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法的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以潞安矿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9-03-28 20:47
【摘要】:为避免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的传统评价方法对于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以及主观赋权所存在的不足,以潞安矿区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熵值法的改进突变级数法并用于对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在系统分析该矿区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以该矿区5个典型生产矿井为例,首先根据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特点,构建了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熵值法确定同层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然后利用突变级数法中的归一化公式计算出不同矿井的总突变隶属度值,最后运用转化后的等级标准对该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避免了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而且能够定量区分出同一层次指标的重要程度;该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地野外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可为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Abstract]:In order to avoid the deficiency of traditional evaluation method of mine geological hazard risk for calculating the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 and subjective weight, take Lu'an mining area as an example. In this paper, an improved catastrophe series method based on entropy method is proposed and used to evaluate the geological hazard of mine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main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is mining area, taking five typical production mines in this mining area as examples, the risk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of mine geological hazards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mines. Secondly, the entropy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in the same layer, and then the normalized formula of the catastrophe series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total catastrophe membership value of different mines. Finally, the risk of geological hazards in this mining area is evaluated by using the transformed grade standar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not only avoids the subjectivity of artificial determination of weights, but also can quantitatively distinguish the importance of the same level of indicators;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this method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results, which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mine geological hazard risk assessment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基金】:山西省矿业权价款地质勘查项目(编号:2009-070)
【分类号】:P694;TD7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红江;李夕兵;高科;;突变级数法在采空区塌陷预测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6期

2 贾贵义;全永庆;黎志恒;梁收运;蒋魁;刘德玉;杨亚兵;;基于组合赋权法的白龙江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J];冰川冻土;2014年05期

3 宋小园;朱仲元;韩永明;赵振亚;刘艳伟;焦玮;;基于改进的突变级数法在复垦区土壤恢复评价中的应用[J];干旱区地理;2014年05期

4 侯造水;贾明涛;陈娇;;基于突变级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长沙市生态安全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5年02期

5 高振兴;赵江平;郭进平;王雪妮;;基于突变理论的尾矿库安全评价[J];金属矿山;2009年12期

6 刘长春;郭付三;袁巧红;殷坤龙;;金属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研究——以豫西枣乡峪乱石沟矿山为例[J];金属矿山;2010年06期

7 郭彬;薛希龙;徐敏;;改进层次聚类法在矿山岩体分级中的应用[J];金属矿山;2011年11期

8 史冬梅;杨风暴;王肖霞;;尾矿坝风险评估中指标相关性权重的确定[J];金属矿山;2014年11期

9 徐德宝;曹始友;徐孚效;陈永新;;基于突变理论的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J];煤矿安全;2014年12期

10 罗德江;吴尚昆;郭科;;基于组合权-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J];金属矿山;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黄岑丽;潞安矿区煤炭开采对地质环境影响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君;唐红梅;罗红;;南山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评价[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刘汉湖;;RS与GIS支持下的汶川县城周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J];中国地质;2012年01期

3 王耕;丁晓静;高香玲;高红娟;王利;;大连市主要自然灾害危险性评价[J];地理研究;2010年12期

4 殷坤龙;陈丽霞;张桂荣;;区域滑坡灾害预测预警与风险评价[J];地学前缘;2007年06期

5 薛凯喜;刘东燕;赵宝云;胡艳香;;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模糊模式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J];地球与环境;2011年01期

6 张桂荣;殷坤龙;陈丽霞;;浙江省永嘉县区域滑坡灾害人口易损性评价和伤亡风险预测[J];地质科技情报;2007年04期

7 张云海;马雁军;孙财涛;刘庆婺;;灰色聚类评价在经济区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S1期

8 郭进平;王雪妮;程平;;基于不确定语言信息的尾矿库安全综合评价方法[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叶金玉;林广发;张明锋;;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陈玉;蔺启忠;王钦军;;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模型综述[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袁福香;李忠辉;王立昌;陈雷明;;吉林省主要农作物病虫害风险防御区划[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2 陈玉;蔺启忠;王钦军;;区域地质灾害评价模型综述[A];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灾害防治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郭崇兰;徐晓霞;周显信;巩在武;;基于模糊聚类的热带气旋灾害灾情识别研究[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郗蒙浩;赵秋红;姚忠;田静;;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综述[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的信息技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2014年

5 李伟;张目;贺颖;杨文涛;甘罗佳;;基于Choquet模糊积分的毕节地区干旱灾害风险评价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Symposium of Risk Analysis and Risk Management in Western China[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洪涛;甘肃中南部滑坡、泥石流灾害机制及防灾可持续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牛全福;基于GIS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王正帅;老采空区残余沉降非线性预测理论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张桂荣;基于WEBGIS的滑坡灾害预测预报与风险管理[D];中国地质大学;2006年

5 张以晨;吉林省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综合研究及预报预警系统建设[D];吉林大学;2012年

6 李杰林;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寒区岩石冻融损伤机理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邵勇;采空区多灾耦合作用下的隧道稳定性分析[D];南京大学;2012年

8 王福恒;基于GIS的区域公路边坡灾害评价与预测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9 彭帅英;高速公路下伏多层采空区地表沉陷数值模拟及预测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马常春;青岛地区汛期突发性地质灾害现状、机理及预报预警[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彪;应用FLAC3D研究分析尾矿堆积坝渗流稳定性[D];南昌大学;2010年

