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带压开采条件下首采工作面底板立体加固防治水技术研究
本文选题:带压开采 + 首采工作面 ; 参考:《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04期
【摘要】:基于汾源煤业首采工作面底板抗水性差,并存在多个构造带且带压开采的条件,分析了工作面突水危险性,结合矿井实际情况,采用底板立体加固方案对底板进行防治水。结果表明:由于首采工作面为带压开采,且存在断层,使主采煤层与各主要充水含水层距离缩短甚至对接,造成断层破碎带成为各含水层的导水通道,极易引发突水。在采用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方法,对底板进行全面立体加固的基础上,对构造带重点区域进行加强加固,从根本上防止底板突水的发生,保证工作面的正常回采。
[Abstract]:Based on the poor water resistance of the bottom floor of the first coal mining face of Fenyuan coal industry, and the conditions of multiple structural belts and pressure mining, the risk of water inrush in the working face is analyze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mine, the floor three-dimensional reinforcement scheme is used to prevent water from the floor.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ain coal seam is due to the first mining face with pressure mining and there is a fault to make the main coal seam and the coal seam. The distance of the main water bearing aquifers is shortened or even butted, which causes the fracture zone to be the water channel of each aquifer, which can easily lead to water inrush. On the basis of a comprehensive and comprehensive reinforcement of the floor, the key area of the structural belt is strengthened and strengthened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water inrush from the floor radically. The normal recovery of the working face.
【作者单位】: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分类号】:TD74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增辉;杨本水;;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5期
2 肖乐乐;魏久传;尹会永;牛超;谢道雷;赵金静;;南屯煤矿下组煤西区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5期
3 梁世伟;;薄基岩浅埋煤层顶板突水机理的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3期
4 冯志强,康红普,杨景贺;裂隙岩体注浆技术探讨[J];煤炭科学技术;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智敏;李元梅;;基于点源模型的拱顶罐池火灾热辐射通量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6期
2 郝天轩;李锋;;采动岩体破裂数值模拟及高位钻场参数优化[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1年06期
3 薛翊国;李术才;张庆松;李树忱;刘斌;;TSP203超前预报系统探测岩溶隧道的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年S1期
4 许振浩;李术才;张庆松;刘斌;张霄;葛颜慧;;TSP超前地质预报地震波反射特性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5 张庆松;李术才;孙克国;许振浩;;公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应用现状与技术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6 林传年;;齐岳山隧道岩溶裂隙水超前预报与治理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7 林传年;;岩溶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应用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8 周小飞;武科;马明月;;浅谈公路岩溶隧道施工技术管理[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年03期
9 武科;马明月;李术才;;高风险岩溶地区隧道的综合物探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10 赵元伟;唐付岭;黄永泽;窦康利;牟现军;;崇州市鸡冠山乡苟家村大岩沟泥石流成因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志强;康红普;;化学灌浆在我国煤炭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A];全国第十次防水材料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8年
2 孙景武;肖民;毛德信;范隆声;;内蒙古地区白垩系半固结岩层注浆堵水可行性分析[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3 田洪义;;地质雷达探测技术在象山隧道岩溶段的应用[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东明;张瑜;王耿;王元汉;;山区隧道建设中溶洞的处理与利用[A];第九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邓开鸿;汪益敏;陈页开;;旋喷桩施工对管桩基础影响的数值模拟[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薛翊国;李术才;张庆松;李树忱;苏茂鑫;钟世航;;隧道施工期水害超前预报的几种方法[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孙怀凤;李术才;李貅;戚志鹏;苏茂鑫;薛翊国;;隧道瞬变电磁三维探测[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刘斌;李卫兵;;TBM隧洞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对比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阮文军;;基于浆液粘度时变性的岩体裂隙注浆扩散模型[A];盛世岁月——祝贺孙钧院士八秩华诞论文选集[C];2006年
10 张庆松;许振浩;李术才;;岩溶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与工程应用[A];全国地下工程超前地质预报与灾害治理学术及技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健;桩端后注浆浆液扩散机理及残余应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孙克国;注浆控制岩溶隧道突水地质灾害的机理和模拟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夏强;地下水不确定性问题的多模型分析方法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朱超;大瑞铁路罗家村隧道地质环境与工程稳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郭佳奇;岩溶隧道防突厚度及突水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黄戡;裂隙岩体中隧道注浆加固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D];中南大学;2011年
