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钢管内甲烷爆炸火焰厚度和压力发展特征
[Abstract]:By building a non adiabatic open steel tube with a length of 20m and a cross section of 0.08m x 0.08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lame and pressure development after the explosion of methane and air are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ongest time of the flame signal corresponds to a moment in the flame front reaction zone,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flame signal is in the preheating zone of the flame forward. When the beginning time is close, the flame arrival time of a point should be chosen as the time of arrival of the flam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distance from the fire source, the thickness of the flame appears to be thinner and then thicker, and the maximum overpressure decreases first, then increases, then decreases, and the flame propagation speed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of non adiabatic open pipe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explosion overpressure and the velocity of flame propag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mechanism of methane explosion and the research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作者单位】: %E7%85%A4%E7%82%AD%E8%B5%84%E6%BA%90%E4%B8%8E%E5%AE%89%E5%85%A8%E5%BC%80%E9%87%87%E5%9B%BD%E5%AE%B6%E9%87%8D%E7%82%B9%E5%AE%9E%E9%AA%8C%E5%AE%A4;%E4%B8%AD%E5%9B%BD%E7%9F%BF%E4%B8%9A%E5%A4%A7%E5%AD%A6%E5%AE%89%E5%85%A8%E5%B7%A5%E7%A8%8B%E5%AD%A6%E9%99%A2;" target="_blank">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4008) 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KJ2015A06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5M571913)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SKLCRSM14KFB07) 安徽理工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ZY530)
【分类号】:TD71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从银,何学秋;瓦斯爆炸火焰厚度及其持续时间的实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1年08期
2 林柏泉,张仁贵,吕恒宏;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规律及其加速机理的研究[J];煤炭学报;1999年01期
3 林柏泉,桂晓宏;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厚度测定及其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J];实验力学;2002年02期
4 林柏泉,陈伯辉;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厚度的实验室测定及其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5 林柏泉,周世宁,张仁贵;障碍物对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和爆炸波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宝兴,经建生;中小煤矿的瓦斯爆炸危险性不比大煤矿大[J];安防科技;2004年04期
2 王宝兴,经建生;煤矿瓦斯燃烧是怎样引起的?[J];安防科技;2004年05期
3 王宝兴,经建生;瓦斯断电仪不是预防煤矿瓦斯爆炸的必要措施[J];安防科技;2004年06期
4 郭玉森;王德元;吴传始;;龙永煤田矿井瓦斯含量分析及防治对策[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5 李小东;白春华;刘庆明;;Effects of Obstacles on Flame Propagation Behavior and Explosion Overpressure Development During Gas Explosions in a Large Closed Tube[J];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07年04期
6 陈新华;;炮孔最佳堵塞结构参数的确定[J];爆破;1993年03期
7 陈虎林;李广新;任新见;;坑道口部内爆炸情况下扩散室中冲击波的数值分析[J];爆破;2010年03期
8 孙长寿;防止空气冲击波对爆破网路破坏的方法及在矿山中的应用[J];爆破;1995年04期
9 李秀地,郑颖人,李列胜,郑云木;长坑道中化爆冲击波压力传播规律的数值模拟[J];爆破器材;2005年05期
10 王启睿;张晓忠;孔福利;张福明;;坑道中木格栅消波器的消波效应试验研究[J];爆破器材;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林柏泉;朱传杰;;煤矿井下巷道拐角效应及其对瓦斯爆炸传播的影响作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孙金华;陈栋梁;;不同浓度甲烷/空气预混火焰结构特征[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贾智伟;景国勋;程磊;杨书召;;瓦斯爆炸冲击波在管道截面变化情况下传播特性实验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华;邓军;葛岭梅;;矿井瓦斯爆炸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任新见;张晓忠;曾宪明;王勇;;岩石中不同封闭程度浅埋爆炸地表地震动参数试验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金骥良;;拆除爆破中的压缩空气冲击波[A];第八届全路工程爆破学术会议铁道工程爆破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书召;受限空间煤尘爆炸传播及伤害模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程磊;受限空间煤尘爆炸冲击波传播衰减规律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杨应迪;瓦斯爆炸对矿井通风网络的动力效应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4 朱传杰;爆炸冲击波前流场扬尘特征及其多相破坏效应[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毕明树;开敞空间可燃气云爆炸的压力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6 王志荣;受限空间气体爆炸传播及其动力学过程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7 杨国刚;轴对称约束条件下可燃气云爆燃强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徐景德;矿井瓦斯爆炸冲击波传播规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3年
9 刘义;甲烷、煤尘火焰结构及传播特性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陈东梁;甲烷/煤尘复合火焰传播特性及机理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会启;煤与瓦斯突出冲击波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小雷;受限空间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精细结构特性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明;管道内甲烷/空气预混火焰加速传播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赵万里;高压瓦斯泄放自燃实验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笑言;多孔材料对管道内火焰传播抑制的数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武巍;20L球形气体(液体蒸气)、粉尘多功能爆炸实验装置控制部分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7 王志青;敞口与闭口条件下甲烷爆炸特性对比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8 潘鹏飞;复杂障碍物对瓦斯爆炸影响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9 胡立双;20L球形气体(液体蒸气)、粉尘多功能爆炸实验装置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10 孟璐;立体障碍物对瓦斯爆炸影响的实验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晓利,李鸿志,,叶经方,刘殿金;障碍物对铝粉火焰加速作用的实验研究[J];爆炸与冲击;1995年01期
2 林柏泉,张仁贵,吕恒宏;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规律及其加速机理的研究[J];煤炭学报;1999年01期
3 孔文俊,张孝谦,周向阳;CH_4/O_2/N_2预混、层流、稳态火焰反应机理分析[J];燃烧科学与技术;1998年02期
4 林柏泉,周世宁,张仁贵;瓦斯爆炸过程中激波的诱导条件及其分析[J];实验力学;1998年04期
5 林柏泉,陈伯辉;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厚度的实验室测定及其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6 林柏泉,周世宁,张仁贵;障碍物对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和爆炸波的影响[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应书;杨雄;沈民;张辉;刘文海;李永玲;郭广栋;葛铭霞;;低气压富氧环境对薄壁材料火焰传播速度的影响[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0年03期
2 曹文娟;杜文锋;;浸油沙层火焰传播速度研究[J];火灾科学;2012年04期
3 董惠,邹高万,郜冶;影响木材火焰传播速度特征量的实验研究[J];应用科技;2005年07期
4 孔德虹,邓煦帆,梁宁元;层流中粉尘的火焰传播速度[J];东北工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5 张波,傅维标;二甲醚火焰传播速度的实验研究[J];燃烧科学与技术;2005年02期
6 王启;严荣松;渠艳红;;二甲醚火焰传播速度的试验研究[J];煤气与热力;2007年03期
7 杨宏e
本文编号:2126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12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