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过滤器干预对控制哮喘儿童家庭颗粒物浓度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7 09:30
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对儿童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及烟草烟雾是儿童哮喘病恶化的重要环境诱因,欧美国家采用高效过滤器的空气净化机作为控制颗粒物的主要技术手段,但对颗粒物浓度控制的有效性研究、过滤系统性能的评价体系目前尚不完善;改善过滤器干预性能的措施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我国对哮喘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室外颗粒物的影响,室内颗粒物研究主要在颗粒物浓度采集的实验分析和模型预测,鲜有研究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提出有效的干预控制方法和技术手段。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1)通过实验研究分析室内空气环境中的颗粒物在不同干预条件下的差异。将干预条件分为:有/无高效过滤器、高效过滤器干预前/后、是/否存在空调、是/否存在烟草烟雾、短/长期。将126户参与家庭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社区保健工作者的随访;标准组,随访及高效过滤器;加强组:随访、高效过滤器及窗式空调。在完成房屋现场勘察及看护者调研后,对哮喘儿童卧室内进行了高效过滤器干预下的颗粒物浓度采样、检测及实验分析。采样时间包括基线周和季节性回访周(共346周),主要参数为:颗粒物日平均克重、颗粒物计数浓度(0....
【文章来源】:东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一l颗粒物浓度分布模式与气溶胶动力学直径[87]
的控制[l’4]。选用高效、低阻、容尘量大、过滤风速适中、处理风量大、制造安装方便、价格低的过滤器[l’51。室内空气污染控制中的中央空调,应选用效率较高的新风过滤器,能明显降低回风、主过滤器的负荷,大大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选用合适的空气过滤器,才能有效地去除灰尘颗粒;空调系统中只有安装效率足够高地空气过滤器,并按时更换,正常运行,才能保证室内空气质量[‘’7,”“]。目前,室内颗粒物分布的机理模型尚未完全建立,颗粒物的穿透、沉降和二次悬浮研究结果存在很多差异〔’‘”]。由于关于空气颗粒运动分布的研究尚无完善理论或手段,采用数值模拟求解颗粒物运动轨迹,并提出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室内颗粒物控制可能是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0]。相关室内颗粒物控制研究指出室内颗粒物源解析有助于针对性地进行空气污染控制与净化【‘2’]。关于颗粒物净化技术的过滤材料选用方面,目前可用于暖通空调通风系统的滤料有熔喷/针刺非织造滤料、玻璃纤维滤料、驻极体滤料。目前,常用的过滤材料按照过滤方式可分为:表面过滤、表层过滤和深层过滤,见图l一3。
加强组儿童卧室的窗式空调于2010年的5月和6月安装完毕,并指导看护者如何使用高效过滤器及空调。每周采样家庭数一般为6一10户,本课题共有346个(周)检测样本。图2一1给出了底特律市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家庭房屋所在位置,主要高速公路及二级公路。表2一1按照季节划分的检测家庭数TableZ一 1NumberofhouseholdseomPletingsamPlingbyseasons季节基线采样季节性回访采样采样总数对照组标准组加强组对照组标准组加强组对照组标准组加强组总计 1153529191933710551509519179 l324jr 412531941274137254535196犯 29737 453590361 21315924133巧18 221843 14112642309春(03月一05月)09夏(06月一08月)09秋(09月一11月)09冬(12月一02月)10春(03月一05月)10夏(06月一08月)10秋(09月一10月)总训- 3747万二价.’-多/。矛}nle作enl幻 nSn任s斗cond刁了丫poads介lmar丫只o3d, Detro!tCltyL.附t‘ 02,7父弓匀OM代盯‘t,自图2一1研究家庭的地理位置,主要高速及二级公路FigureZ一 1Studyhomeslocations, majorhighways, andseeondaryStteC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J]. 徐亚,赵金平,陈进生,张福旺.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1(01)
[2]A市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相关性分析[J]. 翟秋敏,郭志永,王海荣,沈娟,李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3]室内颗粒物分布运动的研究进展[J]. 刘祥宝,张金萍,朱琳琳.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9(05)
[4]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时空分布分析[J]. 王琨,王文帅,李宏伟,袁春欢,刘洋,黄丽坤.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02)
[5]上海市郊区大气细颗粒和超细颗粒物中元素粒径分布研究[J]. 林俊,刘卫,李燕,包良满,李玉兰,许忠扬,吴伟伟,陈栋梁,何伟. 环境科学. 2009(04)
[6]室内空气污染对儿童哮喘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李红,徐东群. 卫生研究. 2009(02)
[7]烟草烟雾对室内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J]. 吴伟伟,许忠杨,赵桂芝,林俊,刘卫,李燕.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01)
[8]吸烟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J]. 陈宇炼,唐加林,张敏会,周闰.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12)
[9]空气花粉浓度与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研究[J]. 李俊,王洪源,张志刚,王旗.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06)
[10]广州地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特征及来源解析[J]. 崔明明,王雪松,苏杭,张远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博士论文