7 罗恒;注浆理论研究及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0年
8 郭密文;高压封闭环境孔隙介质中化学浆液扩散机制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9 舒志乐;隧道衬砌内空洞探地雷达探测正反演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於昌荣;砂砾地层盾构施工注浆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彦奇;超细水泥渗透特性微观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文娟;采动围岩运动规律与断层活动性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曾庆铭;煤炭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破坏机理和保护对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新凤;砂岩含水层富水性预测及水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帅;基于BOTDR技术的地下工程实时监测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6 范波;深部矿井构造探测与随机隙宽裂隙注浆模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叶勇;广州地区市政道路下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新工艺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杨志全;水泥浆液在小粒径砂石体中注浆理论及模拟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9 蔡兵团;超细硫铝酸盐水泥基注浆材料的应用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10 王亮;大水金属矿床井下近矿体帷幕注浆堵水技术研究[D];长沙矿山研究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惠生;;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基础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2 郝哲,何修仁,刘斌;基于岩体注浆理论的可靠性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3 申宝宏;矿井地质雷达在煤矿中的应用现状[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9年01期
4 肖书安,吴世林;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地质超前探测技术[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2期
5 姜志海;岳建华;刘志新;;矿井瞬变电磁法在老窑水超前探测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年04期
6 童立元,邱钰,杜广印,黄卫,刘松玉;高速公路下伏多层采空区注浆充填法治理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2年05期
7 李祝龙,梁乃兴,吴德平,景蔚君;聚合物水泥基材料的机理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5期
8 李向红,傅德明,张冠军;CCG注浆试验研究[J];工业建筑;2003年11期
9 高明中,余忠林;煤矿开采沉陷预测的数值模拟[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盛建龙,伍佑伦;基于分形几何理论的岩体结构面分布特征研究[J];金属矿山;2002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青林;;煤矿带压开采技术体系分析[J];硅谷;2013年18期
2 杜波;;平煤八矿二水平己组煤带压开采防治水研究[J];中国煤炭;2006年06期
3 李彩惠;;带压开采防治水技术及研究方向[J];煤矿开采;2010年01期
4 魏生强;;东曲矿+860水平带压开采的可行性分析[J];山西焦煤科技;2011年01期
5 张荣华;;新民煤矿1~#井~8#、9~#煤带压开采危险性分区[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2年01期
6 慕秀琴;;力拓煤矿下组10、11号煤层带压开采安全性评价[J];中国煤炭地质;2012年11期
7 刘刚峰;;峰峰王凤矿试验区带压开采解放下三层煤[J];煤炭科学技术;1979年11期
8 吉庆法;带压开采采取疏放防灾措施在方庄矿取得明显效果[J];中州煤炭;1991年01期
9 鹿守柱,吕福华,高国江,王德依;马庄煤矿上行带压开采的初步实践与认识[J];徐煤科技;1997年02期
10 王欣;;带压开采技术在曙光煤矿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王新;;带压开采技术体系[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2 李南骏;;张双楼煤矿西四采区带压开采防治水技术研究[A];全国煤矿复杂难采煤层开采技术[C];2012年
3 马积福;;太原东山煤矿带压开采方法初论[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卫萍;;兴隆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及带压开采分析[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5 张壮路;洪益清;田干;;赵各庄煤矿深部带压开采可行性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龙建军;;论带压开采在大坪矿井之实践[A];2007年赣皖湘苏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东庞矿试采下组煤(9~#煤)带压开采防治水技术研究[A];河北省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徐玲;李彦周;;开滦荆各庄矿9煤层顶板水综合防治技术[A];纪念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矿井地质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李新宏 李路;“沙曲矿带压开采防治水研究”通过评审[N];中国矿业报;2009年
2 张延颖;高承压岩溶含水层带压开采技术获突破[N];科技日报;2007年
3 韩亚春;朱庄煤矿“带压开采”技术防水患[N];经理日报;2009年
4 邢克强 李建民;攻克高承压岩溶含水层带压开采防治水技术[N];科技日报;2008年
5 韩亚春;实施带压开采 遏制矿井水害[N];中国煤炭报;2009年
6 记者 王新生邋通讯员 张延颖;葛泉矿防治水技术获新突破[N];中国矿业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耀青;带压开采岩体力水学理论与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03年
2 李昂;带压开采下底板渗流与应力耦合破坏突水机理及其工程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3 张蕊;带压开采底板构造裂隙带活化导渗机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永强;峰峰煤田万年矿带压开采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8年
2 刘跃东;带压开采工作面长度对底板破坏规律的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3 冯昊;带压开采下底板渗流与应力耦合破坏突水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4 常刚;高承压水上带压开采二_1煤构造扰动底板阻渗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5 白建军;带压开采条件下矿井岩溶水突水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059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005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