2 许林艳;空间分析方法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卉;基于西安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地方政府作用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刘欢;白银煤矿区矿山地质灾害遥感监测及危险性评价[D];中南大学;2011年

5 韦浩;多元回归分析法在滑坡空间预测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11年

6 闫方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运城盆地地裂缝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7 赵伟华;基于数量化理论的地震次生崩滑灾害评价模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8 邓韧;大瑞铁路高黎贡山越岭段(高地震烈度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9 高振兴;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尾矿坝稳定性数值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谭永蓝;企业危机管理预警系统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跃东;向钒;赵家厚;;安徽省休宁县地质灾害调查与研究[J];安徽地质;2006年03期

2 王洪翠;吴承祯;洪伟;何东进;林琴琴;王萍兰;陈灿;;P-S-R指标体系模型在武夷山风景区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3期

3 申艳萍;郭长虹;王谦;;河南省城市生态安全评价及生态安全模式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3期

4 匡乐红;徐林荣;刘宝琛;;组合赋权法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权重[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5 邱文;郭东罡;上官铁梁;;浅析山西乡镇煤矿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4期

6 阮沈勇,黄润秋;基于GIS的信息量法模型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J];成都理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孙书勤;黄润秋;;遂宁城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巴仁基;王丽;郑万模;李宗亮;李明辉;刘宇杰;倪化勇;徐如阁;;大渡河流域地质灾害特征与分布规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9 张永红;张继贤;龚文瑜;;基于SAR干涉点目标分析技术的城市地表形变监测[J];测绘学报;2009年06期

10 陈晓红,彭佳,吴小瑾;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模型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黎炜;煤矿充填复垦区土壤肥力质量变化与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向喜琼;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风险管理[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齐旭明;长沙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2 单宜虎;区域城镇化进程中的生态安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2年

3 张鹏;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综合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吕洪德;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张丽;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定量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李戎凤;马家塔复垦区土壤质量评价及生态效益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7 任洋;高地应力公路隧道施工阶段围岩分级方法研究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8 李国光;周至县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9 丁琳;基于突变级数法的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建峰;浚县国土资源局狠抓汛期非煤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9期

2 李毅,李蘅,张静;我国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和勘查防治方法[J];矿产与地质;2004年01期

3 张琦,王文武,王生志,邢岩,荆友广;辽宁省主要矿山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探讨[J];化工矿产地质;2004年01期

4 杨志刚;;矿山地质灾害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08年03期

5 秦定明;;矿山地质灾害分析及防治[J];中国矿山工程;2009年02期

6 衣昊鹏;姜震;;矿山地质灾害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4期

7 晏友明;黄国佑;;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浅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18期

8 林芳;郭守权;;浅析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5期

9 王文勇;;浅析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5期

10 闫荣荣;张雪梅;;我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投融资多元化模式探索[J];中国矿业;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钦军;陈玉;蔺启忠;;矿山地质灾害高分辨率遥感监测方法研究——以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煤矿为例[A];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灾害防治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毛琼;毛英;李芳;高翠欣;扬凯;邹光富;;中国西南地区主要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防治对策[A];2010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李巧莲;;谈当今矿山地质灾害及监测防控技术[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4 孙长生;张浩;;区域矿山地质灾害研究[A];中国采选技术十年回顾与展望[C];2012年

5 余晓辉;;矿山地质灾害的勘查与防治技术探讨[A];鲁冀晋琼粤川辽七省金属(冶金)学会第十九届矿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地质测量卷)[C];2012年

6 包四根;;金川矿山地质灾害及预防措施[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7 王颖;;辽宁省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及趋分析[A];全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与灾害防治技术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金奇慕;;江西省矿山地质灾害[A];2007年赣皖湘苏闽五省煤炭学会联合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明章;吴兴付;;安徽省矿山地质灾害[A];加强地质工作 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何彩艳;;探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新机制[A];2014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文奇;柞水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N];商洛日报;2007年

2 特约记者 邢云鹏 记者 薄云山;太原投入1.4亿元防治矿山地质灾害[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年

3 冯利;我国矿山地灾治理试验工程动工[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4 昝雅文;共同搞好抚顺矿山恢复和治理[N];抚顺日报;2008年

5 特约记者 邢云鹏 记者 薄云山;太原拟出台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保证金管理办法[N];中国矿业报;2009年

6 郭小勇 高元兵;为了矿山更和谐[N];中国矿业报;2011年

7 张建军 陈韬 吴银涛;“险情一出现,方案就用上”[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8 记者 刘培现;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有法可依[N];大同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赵雷 李广涛;全国政协委员杨维刚: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N];中国黄金报;2008年

10 特约记者 邢云鹏 记者 薄云山;太原全力预防矿山地质灾害[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韩伟民;预警系统在矿山地质灾害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杜瑞玲;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矿山地质灾隐患判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祝司永;海州露天矿矿山地质灾害成因及治理措施[D];吉林大学;2013年

4 高佳;基于GIS的铜川市矿山地质灾害信息系统设计[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5 韦猛;峨眉水泥厂矿山地质灾害评价与施工控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92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4492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3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