[1]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特征及来源判识[D]. 董雪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2]抚顺城区大气悬浮颗粒物污染及其对小学生肺功能和城市人口部分疾病死亡率影响的研究[D]. 林刚.中国医科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机理[D]. 赵文慧.首都师范大学 2008
[2]居室空气污染物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研究[D]. 阎华.新疆医科大学 2008
[3]鞍山市空气污染与儿童哮喘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D]. 孙炜.中国医科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00632
【文章来源】:东华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一l颗粒物浓度分布模式与气溶胶动力学直径[87]
的控制[l’4]。选用高效、低阻、容尘量大、过滤风速适中、处理风量大、制造安装方便、价格低的过滤器[l’51。室内空气污染控制中的中央空调,应选用效率较高的新风过滤器,能明显降低回风、主过滤器的负荷,大大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选用合适的空气过滤器,才能有效地去除灰尘颗粒;空调系统中只有安装效率足够高地空气过滤器,并按时更换,正常运行,才能保证室内空气质量[‘’7,”“]。目前,室内颗粒物分布的机理模型尚未完全建立,颗粒物的穿透、沉降和二次悬浮研究结果存在很多差异〔’‘”]。由于关于空气颗粒运动分布的研究尚无完善理论或手段,采用数值模拟求解颗粒物运动轨迹,并提出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室内颗粒物控制可能是一个新的课题和挑战[’“0]。相关室内颗粒物控制研究指出室内颗粒物源解析有助于针对性地进行空气污染控制与净化【‘2’]。关于颗粒物净化技术的过滤材料选用方面,目前可用于暖通空调通风系统的滤料有熔喷/针刺非织造滤料、玻璃纤维滤料、驻极体滤料。目前,常用的过滤材料按照过滤方式可分为:表面过滤、表层过滤和深层过滤,见图l一3。
加强组儿童卧室的窗式空调于2010年的5月和6月安装完毕,并指导看护者如何使用高效过滤器及空调。每周采样家庭数一般为6一10户,本课题共有346个(周)检测样本。图2一1给出了底特律市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家庭房屋所在位置,主要高速公路及二级公路。表2一1按照季节划分的检测家庭数TableZ一 1NumberofhouseholdseomPletingsamPlingbyseasons季节基线采样季节性回访采样采样总数对照组标准组加强组对照组标准组加强组对照组标准组加强组总计 1153529191933710551509519179 l324jr 412531941274137254535196犯 29737 453590361 21315924133巧18 221843 14112642309春(03月一05月)09夏(06月一08月)09秋(09月一11月)09冬(12月一02月)10春(03月一05月)10夏(06月一08月)10秋(09月一10月)总训- 3747万二价.’-多/。矛}nle作enl幻 nSn任s斗cond刁了丫poads介lmar丫只o3d, Detro!tCltyL.附t‘ 02,7父弓匀OM代盯‘t,自图2一1研究家庭的地理位置,主要高速及二级公路FigureZ一 1Studyhomeslocations, majorhighways, andseeondaryStteCtS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室内空气中颗粒物污染特征研究[J]. 徐亚,赵金平,陈进生,张福旺.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1(01)
[2]A市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相关性分析[J]. 翟秋敏,郭志永,王海荣,沈娟,李磊.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1)
[3]室内颗粒物分布运动的研究进展[J]. 刘祥宝,张金萍,朱琳琳.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9(05)
[4]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时空分布分析[J]. 王琨,王文帅,李宏伟,袁春欢,刘洋,黄丽坤.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02)
[5]上海市郊区大气细颗粒和超细颗粒物中元素粒径分布研究[J]. 林俊,刘卫,李燕,包良满,李玉兰,许忠扬,吴伟伟,陈栋梁,何伟. 环境科学. 2009(04)
[6]室内空气污染对儿童哮喘影响的研究进展[J]. 李红,徐东群. 卫生研究. 2009(02)
[7]烟草烟雾对室内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影响[J]. 吴伟伟,许忠杨,赵桂芝,林俊,刘卫,李燕.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01)
[8]吸烟对室内空气污染的研究[J]. 陈宇炼,唐加林,张敏会,周闰.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12)
[9]空气花粉浓度与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关联研究[J]. 李俊,王洪源,张志刚,王旗.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06)
[10]广州地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化学特征及来源解析[J]. 崔明明,王雪松,苏杭,张远航.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博士论文
[1]北京市大气颗粒物中有机污染特征及来源判识[D]. 董雪玲.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8
[2]抚顺城区大气悬浮颗粒物污染及其对小学生肺功能和城市人口部分疾病死亡率影响的研究[D]. 林刚.中国医科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机理[D]. 赵文慧.首都师范大学 2008
[2]居室空气污染物与儿童哮喘关系的研究[D]. 阎华.新疆医科大学 2008
[3]鞍山市空气污染与儿童哮喘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D]. 孙炜.中国医科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006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500632.html