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安全工程论文 >

二亩沟煤矿开采降压疏水对洪山泉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8 03:19
【摘要】:以平遥二亩沟煤矿为例,分析了洪山泉域和井田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考虑对11号煤层带压区采取降压疏水措施,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预测其对洪山泉岩溶地下水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井田开采突水系数为0.06~0.07 MPa/m的井田中东部地段布设1口疏水降压井,排水110 d后,模拟区最大水位降深约54 m,影响半径约2 056.77 m,影响面积约13.29 km2,表明降压疏水会对洪山泉域岩溶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可为煤矿开采与地下水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
【图文】:

分布图,突水系数,分布图


岩溶发育不均匀,地下水位变化幅度较大,井田范围内奥灰水位标高约为918~922m,地下水流向整体为由东北向西南。4号煤层底板标高为780~1290m,9号煤层底板标高为730~1280m,11号煤层底板标高为720~1260m。井田内各开采煤层部分地段位于奥灰岩溶水位标高之下,开采煤层将受到奥灰岩溶水的不同程度威胁[10-12]。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煤层突水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各煤层突水系数。11号煤层可以划分为不带压区、带压安全区(突水系数为0~0.06MPa/m)、带压危险区(突水系数为0.06~0.07MPa/m)3个区,见图1。图111号煤层突水系数分布图2数值模拟计算2.1水文地质概念模型1)含水层结构概化。将奥陶系碳酸盐类岩溶裂隙含水岩组,包括奥陶系峰峰组、马家沟组灰岩含水层作为目标含水层,依据二亩沟煤矿钻孔资料揭露,本地区奥陶系中统峰峰组上部为白云质泥灰岩夹薄层灰岩,底部为角状泥灰岩,层厚约185m;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为泥灰岩、泥质灰岩互层和灰黑质纯厚层石灰岩,揭露厚度138m。模拟区大部覆盖石炭、二叠系碎屑岩,局部有第四系松散层覆盖,目标含水层上部为石炭系本溪组隔水层;在西南部为奥陶系灰岩出露,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下部为奥陶系下统隔水层,具有良好的隔水能力,阻断了目标含水层与其下部含水层的水力联系。根据参数敏感性分析,并取被导通含水层中最不利的水文地质参数代替这个含水层的各项参数。2)模型边界概化。根据洪山泉域实测奥陶系岩溶水水位等值线流向和大小,将洪山泉域东部边界线概化后作为模拟区东部边界,距井田内带压区最小距离约0.5km;洪山泉域西部边界线概化后作为模拟区西部边界,距煤矿西部矿界最小距离约16.5km;洪山泉域北部边界线概化后作为模拟区北部边界,距煤矿北部矿界最?

等值线图,初始水位,等值线图,边界


源汇项,m/d;n为边界的外法线方向;Kn为边界法线方向的渗透系数,m/d;q为渗流区二类边界上的单位宽度流量,m3/d;Γ2表示第二类边界。2.3模型识别选择2012年3月12日至9月3日作为模型的识别阶段,将水文地质调查和抽水试验得到的水文地质参数、边界条件、水头初始条件作为模型调参的初始值,运行预报模型,用实测水位和计算水位进行拟合分析,如果计算水位与实测水位相差很大,则根据参数变化范围和实际水位差值,重新给定一组参数,再进行迭代计算,直至二者拟合较好为止。模拟区边界及初始水位情况如图2所示。图2模拟区边界及初始水位等值线图通过调参计算,实测水位和计算水位等值线拟合结果较好,说明含水层概化、参数选择符合实际。其中渗透系数和弹性释水系数调参结果如下:Ⅰ区分别为7.03m/d和0.000208;Ⅱ区分别为5.35m/d和0.000198;Ⅲ区分别为4.83m/d和0.000185;Ⅳ区分别为4.83m/d和0.000169。分区情况如图3所示。图3模拟区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图2.4预测分析11号煤层于井田中东部和东北部的突水系数大于0.06MPa/m(构造破坏带临界突水系数),最大突水系数为0.07MPa/m,在地质构造破碎带开采时有可能对奥陶系岩溶水产生影响。假设要对11号煤层突水系数为0.06~0.07MPa/m的地段进行开采,从安全角度考虑,需采取疏水降压措施,根据疏排水假设和计算分析,带压段11号煤层开采前,需布设1口降压抽水井(J1),单井抽水量为500m3/d(参考当地实际情况),提前60d进行预疏排水。井田中东部突水系数大于0.06MPa/m采区开采时间为50d,加上提前60d进行疏水降压,总排水时间为110d。抽水60d后研究区内形成以J1为中心的漏斗,漏斗中心的水位降深约为32m,往上、下游水位降深逐渐变小,上游的最大影响距离约0.7km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永平;王维泰;;中国北方岩溶水系统划分与系统特征[J];地球学报;2010年06期

2 王宏义;黄小丹;滕飞;;洪山泉域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探讨[J];地下水;2008年01期

3 崔佳星;;区域性疏水降压防治水技术研究[J];地下水;2012年01期

4 张风达;孟祥瑞;高召宁;;煤层底板导升突水机理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3年02期

5 张强;董青红;陈凯;刘飞;粟梅;;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的可拓评判及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4年04期

6 王梦玉;章至洁;;北方煤矿床充水与岩溶水系统[J];煤炭学报;1991年04期

7 李静;洪山泉流量动态系统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4年02期

8 乔小娟;李国敏;周金龙;都洁;杜成元;孙中惠;巫润建;;采煤对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分析——以山西太原西山煤矿开采区为例[J];水资源保护;2010年01期

9 张君;;煤矿开采对神头泉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J];山西水利;2011年09期

10 胡娇敏;汤友谊;吴明新;严长德;;平煤四矿寒武系灰岩水突水性分析及疏水降压实践[J];中州煤炭;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艳;;山区煤矿开采对区域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徐瑞英;;疏水降压防治矿井水害技术概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26期

3 黄春阳;孙超;;广西黑水河流域岩溶水系统结构及其概念模型[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15期

4 赵春红;李强;梁永平;许亮;王维泰;卢海平;唐春雷;;北京西山黑龙关泉域岩溶水系统边界与水文地质性质[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03期

5 许雅琴;齐永强;钟晔;王树芳;何锦;;北京房山黑龙关泉对7.21特大暴雨的水文响应研究[J];工程勘察;2014年04期

6 潘晓东;唐建生;苏春田;;鲁中南地区岩溶水系统模式——以泰安市岱岳区为例[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7 邹胜章;李录娟;卢海平;刘芹芹;苏春田;朱丹尼;;岩溶地下水系统防污性能评价方法[J];地球学报;2014年02期

8 郝文霞;;张家口市坝下山区岩溶水的富集规律研究[J];地下水;2014年04期

9 杨秀丽;罗维;刘秀伟;罗和平;犹俊;;煤矿集中开采区水环境污染源类型及防治对策——以贵州毕节织河矿区为例[J];贵州地质;2014年03期

10 黄冠华;刘九羊;李涛;匡亚莉;;小球藻捕集高浓度CO_2培养工艺的初步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乔伟;矿井深部裂隙岩溶富水规律及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朱锋;北京西山奥陶系岩溶水数值模拟及地下水开采环境效应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W,

本文编号:2684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684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6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