;;深部变间距骑跨采巷道分段动态支护技术研究及应用[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2 李川;宋超;韩长路;;不同抽采条件对瓦斯抽采效果的影响[A];探索建立煤矿区煤层气立体抽采与经济利用产业化体系,推动煤矿瓦斯治理、立体抽采技术示范与煤层气资源综合利用——全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与通风安全技术现场会煤矿瓦斯抽采与通风安全论文集[C];2013年
3 陈家祥;聂礼生;邹全乐;沈春明;;水射流割缝强化增透技术在淮北矿区的应用[A];探索建立煤矿区煤层气立体抽采与经济利用产业化体系,,推动煤矿瓦斯治理、立体抽采技术示范与煤层气资源综合利用——全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与通风安全技术现场会煤矿瓦斯抽采与通风安全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飞燕;高应力高突区域煤巷快速掘进灾害防治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孟筠青;煤层高压脉动注水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3 丛立新;气云爆燃压力场与冲量场实验与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吴海进;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卸压增透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高亚楠;基于有限变形理论的岩石变形与破坏问题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6 宋大钊;冲击地压演化过程及能量耗散特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7 程庆迎;低透煤层水力致裂增透与驱赶瓦斯效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8 郝富昌;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瓦斯抽采参数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9 王晖;自振脉冲磨料水射流安全切割实验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10 范苑;国投大同塔山煤矿近距离特厚煤层的开采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工作面采动中水力割缝区矿压显现规律[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2 蒋旭刚;潘二矿水力压裂增透范围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叶晓奔;DPIV技术在高压水射流实验测试中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4 姜勇;低渗透煤层高压水射流割缝增透机理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5 于洪;高压水射流割缝辅助瓦斯抽放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希宇;水力割缝防止掘进工作面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7 宋超;计算机模拟辅助SF_6气体示踪法测定钻孔抽采有效半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李瑞健;鹤壁十矿水力压裂卸压增透技术研究及应用[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赵明明;潘二煤矿高抽巷穿层孔卸压增透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传义;演马矿顶板抽采巷水力压裂增透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树仁,王金安,戴涌;大倾角厚煤层综放开采顶煤移动规律与破坏机理的离散元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韩金轩;杨兆中;李小刚;路艳军;;我国煤层气储层压裂现状及其展望[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3 王恩元,何学秋,窦林名,周世宁,聂百胜,刘贞堂;煤矿采掘过程中煤岩体电磁辐射特征及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2005年01期
4 梁运培;邻近层卸压瓦斯越流规律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01期
5 余忠林,夏抗生;立井揭煤瓦斯排放钻孔布置设计程序[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01期
6 余忠林,夏抗生;石门揭煤瓦斯卸压钻孔设计[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02期
7 孙森,夏仕柏,张安福;下邻近层卸压瓦斯的涌出与治理[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03期
8 林柏泉,张仁贵;钻孔周围煤体中瓦斯流动的理论分析[J];煤炭工程师;1996年03期
9 徐三民;确定瓦斯有效抽放半径的方法探讨[J];煤炭工程师;1996年03期
10 张永利,张彦路,李成全;水射流切割理论研究进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翟成;近距离煤层群采动裂隙场与瓦斯流动场耦合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2 吴海进;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卸压增透理论与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3 谢雄刚;石门揭煤过程煤与瓦斯突出的注液冻结防治理论及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晓亮;煤层瓦斯流动理论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2 汪有清;底抽巷上向穿层钻孔抽放远程卸压瓦斯技术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6年
3 张春华;石门揭煤过程中围岩的力学特征数值模拟[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春山;林柏泉;杨威;邹全乐;;水力割缝钻孔喷孔机制及割缝方式的影响[J];煤矿安全;2014年01期
2 张其智;林柏泉;孟凡伟;沈春明;;高压水射流割缝对煤体扰动影响规律研究及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10期
3 高建成;田慧玲;汪国华;王高飞;唐俊青;;水力割缝技术在平煤八矿14140底抽巷的应用实践[J];煤;2011年10期
4 熊小波;;打捞割缝管技术在青海的应用及完善[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10期
5 姜文忠;李保东;王耀锋;杨永印;;非淹没高压旋转水射流喷嘴割缝参数试验研究[J];煤矿安全;2009年10期
6 王迪;;高压水力割缝在孟津煤矿的应用[J];硅谷;2012年22期
7 瞿涛宝,赵新根;高压水力割缝的参数确定和效果分析[J];煤矿安全;1982年07期
8 袁波;康勇;李晓红;王晓川;王泽峰;;煤层水力割缝系统性能瞬变特性研究[J];煤炭学报;2013年12期
9 王辅升;新型水力喷砂割缝工具在辽河油田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2年05期
10 李德玉;吴海进;王春利;;煤层水力割缝喷嘴特性的数值研究[J];煤炭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家祥;聂礼生;邹全乐;沈春明;;水射流割缝强化增透技术在淮北矿区的应用[A];探索建立煤矿区煤层气立体抽采与经济利用产业化体系,推动煤矿瓦斯治理、立体抽采技术示范与煤层气资源综合利用——全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与通风安全技术现场会煤矿瓦斯抽采与通风安全论文集[C];2013年
2 张炜;方全堂;朱春林;;油田水平井割缝筛管完井参数优化模型[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3 黄杰潘;徐亚琴;孙振凯;赵永红;蔡永恩;;含单割缝和雁列式双(三)割缝大理岩板双向受压的破坏过程[A];第四届全国构造物理、第二届全国高温高压联合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1989年
4 孙磉礅;顾永涛;严锦根;胡鹏浩;;割缝筛管缝隙宽度光电检测研究[A];第20届测控、计量、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易凤祥;“水力割缝”技术落户重煤集团[N];经理日报;2007年
2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甘雨青;我国首台大型激光切管机问世[N];湖北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姜文忠;低渗透煤层高压旋转水射流割缝增透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王晓川;射流割缝导向软弱围岩光面爆破机理及实验研究①[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张;煤层割缝器喷嘴结构设计及布置方式优化[D];重庆大学;2014年
2 张家林;加工方式对采油防砂割缝筛管性能的影响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3 赵志坚;高压水射流割缝快速消突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希宇;水力割缝防止掘进工作面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5 黄小波;高压水射流煤层割缝技术关键参数优化[D];重庆大学;2012年
6 王友壮;岩体钻孔预割缝水力致裂的定向起裂条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7 王鹏;工作面采动中水力割缝区矿压显现规律[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廖识;煤巷掘进中脉冲水射流割缝煤体应力场变化规律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9 马波;油水井水力割缝增产增注机理研究与工艺参数设计[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10 姜勇;低渗透煤层高压水射流割缝增透机理实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76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876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