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港通航安全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06 20:06
本文关键词:岚山港通航安全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海上交通越来越繁忙,我国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并且海上对外贸易日益增多,港口吞吐量剧增。一方面,近年来,港口快速发展,大规模工程投入建设,使得港口水域的通航环境变得复杂,通航安全问题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进出港口的船舶数量和种类增多,船舶吨位变大,导致港口水域的船舶之间会遇概率增大,船舶避让难度加大,发生海上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和危害性加剧。港区经济的不断发展,港口吞吐量的剧增以及航运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港口水域的通航环境日益复杂甚至不断恶化,港口水域海上交通事故发生频繁,事故带来严重的后果,既影响了港口水域的通航环境,也破坏港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事故危及了人的生命安全和船舶航行,产生了非常重大的财产损失。针对岚山港区水域的特点,结合该水域通航环境的新情况,本文开展岚山港区通航安全风险评价研究,旨在根据港口建设和发展、船舶流量增加的新情况,对通航安全进行有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有效监管对策。由于对岚山港区船舶通航安全带来影响的各风险因子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单纯的一种通航风险评价方法不能全面合理的诠释港口水域通航安全风险因子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因此,本文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较全面的反应出岚山港区水域通航安全风险因子影响程度及整体状况,对岚山港区进行通航安全评价,并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岚山港区现状,提出安全合理的海上通航安全防范措施。
【关键词】:通航安全 安全评价体系 模糊综合评价 AHP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U69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3 本文主要工作13-16
- 1.3.1 主要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14
- 1.3.3 技术路线14-16
- 第2章 通航安全评价综述16-21
- 2.1 安全评价概述16-17
- 2.1.1 安全评价的定义16
- 2.1.2 安全评价的原则16-17
- 2.2 评价方法的确定17-20
- 2.2.1 层次分析法介绍17-19
- 2.2.2 模糊综合评价法19-20
- 2.3 岚山港区通航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20-21
- 第3章 岚山港船舶通航及监管现状21-37
- 3.1 港区概况21-22
- 3.1.1 港口现状21-22
- 3.1.2 港口规划22
- 3.2 自然环境现状22-25
- 3.2.1 气象22-23
- 3.2.2 水文23-25
- 3.3 航道概况25-27
- 3.3.1 航道现状25-26
- 3.3.2 航道规划26-27
- 3.4 锚地概况27-29
- 3.4.1 锚地现状27-29
- 3.4.2 锚地规划29
- 3.5 交通流现状29-31
- 3.5.1 港区船舶流量29-30
- 3.5.2 进出岚山港水域的船舶流量分析30-31
- 3.6 交通事故统计分析31-34
- 3.6.1 事故种类分布31-32
- 3.6.2 多年事故月分布特征32
- 3.6.3 事故原因32-34
- 3.7 监管情况34-37
- 3.7.0 VTS系统34
- 3.7.1 引航系统34-35
- 3.7.2 航标系统35-36
- 3.7.3 相关管理规定36-37
- 第4章 通航安全风险评价37-49
- 4.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通航安全风险评价37-43
- 4.1.1 通航风险评价层次分析结构模型37-38
- 4.1.2 构造项目的递阶层次结构,建立层次结构图38-39
- 4.1.3 构造判断矩阵39-41
- 4.1.4 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41-42
- 4.1.5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42-43
- 4.2 模糊综合评价43-47
- 4.3 岚山港区通航安全评价结果分析47-49
- 第5章 通航安全及监管对策49-62
- 5.1 自然环境影响对策49-51
- 5.1.1 针对能见度影响的措施49-50
- 5.1.2 针对风的影响的措施50
- 5.1.3 针对涌浪的影响的措施50
- 5.1.4 针对流的影响的措施50-51
- 5.2 航道条件影响对策51-54
- 5.2.1 航道水深设计51-52
- 5.2.2 航道宽度设计52-53
- 5.2.3 弯曲航道及交叉航道53-54
- 5.3 港口规划建议54-56
- 5.4 锚地影响对策56-57
- 5.4.1 锚地水深56
- 5.4.2 锚地功能56-57
- 5.5 安全管理和应急管理保障措施57-58
- 5.5.1 强化VTS系统57-58
- 5.5.2 安全管理建议58
- 5.5.3 应急管理建议58
- 5.6 交通管理措施58-59
- 5.6.1 针对交通流量的措施58
- 5.6.2 针对障碍物影响的措施58-59
- 5.6.3 针对助航标志的措施59
- 5.7 事故多发水域船舶监管措施59-62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62-63
- 6.1 结论62
- 6.2 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67
- 作者简介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浩亮;模糊数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J];建井技术;1994年Z1期
2 方泉根,王津,A.Datubo;综合安全评估(FSA)及其在船舶安全中的应用[J];中国航海;2004年01期
3 池弘福;丁天明;;交叉航道通航安全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年08期
本文关键词:岚山港通航安全评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95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289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