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抽采与煤自燃防治条件下工作面合理风量研究
本文选题:瓦斯抽采 + 煤自燃 ; 参考:《煤炭工程》2015年11期
【摘要】:为了确定特厚高瓦斯易燃煤层综放面临界供风量,根据SF6示踪气体及束管监测系统,实测了工作面的立体漏风及不稳定风量下的采空区遗煤氧化特征,并采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多变风量下风量对自燃"三带"的扰动关系。结果表明:漏入采空区又流出的风量占总风量的5.86%,经采空区漏入高抽巷风量占总风量的18.43%;风量增加对采空区自燃"三带"扰动区域主要表现在采空区中部及进风端,但总体呈现回风侧氧化带宽度增加最大,中部次之,进风侧最小;最后基于煤自燃防治及瓦斯抽采综合确定出工作面临界供风量为1100m3/min。
[Abstract]: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air supply rate of fully mechanized coal caving face to the boundary, according to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SF _ 6 tracer gas and beam tu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 oxidation in goaf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air leakage and unstable air volume are measured. Fluent software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disturbance relation of air volume to the "three zone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ount of air flowing out of goaf is 5.86% of the total air volume, and 18.43% of the total air volume is left out through the goaf, and the disturbance area of "three zones" of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 goaf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central part of goaf and the inlet wind end. On the whole, the width of the oxidation zone at the return air side is the largest, followed by the middle side, and the inlet side is the smallest. Finally, based on the coa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prevention and gas extraction synthesis, it is determined that the work faces an air supply volume of 1100m3 / min.
【作者单位】: 六盘水师范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黔教合KY字[2014]313);贵州省教育厅采矿工程重点学科(黔教高发[2013]140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4090,51106044) 六盘水师范学院校级基金项目(LPSSY201405)
【分类号】:TD75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褚廷湘;余明高;杨胜强;贾海林;;煤岩裂隙发育诱导采空区漏风及自燃防治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年01期
2 邵昊;蒋曙光;王兰云;吴征艳;王凯;;尾巷对采空区煤自燃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1期
3 吕文陵;杨胜强;徐全;程涛;黄金;何磊;;高瓦斯矿井孤岛综放采空区遗煤自燃综合防治技术[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0年05期
4 余明高;杜海刚;褚廷湘;张耀峰;;特厚易燃煤层初采期自燃危险区域判定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5 吴维权;魏国山;吕明飞;;基于风量调节的高瓦斯易自燃矿井火灾与瓦斯治理[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09期
6 杜海刚;褚廷湘;余明高;冯姗;;易燃煤层隅角封堵效应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7 卢平,张士环,朱贵旺,方恩才,范维澄,廖光煊;高瓦斯煤层综放开采瓦斯与煤自燃综合治理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8 张春;题正义;李宗翔;;内含瓦斯抑制条件下极限平衡区顶煤自燃模拟[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东;;超厚易自燃煤层放顶煤开采瓦斯治理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1期
2 朱红青;刘星魁;;采空区非间隔性注氮防火效果及施工参数[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3 张庆恒;;井下火源探测及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发展方向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2年06期
4 靳明;余淘;卢平;;煤层群下保护层开采卸压范围扩界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5 王伟;肖峻峰;卢平;;特厚易自燃煤层综放工作面采空区氧化自燃带分布规律模拟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6 黄优;王洪波;陈善乐;崔铁军;;基于颗粒流的U型通风下采空区发火过程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5年01期
7 张勋;王继仁;邓存宝;张效春;王雪峰;;多层采空区流场局部动态平衡数学建模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1期
8 张春;题正义;李宗翔;;基于采空区漏风量的遗煤温度预测模拟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9 王晔;王宁;康怀宇;梁俊芳;;采用工艺巷防止高瓦斯易自燃综放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探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贾宝山;尹彬;林立峰;张师一;;堵漏技术在无煤柱开采防火中的应用[J];火灾科学;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继仁;张春华;郝朝瑜;;瓦斯抽采与煤自燃预防相兼顾的分区动态平衡技术[A];探索建立煤矿区煤层气立体抽采与经济利用产业化体系,,推动煤矿瓦斯治理、立体抽采技术示范与煤层气资源综合利用——全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与通风安全技术现场会煤矿瓦斯抽采与通风安全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邵昊;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双层遗煤均压通风系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李宗翔;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瓦斯与自燃耦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3 郝世俊;煤矿井下大直径定向钻孔的成孔工艺及瓦斯抽采效果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7年
4 刘星魁;沿空侧碎裂煤柱耗氧升温的特征研究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2年
5 宋万新;含瓦斯风流对煤自燃氧化特性影响的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6 常绪华;采空区煤自燃诱发瓦斯燃烧(爆炸)规律及防治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7 余陶;采空区瓦斯与煤自燃复合灾害防治机理与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8 汪月伟;近距离煤层同采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家彪;新安矿采空区高位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郑中亚;下沟矿高瓦斯综放面采空区自燃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3 邵炜航;基于网络解算的采空区漏风分析可视化实现[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4 李明珠;凤凰山矿沿空留巷Y型通风方式下采空区漏风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5 宋国良;大水头煤矿东113工作面瓦斯涌出及其特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6 康雪;上隅角瓦斯治理及采空区漏风流场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7 顾润红;综放采空区3D空间非线性渗流及瓦斯运移规律数值模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8 周世轩;高位巷瓦斯抽采诱导浮煤自燃影响效应及防治技术[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9 赵志军;基于瓦斯抽采对浮煤自燃供氧动力效应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曹旭光;阻化泡沫防治煤自燃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精彩,文虎,张辛亥,邓军;综放面巷道煤层自燃危险区域判定方法[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王汉民,胡海军,赵传浩;高瓦斯厚煤层有排瓦斯尾巷工作面的发火特点及防治[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年02期
3 李树刚;张伟;邹银先;林海飞;徐红;;综放采空区瓦斯渗流规律数值模拟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2期
4 孙九良;程方霖;李长杰;;华丰煤矿1409大倾角综放面采空区漏风规律分析及防治对策[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年04期
5 李尚国;陆伟;侯敬伟;张国军;刘永军;;根据氧气浓度和压实区距离确定低瓦斯矿井自燃三带范围[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3期
6 刘剑,黄伯轩;用三维渗流分析采场气体流动状态[J];阜新矿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3期
7 李贵生;;预注阻化液预防采空区遗煤自然发火技术的应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刘树弟;刘涛;;束管系统在采空区自燃规律研究中的应用[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陈立;郭鑫禾;武江河;;综放面采空区遗煤自燃“三带”范围的预测[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冯小平;采空区高温点位置确定的计算机模拟分析[J];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宗翔;高瓦斯易自燃采空区瓦斯与自燃耦合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灿;易自燃煤层无煤柱开采自燃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2 鄢云龙;南屯93_上03“孤岛”综放面煤自然预测及预防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虎,许满贵,李莉,代爱萍;煤自燃的热量积聚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余明高,贾海林,潘荣锟;乌达矿区煤自燃预测标志气体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3 肖e
本文编号:20366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036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